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智能化進程可分為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兩條線。
1、智能座艙:經歷三段式發(fā)展,未來3-5年將成為電車智能化主戰(zhàn)場。
1.0階段(1980s-2011):以1986年第七代別克Riviera標配9英寸觸摸屏為起點,歷史上第一輛搭載觸屏技術的汽車誕生,開啟座艙智能化進程。
2.0階段(2012-2021):特斯拉Model S創(chuàng)新性地采用大尺寸車載顯示屏,取消絕大部分機械按鍵,標志著智能座艙進入電子化時代。
3.0階段(2022-2027):理想L9開創(chuàng)智能化交互模式,采用五塊大屏,即HUD+安全駕駛交互屏+中控屏+副駕屏+后艙娛樂屏,并且擁有6音區(qū)、3D ToF傳感器及21個揚聲器等,實現三維交互,此后智能座艙發(fā)展聚焦于人機交互的智能體驗。
2、智能駕駛:目前發(fā)展受限,時機尚未成熟,2025后有望突破約束得以發(fā)展。
短期內,智能駕駛無法成為智能電車發(fā)展重點的主要原因:
①缺少芯片代工:雖然我國有先進制程的設計能力和封測能力,但先進制程的生產制造水平落后,缺少掌握先進工藝的芯片代工廠,高性能芯片供給受約束。
②缺少算法算力:盡管以地平線、海思為代表的***廠商具備大算力優(yōu)勢,但整體來看,仍難以滿足由傳感器數量提升帶來的爆發(fā)式增長的算力需求。
③缺少法律法規(guī):當前我國自動駕駛相關法律法規(guī)尚不完善,其商業(yè)化應用將面臨法律挑戰(zhàn)。
因此,預計2025年前,智能駕駛方面依然以輔助駕駛為主、智能駕駛創(chuàng)新為輔,長遠來看自動駕駛將是電車智能化的終局。
編輯:黃飛
-
智能駕駛
+關注
關注
4文章
2743瀏覽量
49519 -
智能座艙
+關注
關注
4文章
1062瀏覽量
16700
原文標題:預測:智能座艙將成為電車智能化主戰(zhàn)場
文章出處:【微信號:閃德半導體,微信公眾號:閃德半導體】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智能家居Mesh組網方案:實現智能化生活的無縫連接NRF52832
兩輪車智能化研究:主機廠扎堆進入,兩輪車智能化持續(xù)提升

單軸測徑儀也可以智能化
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技術演進分析

深度評測:新能源汽車智能座艙智能化程度探秘
【?嵌入式機電一體化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閱讀體驗】+《智能化技術在船舶維護中的應用探索》

配電室智能化的發(fā)展方向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