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曾經是造車新勢力里單車銷量最高的威馬,在經歷了幾年間的高開低走后,如今的狀況不容樂觀。21日下午,威馬汽車CEO沈暉發布了公司全員內部信,表示公司正面臨資金壓力,將通過一系列財務措施降低運營成本。其中包括降薪。沈暉表示公司管理層帶頭主動降薪一半,M4及以上級別管理者發放50%基本工資,其他員工發放70%基本工資;同時將發薪日從次月8日推遲到次月25日,并取消年終獎等獎金、暫停發放內部購車補貼等。
其實在此之前,上個月也曾經有小道消息稱威馬汽車面臨嚴重的財務危機,全員降薪,而這次沈暉的全員信也證實了威馬的現狀。
銷量高開低走,自燃、鎖電負面消息纏身
威馬是國內最早一批造車新勢力之一,而且更是少見的從成立之初就堅定不走代工模式,要自建工廠自己生產。當時沈暉認為,代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和理論相差太多,產品在自己手里的話,絕大部分問題在制造過程中就可以解決。于是在2018年初,威馬汽車通過對中順汽車的100%間接控股,獲得了汽車生產資質,并應用到威馬溫州工廠中。威馬能成為造車新勢力中最早實現量產交付的車企之一,這個造車資質功不可沒。
2018年9月,威馬首款車型EX5正式開啟交付,這款車型主打性價比路線,可以說出道即巔峰。隨后的2019年全年,威馬EX5賣出了超過16000輛,單車銷量上遠遠甩開其他新勢力車企,除了排名第二的小鵬G3和排名第三的蔚來ES6外,其他造車新勢力單款車型的年度銷量均不超過1萬輛。
威馬的開局顯然是美好的,然而后續的增長勢頭又遠遠落后于其他造車新勢力。2020年威馬全年累計銷量22495輛,同比增長33.3%,看起來是正常的增長?但另一邊的造車新勢力同行們都已經翻倍了,蔚來2020年全年銷量超過43000輛,同比增長112.6%;小鵬全年銷量剛剛突破27000輛,同比增長也達到112%;而理想汽車在2019年12月才開始交付,2020年全年銷量也達到了32624輛。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沈暉曾經單方面和美團王興網絡對線,打賭威馬會未來會擠進國內新勢力前三,然而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2021年,蔚小理三家都開始奔著年交付10萬輛走時,威馬僅交出了4.4萬輛的成績單,要知道只有一款車型在售的理想汽車年交付數字都超過了7萬輛。另一方面,哪吒和零跑的異軍突起,更是將威馬擠到新勢力第二甚至第三梯隊。
而今年上半年,威馬累計交付量為21738輛,按照這樣的勢頭下去,今年威馬最終銷售成績可能只與去年持平。
銷量增長乏力,一方面是產品層面,另一方面是客戶組成層面。威馬汽車的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間,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40.6%、37.2%和43.4%,這意味著,威馬極其依賴于B端收入。但從市場規模上看,C端消費市場顯然才是增長的主要動力。以小鵬為例,去年1-8月來自個人消費者的銷售數量占品牌總銷量的87%,也就是B端市場僅占比13%左右。
在產品方面,去年開始,威馬就頻頻傳出自燃事件。早在2020年9-11月間,威馬在福建、北京等地連續發生四起汽車自燃事件,2021年12月更是創下了4天3起自燃的記錄。當然威馬也曾發出過召回計劃,對2020年6月8日至2020年9月23日生產的1282輛汽車進行主動召回。威馬汽車還對自燃原因作出過分析,官方表示:經過技術分析和反復驗證,自燃事件是由于電芯供應商在生產過程中混入了雜質,導致動力電池產生異常析鋰,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電芯短路,引發動力電池熱失控并產生起火風險。
但在召回之外,有部分車主爆料,威馬通過“鎖電”降低續航來彌補電池缺陷,降低自燃風險。去年一月,173名威馬車主聯名向威馬汽車廠家發送了律師函,要求解決車輛的安全缺陷等問題。
持續的負面消息加上預計下半年推出的中高端車型威馬M7也受到公司現金流影響延遲交付,讓威馬的未來岌岌可危。
遲遲未能上市,現金不足40億,威馬還能卷土重來嗎
實際上,在資本市場上威馬也擁有開局優勢,創始人沈暉曾經在吉利主導并購沃爾沃的項目,加上自建工廠的策略,這也使得在早期相比起“蔚小理”,資本更加青睞于威馬。或許是認為擁有傳統車企背景的創始人要比“蔚小理”的互聯網背景靠譜,2020年9月威馬就宣布獲得了100億元的D輪融資,創下造車新勢力史上最大的單輪融資紀錄。根據不完全統計,威馬汽車累計的融資金額已經超過350億元。
然而,截至今年3月,從招股書的信息中可以了解到,威馬手頭上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僅剩36.78億元,對于車企而言這樣的現金流很難長期維持公司的正常支出。與之相對應的,是蔚小理等普遍在400億元以上的現金儲備。
對于威馬而言,當務之急是成功IPO,持續得到融資輸血。2020年威馬汽車曾表示已經提交科創板IPO申請,但由于種種原因最終放棄。今年6月,威馬威馬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在IPO前,威馬還獲得了電信盈科等投資者近6億美元的融資。
擁有造車資質的威馬,如果能夠通過上市或是新的融資解決現金流問題,加快推進新車型落地,或許能夠有新的發展可能。不過相比于頭部的造車新勢力,研發投入以及營銷投入上,威馬都有很大差距,原本的性價比市場也被零跑、哪吒所占據。威馬要想翻身,除了要持續獲得輸血之外,要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德賽西威榮獲長安汽車2024年度“戰略生態獎”
近日,以“同行40年 一路長安”為主題的2025長安汽車全球伙伴大會在重慶召開,德賽西威蟬聯2024年度“戰略生態獎”。這不僅是長安汽車對德賽西威研發創新與敏捷交付能力的持續認可,也彰顯了雙方對價值共創生態合作關系的深度踐行。
德賽西威榮獲高工金球獎“年度量產首創獎”
近日,2024(第八屆)高工智能汽車年會暨年度金球獎評選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經過專家組對前裝量產數據、定點車型、行業首發標桿性等多維度綜合評審,德賽西威全棧自研的行業首個單芯片高性能艙駕融合解決方案
鐵威馬新品領航:讓NAS數據安全變得簡單
近日,知名網絡附加存儲(NAS)品牌鐵威馬宣布,其精心打造的九款全新NAS產品已在全球范圍內正式上市,這一消息無疑為眾多尋求高效且安全數據存儲方案的用戶帶來了喜訊。
奧迪威獲廣東省科技成果推廣獎
10月17日,廣東省科技大會在廣州隆重召開,期間頒發了2023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廣東奧迪威傳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廣東工業大學、中交廣連高速公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中鐵廣州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等
鐵威馬NAS新品首發:智慧駕馭存儲,暢享無憂生活
在當今這個數字化生活蓬勃發展的時代,網絡附加存儲(NAS)已成為連接家庭與企業數據存儲與分享的關鍵橋梁。全球知名NAS品牌鐵威馬再次邁出重要步伐,正式宣布其九款全新NAS產品在全球范圍上市。這一系列新品不僅秉承了鐵威
鐵威馬全球發售新品,F6-424 Max領跑高性能NAS市場
隨著數據存儲與管理需求的日益增長,網盤價格攀升且安全性堪憂,網絡附加存儲(NAS)逐漸成為了人們的備選方案。知名存儲品牌鐵威馬近期宣布其秋季九款新品NAS全球發售,為個人及企業用戶提供了全面的數據管理新選擇。
鐵威馬新品F8 SSD Plus:假期出行的完美存儲“伙伴”
國慶小長假剛剛結束 大家都去哪里玩了呢? 假期出行 如何安全、便捷地存儲和管理 大量的照片、視頻和其他文件 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鐵威馬秋季系列新品NAS的發售 為我們提供了多種選擇 ? 而 F8
鐵威馬NAS新品發布:存儲升級新紀元,全面革新存儲體驗
今年,NAS市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各大品牌競相推出新品,評價雖多元,但無疑彰顯了數據存儲領域日益增長的關注與重要性。在此背景下,鐵威馬(TerraMaster),作為存儲解決方案領域的領航者
威馬汽車破產重整案通過 內部高層涉多項罪名被查
根據公開資料,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法定代表人為沈暉,擁有60億元注冊資本,由蘇州威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全權控股。
哪吒汽車CEO澄清年終獎延遲發放傳聞,承諾3月底前發放
2月24日深夜,哪吒汽車首席執行官張勇在微博上確認了年終獎延遲發放的傳言。他表示,員工的年度獎金將根據業績評估結果發放,預計3月份可以完成最終審核并確保所有員工的獎金發放到位。
高合汽車工廠進入半停工狀態,員工工資及年終獎面臨調整
華人運通高合城市精品工廠坐落于江蘇鹽城,之前其與東風悅達起亞成功達成合作伙伴關系,旨在共同推進電動車生產。而在同年1月17日,華人運通又與青島簽訂合作協議,計劃在青島設立總部,并成立高合汽車銷售服務總公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