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由清華大學國強研究院主辦,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力合科創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三屆“清華大學國強研究院杯”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雙創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佛山順德博智林機器人公司總部落下帷幕。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技術創新賽賽決賽、應用場景賽決賽以及多個特別獎項輪番揭曉。
大賽組委會主任、清華大學科研院院長劉奕群發表線上致辭;大賽領導小組副組長、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總裁王克成 ,大賽組委會成員、力合科創集團創新協同部常務副總經理蘇延東分別代表各個組織單位發表致辭。
大賽專委會主任、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國際計算語言學會會士孫茂松以大模型——人工智能的大力神和弄潮兒為主題作精彩技術前沿分享。
大賽組委會副主任、專委會副主任、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裁劉震,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助理總裁林智斌,大賽專委會委員、國強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曾雄,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產學研合作總監陳延超,碧桂園常駐清華代表、清華大學國強研究院副秘書長連宇,大賽秘書處秘書長、力合科創集團創新協同部副總經理于力等領導及大賽專家評委代表、大賽合作機構代表、參賽項目團隊代表、佛山市創新平臺及企業代表等也出席了大賽決賽及頒獎典禮。
在第二屆大賽取得的成果和經驗的基礎上,本屆大賽緊密圍繞清華大學建成雙一流的高科技人才和創新高地,充分發揮碧桂園集團在產業發展上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協助博智林公司優化機器人和智能制造上下游產業鏈,借力力合科創集團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以“項目質量升級”“品牌影響力升級”“引進人才機制升級”“賽后引導培育升級”為抓手,積極促成參賽項目與清華、碧桂園及博智林的密切互動及深度合作,推動首都圈和粵港澳大灣區聯手打造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科技研發和產業集群,并為其卓越成長和高質量發展做貢獻。
經過線上啟動、項目征集、海選賽、晉級賽、專家會評等多個賽程環節,大賽從報名的457個項目中,篩選出了30個項目參加路演形式的技術創新賽決賽、6個項目參加實物展示形式的應用場景賽決賽,角逐大賽的各組別各項目名次。
本屆比賽由大賽專委會邀約權威技術專家和資深投資人共同參與評審工作,技術創新賽決賽分為成長組及初創組。比賽采取路演與答辯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在答辯環節,專業評委主要從技術創新性、技術成熟度、應用潛力、經濟和社會效益等多個維度對參賽項目進行綜合評審。
應用場景賽采用場景展示的方式,6個項目團隊結合場景應用,分別展示了多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高新技術。其中,致力推進智慧城市管理、改善高危高污染環境作業,參賽團隊重點展示了高端智能裝備的產業化潛力。目前,這些項目解決方案已在農業、防務、環保等領域廣泛推廣。
大賽組委會主任、清華大學科研院院長劉奕群表示,近年來,清華大學始終以國家的戰略需求為導向,在人工智能領域布局基礎理論,國際治理和智能產業的“三駕馬車”,并不斷完善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機制,共建校企創新的雙引擎模式。特別是從各領域的痛點問題出發,開展學術基礎前沿和產業關鍵共性問題研究,致力推動人工智能產業跨越式高質量的發展。
為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本屆大賽特別增設了面向清華在校學生的首屆建筑機器人技術創新賽清華學子專場,吸引了將近40支清華大學的學生隊伍,百余人次報名參加。這些參賽的學子隊伍受邀參與了博智林的產品調試,并且前往2022年世界機器人大會博智林展區進行了參觀和交流。無論是賽中還是賽后,來自博智林以及清華賽事導師,都對這部分團隊持續指導,引導廣大師生以開放的胸懷和開闊的視野融入到機器人產業中,有效推動碧桂園跟清華學子互動和互聯,也助力清華大學來完善科教育人的體系。
大賽領導小組副組長、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總裁王克成表示,我國科技創新技術方面尤其是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果。2022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的密度首次超過了美國,排全球第五。除了在工業機器人這樣相對傳統的機器人的技術快速發展外,包括像人工智能、新材料、信息技術和機器人技術相關領域交叉的融合,也是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果。博智林正在做的建筑機器人行業,是一個專業融合領域跨度非常大的行業,這個行業的發展需要一個專業的平臺與載體,讓各個專業領域的人才來碰撞和交流,才能夠催生出更有社會創造價值的產品和技術。博智林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優秀創業團隊,在未來參與清華大學國強研究院杯的競賽中來。
大賽組委會成員、力合科創集團創新協同部常務副總經理蘇延東表示,力合科創是深耕科技創新投資、孵化和產業加速二十余年的行業老兵。作為大賽承辦單位之一,力合科創希望借助大賽的平臺,與大賽的主辦方及參賽的項目企業方共同攜手,構建長期、互利的合作關系。依托校企、產研深度融合的創新賽事平臺,充分發揮清華大學的技術研發優勢和博智林的行業場景及市場應用機會,向優秀企業持續提供涵蓋技術、人才、載體、資金等創新產業鏈關鍵要素的服務。
大賽專委會主任、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國際計算語言學會會士孫茂松作技術前沿分享。以《大模型——人工智能的大力神和弄潮兒》為主題,從人工智能最新前沿進展以及大模型之挑戰與機遇講述該領域的創新熱點,最后聚焦“沖波突出大模型,躍浪爭先自學習”,總結了近幾年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的情況,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建議。
頒獎典禮上,大賽對從面向全球征集的數百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的優秀項目進行了表彰。《基于超大模型的語言理解與生成平臺》、《骨與關節4D動態評估系統》分別獲得技術創新賽初創組和成長組一等獎;《無人機智能生態體系構建》獲應用場景賽應用創新金獎。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大賽繼續設有“科技向善”“創新共益”獎,以激勵更多的優質科技項目持續為公益事業做出貢獻,此外還設置“伯樂獎”,以激勵為大賽推薦優質項目的合作機構。除了豐厚獎勵,大賽還將為優秀項目持續提供應用研發、投資孵化、人才培訓、創新基地、產業對接等多項增值服務。
人類目前已經開啟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序幕,我國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重要節點,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技術將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而深刻的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復能創造新興的產業,以智能化轉型為實體化經濟注入新動能的這種方式,將越來越成為我們身邊不斷在發生的事實。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水平。站在新的征程上,“清華大學國強研究院杯”這一平臺將不斷發現創新技術、培育創新團隊與人才,助力科技研發、產業集聚,為我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用科技創新迎接美好未來。而大賽連續三屆在順德舉辦,必將為區域輸送越來越多的創新人才、優質項目,與本地產業搭建起交流對接合作的廣闊舞臺,助力區域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2文章
29421瀏覽量
211286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3998瀏覽量
275004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4文章
48599瀏覽量
24593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洛微科技精彩亮相第三屆智能裝卸機器人大會

軟通動力亮相第三屆北京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大會
清華大學:軟體機器人柔性傳感技術最新研究進展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2.具身智能機器人大模型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數據在具身人工智能中的價值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初品的體驗
上海智位機器人榮獲2024全球數字貿易創新大賽機器人與人工智能賽道銅獎
清華大學:軟體機器人柔性傳感技術最新研究進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