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產品是國內首創自主研發的高質量二維氮化硼納米片,成功制備了大面積、厚度可控的二維氮化硼散熱膜,具有透電磁波、高導熱、高柔性、低介電系數、低介電損耗等多種優異特性,解決了當前我國電子封裝及熱管理領域面臨的“卡脖子”問題,擁有國際先進的熱管理TIM解決方案及相關材料生產技術,是國內低維材料技術領域頂尖的創新型高科技產品。
瞬態平面熱源技術(Transient Plane Source Method, TPS 測量導熱系數的一種方法
一
定義
瞬態平面熱源技術(Transient Plane Source Method, TPS)用于測量導熱系數的一種方法,是由瑞典Chalmer理工大學的Silas Gustafsson教授在熱線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項專利技術。
在研究材料時能夠同時測量熱導率、熱擴散率以及單位體積的熱容。這種方法采用一個瞬間熱平面探頭,在大多數應用中被稱之為Hot Disk熱常數分析儀。瞬態平面熱源技術在國內正在被越來越多地研究人員應用于各種不同類型材料的熱物性的測試。
二
原理
瞬態平面熱源法測定材料熱物性的原理是基于無限大介質中階躍加熱的圓盤形熱源產生的瞬態溫度響應。利用熱阻性材料做成一個平面的探頭,同時作為熱源和溫度傳感器。鎳的熱阻系數——溫度和電阻的關系呈線性關系,即通過了解電阻的變化可以知道熱量的損失,從而反映樣品的導熱性能。Hotdisk探頭采用導電金屬鎳經刻蝕處理后形成的連續雙螺旋結構的薄片,外層為雙層的聚酰亞胺(Kapton)保護層,厚度只有0.025mm,它令探頭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并保持與樣品之間的電絕緣性。在測試過程中,探頭被放置于中間進行測試。電流通過鎳時,產生一定的溫度上升,產生的熱量同時向探頭兩側的樣品進行擴散,熱擴散的速度依賴于材料的熱傳導特性。通過記錄溫度與探頭的響應時間,由數學模型可以直接得到導熱系數和熱擴散率,兩者的比值得到體積比熱。
初始測試時,在Kapton涂層上會產生很小的溫度下降,經過很短的,由于輸出功率是恒定的,溫度的下降將保持恒定。探頭的電阻變化可用下式表示。
R(t)=Ro[1+α△Ti+α△T(τ)] (1)
其中
Ro:探頭在瞬間記錄前的電阻;
α:電阻溫度系數(TCR);
△Ti:薄膜保護層中的溫差(由于保護層非常薄,在很短時間內可以把△Ti看作是定值);
△T(τ):與試樣處于理想完全接觸時探頭平均溫升。
而△T(τ)可以表示為:
△T(τ)=QD(τ)/(λroπ^3/2) (2)
其中:
Q:恒定輸出功率;
ro:探頭半徑;
λ:被測樣品導熱系數,即我們要求的值;
D(τ):無因此時間函數。
假設R*=Ro(1+α△Ti), K=αRoQ/(λroπ^3/2),將(2)式代入(1)式得:
R(t)=R* + K D(τ) (3)
將測得的電阻值R(t)對D(τ) 作圖得到一條直線,截距是C。通過反復變換特征時間θ擬合,使R(t)對D(τ)的 得直線相關性達到最大,此時導熱系數便可以由直線的斜率K計算得出。
三
HOTDISK設備TPS測試
Hot Disk技術
現有的瞬態平面熱源(TPS)方法可以在一次測量中快速、準確、無損地檢測大多數材料的導熱系數、熱擴散系數和比熱容。導熱系數和熱擴散系數是直接測定的,而比熱是通過前兩個結果計算得出。
TPS方法的一個關鍵是它是絕對的方法,不需要重復校準或使用標準樣品。它是高度靈活的,只需要一到兩件樣品來測試,每件僅需要一個適用于Hot Disk雙螺旋傳感器的平面。利用Hot Disk熱導儀,樣品可以按原樣進行測試,不需要固定的樣品幾何形狀,接觸劑或表面修改。
什么是5G?
一
定義
“5G”一詞通常用于指代第5代移動網絡。5G是繼之前的標準(1G、2G、3G、4G 網絡)之后的最新全球無線標準,并為數據密集型應用提供更高的帶寬。除其他好處外,5G有助于建立一個新的、更強大的網絡,該網絡能夠支持通常被稱為 IoT 或“物聯網”的設備爆炸式增長的連接——該網絡不僅可以連接人們通常使用的端點,還可以連接一系列新設備,包括各種家用物品和機器。
公認的5G優勢是:
?具有更高可用性和容量的更可靠的網絡
?更高的峰值數據速度(多Gbps)
?超低延遲
與前幾代網絡不同,5G網絡利用在26GHz 至40GHz范圍內運行的高頻波長(通常稱為毫米波)。由于干擾建筑物、樹木甚至雨等物體,在這些高頻下會遇到傳輸損耗,因此需要更高功率和更高效的電源。
5G部署最初可能會以增強型移動寬帶應用為中心,滿足以人為中心的多媒體內容、服務和數據接入需求。增強型移動寬帶用例將包括全新的應用領域、性能提升的需求和日益無縫的用戶體驗,超越現有移動寬帶應用所支持的水平。
二
毫米波是關鍵技術
毫米波通信是未來無線移動通信重要發展方向之一,目前已經在大規模天線技術、低比特量化ADC、低復雜度信道估計技術、功放非線性失真等關鍵技術上有了明顯研究進展。但是隨著新一代無線通信對無線寬帶通信網絡提出新的長距離、高移動、更大傳輸速率的軍用、民用特殊應用場景的需求,針對毫米波無線通信的理論研究與系統設計面臨重大挑戰,開展面向長距離、高移動毫米波無線寬帶系統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已經成為新一代寬帶移動通信最具潛力的研究方向之一。
毫米波的優勢:毫米波由于其頻率高、波長短,具有如下特點:
頻譜寬,配合各種多址復用技術的使用可以極大提升信道容量,適用于高速多媒體傳輸業務;可靠性高,較高的頻率使其受干擾很少,能較好抵抗雨水天氣的影響,提供穩定的傳輸信道;方向性好,毫米波受空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的吸收較大,使得傳輸波束較窄,增大了竊聽難度,適合短距離點對點通信;波長極短,所需的天線尺寸很小,易于在較小的空間內集成大規模天線陣。
毫米波的缺點:毫米波也有一個主要缺點,那就是不容易穿過建筑物或者障礙物,并且可以被葉子和雨水吸收,對材料非常敏感。這也是為什么5G網絡將會采用小基站的方式來加強傳統的蜂窩塔。
什么是TIM熱管理?
定義
熱管理?顧名思義,就是對“熱“進行管理,英文是:Thermal Management。熱管理系統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以及國防等各個領域,控制著系統中熱的分散、存儲與轉換。先進的熱管理材料構成了熱管理系統的物質基礎,而熱傳導率則是所有熱管理材料的核心技術指標。
導熱率,又稱導熱系數,反映物質的熱傳導能力,按傅立葉定律,其定義為單位溫度梯度(在1m長度內溫度降低1K)在單位時間內經單位導熱面所傳遞的熱量。熱導率大,表示物體是優良的熱導體;而熱導率小的是熱的不良導體或為熱絕緣體。
5G手機以及硬件終端產品的小型化、集成化和多功能化,毫米波穿透力差,電子設備和許多其他高功率系統的性能和可靠性受到散熱問題的嚴重威脅。要解決這個問題,散熱材料必須在導熱性、厚度、靈活性和堅固性方面獲得更好的性能,以匹配散熱系統的復雜性和高度集成性。
一
5G時代高功率、高集成、高熱量趨勢明顯,熱管理成為智能手機“硬需求”
一代通信技術,一代手機形態,一代熱管理方案。通信技術的演進,會持續引發移動互聯網應用場景的變革,并推動手機芯片和元器件性能快速提升。但與此同時,電子器件發熱量迅速增加,對手機可靠性和移動互聯網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從4G時代進入5G時代,智能手機芯片性能、數據傳輸速率、射頻模組等都有著巨大提升,無線充電、NFC等功能逐漸成為標配,手機散熱壓力持續增長。5G手機散熱的主流方案,高導熱材料、并加速向超薄化、結構簡單化和低成本方向發展,技術迭代正在加速進行。未來隨著5G終端產品進一步放量,TIM市場增長潛力巨大。
2020年,5G技術邁向全面普及,消費電子產品向高功率、高集成、輕薄化和智能化方向加速發展。由于集成度、功率密度和組裝密度等指標持續上升,5G時代電子器件在性能不斷提升的同時,工作功耗和發熱量急遽升高。據統計,電子器件因熱集中引起的材料失效占總失效率的65-80%。為避免過熱帶來的器件失效,導熱硅脂、導熱凝膠、石墨導熱片、熱管和均熱板(VC)等技術相繼出現、持續演進,散熱管理已經成為5G時代電子器件的“硬需求”。
根據EUCNC數據,LTE智能手機功耗主要來源于功率放大器、應用處理器、屏幕和背光、信號收發器和基帶處理器。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向高集成、輕薄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芯片和元器件體積不斷縮小,功率密度卻在快速增加,智能手機的散熱需求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1)芯片性能更高,四核、八核成為主流;
(2)柔性顯示、全面屏逐漸普及,2K/4K屏占領高端市場;
(3)內置更多無線功能,例如NFC、GPS、藍牙和無線充電;
(4)機身越來越薄,封裝密度越來越高。表1 手機主要熱量來源
主要導熱材料
二
熱管/均熱板解決方案優勢顯著,超薄均熱板技術迭代進一步加速
熱管和均熱板利用熱傳導與致冷介質的快速熱傳遞性質,導熱系數較金屬和石墨材料有10倍以上提升,作為新興的散熱技術方案,近年來在智能手機領域開始獲得廣泛應用。其中,熱管的導熱系數范圍為10000~100000 W/mK,是純銅膜的20倍,是多層石墨膜10倍;均熱板作為熱管技術的升級,進一步實現了導熱系數的提升。三
氮化硼膜材特點:高導熱、低介電、絕緣、透波、抗電壓、柔性
六方氮化硼(h-BN)這種二維結構材料,名白石墨烯,看上去像著名的石墨烯材料一樣,僅有一個原子厚度。但是兩者很大的區別是六方氮化硼是一種天然絕緣體而石墨烯是一種完美的導體。與石墨烯不同的是,h-BN的導熱性能很好,可以量化為聲子形式(從技術層面上講,一個聲子即是一組原子中的一個準粒子)。
有材料專家說道:“使用氮化硼去控制熱流看上去很值得深入研究。我們希望所有的電子器件都可以盡可能快速有效地散射。而其中的缺點之一,尤其是在對于組裝在基底上的層狀材料來說,熱量在其中某個方向上沿著傳導平面散失很快,而層之間散熱效果不好,多層堆積的石墨烯即是如此。”與石墨中的六角碳網相似,六方氮化硼中氮和硼也組成六角網狀層面,互相重疊,構成晶體。晶體與石墨相似,具有反磁性及很高的異向性,晶體參數兩者也頗為相近。
基于二維氮化硼納米片的復合薄膜,此散熱膜具有透電磁波、高導熱、高柔性、高絕緣、低介電系數、低介電損耗等優異特性,是5G射頻芯片、毫米波天線領域最為有效的散熱材料之一。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23瀏覽量
566704 -
高導熱
+關注
關注
0文章
25瀏覽量
220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跨越千里的合作,南京大展的DZDR-S導熱系數測定儀在伊犁師范大學的新應用



深圳大學采購南京大展的導熱系數測試儀,開啟材料科學新研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