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是全球范圍內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對其發病、發展原因、病理機制的研究已經成為人類生命科學和臨床醫學研究中的重大科學難題。
近年來,基于靶向納米顆粒藥物的腫瘤精準診療研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X射線熒光成像技術被認為是獲取目標物體中納米顆粒藥物分布的一種有前途的方法,它通過獲取特定元素的特征X射線熒光光子進行高靈敏度成像。
與傳統的CT技術相比,X射線熒光成像可以獲得目標物體的分子和功能信息,并且X射線熒光成像使用的示蹤劑不具有放射性,制造、使用成本更低,更安全。
圖1.建設的X射線熒光康普頓成像實驗平臺
圖2.含釓元素溶液的X射線熒光康普頓成像結果顯示
近日,清華大學工物系李亮課題組在知名期刊《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醫學成像會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在線發表了題為“首例X射線熒光康普頓成像示范”(First demonstration of Compton camera used for X-ray fluorescence imaging)的研究論文。
該論文展示了首例使用康普頓相機成像系統對X射線熒光進行三維成像的案例,與其他傳統的X射線熒光成像的模式相比,該康普頓成像模式下可進行無旋轉掃描的單視角成像,這將為X射線熒光成像帶來更多潛在的應用場景和成像可能性。
在這項工作中,展示了主要由傳統X射線管和Timepix3光子計數探測器組成的X射線熒光康普頓成像系統,開發了一套完整的名為CCFIRM的成像重建算法,來解決X射線熒光康普頓成像中存在的關鍵算法問題。創新性成果包括有多普勒展寬校正的低能量列表模式最大似然期望最大化算法和基于光子偏振統計分布信息的散射校正算法。
該研究給出了釓元素的X射線熒光康普頓成像實驗結果,成像結果表明,該課題組所提出的X射線熒光康普頓成像系統可以對35.14mg/ml以上濃度的釓元素實現有效測量。 清華大學工物系李亮副教授為該文章的通訊作者和項目負責人,清華大學2018級博士生武傳鵬為該文章的第一作者。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清華大學自主科學研究計劃的大力支持。
審核編輯:劉清
-
探測器
+關注
關注
14文章
2694瀏覽量
74084
原文標題:清華大學在X射線熒光成像領域取得新進展
文章出處:【微信號:光行天下,微信公眾號:光行天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熒光成像內窺鏡—激光技術在醫療成像與治療中的創新應用

X射線成像系統:Kirkpatrick-Baez鏡和單光柵干涉儀
VirtualLab Fusion應用:用于X射線成像的單光柵干涉儀
在結構光三維成像方面DLP LightCrafter 4500如何連續投射彩色圖?
為什么由相機和投影儀構建三維測量系統時,相機的分辨率要是DMD分辨率的4倍? DLPDLCR3310最近工作距離是多少?
三維測量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使用EM-CCD和qCMOS?相機ORCA? -Quest進行單分子顯微成像的比較

成本400元,DIY一個高刷新率熱成像相機
中國研發出新型三維電壓成像新技術
革命性創新!這個成像技術登上Nature!

激光距離選通三維成像技術研究進展綜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