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隨著汽車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的發展,軟件在汽車上的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10年前,一輛汽車僅需約1000萬行軟件代碼;時至今日,一輛智能電動汽車已經擁有1億行軟件代碼。機構預測,到2030年,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汽車軟件代碼行數將增加到7億行左右,軟件成本將占汽車成本的50%以上。但就目前而言,大多數汽車廠商員工的主要構成是工業、機械制造類人才,IT專業人才的比例很低。
No.1
“軟件定義汽車”時代
為構建高質量汽車軟件產業和人才發展生態,籌建上海智能汽車軟件園,打造全球智能汽車軟件創新中心和人才高地。汽車人才研究會受上海國際汽車城委托,以上海市嘉定區為藍本,進行汽車軟件產業與人才發展生態建設研究,同時破解汽車軟件人才難招難留的問題。當下,汽車產業正呈現“軟件定義汽車”的發展趨勢,這個趨勢對整個汽車行業意味著什么?對企業在人才招聘方面又會有哪些影響?
隨著智能汽車的發展,及國家策略的推動,智能汽車在2025年的潛在經濟價值約為19000億美元。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2035年智能汽車的銷量將超過1000萬輛。目前,汽車軟件的價值占比僅有10%,未來自動駕駛汽車60%的價值將源于軟件。“軟件定義汽車”意味著過去是硬件做主,而今天是軟件做主。其次,整車開發模式將會重構,所有硬件必須數字化,由核心軟件來控制,這中間就會產生新的商業模式。這個趨勢對企業在人才招聘上會產生諸多影響,外資企業不斷加大國內的研發投入以應對技術的不斷迭代,本土企業也在一些新興技術上不遺余力地加大投入,造成人才市場出現“僧多粥少”的局面。而軟件人才的巨大缺口,也讓人才的薪資水漲船高。
No.2
軟件人才看中什么?
一些企業表示,當地的整體教育水平和市區相比差距較大,尤其是優質初中和高中資源較少,無法滿足區內軟件高端人才在子女教育方面的需求;人才落戶方面,可用額度緊缺;醫療方面,優質醫院數量不夠,就醫不便問題仍然突出,希望中高端醫療服務更為便捷;住房方面,希望為年輕的新上海人、新軟件人才提供更多優質的人才公寓、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資源,為城市未來的發展積蓄、保留優秀的年輕人才,讓他們感受到城市溫度和高度。
軟件人才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著不同的需要。某一線新勢力的HR表示,在吸引新員工時,他們考慮更多的是職業發展機會以及地區落戶、住房等政策;當這些人工作了一段時間,進入到人生的一個新階段,他們更側重子女教育以及職業發展的新突破,使自己的收入更高、家庭保障更穩定,此時保留他們會更加困難。
對于居住在上海的優秀人才來說,落戶對他們的吸引力很大。據某傳統車企新品牌的HR透露,上海有的地區能夠提供工作五年即可落戶的優厚政策,吸引了不少軟件人才,希望政府能增加本地核心技術人員的落戶指標。
值得一提的是,汽車軟件人才對生活水準的要求也比較高。他們既是一群學歷較高、學習能力較強的技術型人才,也是一群生活方式相對隨性的年輕人才,他們希望擁有優質豐富的生活體驗,比如前沿的餐飲、娛樂、健身、休閑生活、公共服務,希望享受生活居住環境、娛樂和配套設施的便利性、時尚感、藝術感和現代感,如在酒吧、健身房等方面有更多的選擇空間。
No.3
地方政府能夠給到什么?
針對汽車軟件人才提出的訴求,要吸引更多的汽車軟件人才,一方面要優化企業管理體系背后的人才體系,另一方面要加強人才生態環境的建設。新時代汽車軟件人才生態環境建設需要政府、企業、學校、行業平臺共同發揮作用。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構建。
一是需要有相應的人才專項政策引導汽車軟件人才定向流入,通過專項人才補貼和落戶優先政策引導汽車軟件人才留下。其中,針對汽車軟件類人才落戶適度放寬,可以不以企業稅收為考核基準,引入發展速度、市場估值等考量指標。
二是提高教育、醫療保障能力和水平,為人才提供優質便捷的醫療資源,在交友和子女入學等各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務和教育資源,加大對汽車軟件人才的子女入學等支持力度。
三是加強文化建設,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可以定期召開讀書分享會、打造特色書咖,滿足軟件人才多層次、多元化需求。
四是在公共交通、商業配套、健身房、酒吧、餐館等生活設施方面加強建設,一切以便捷、高質量的服務為標準。對標上海大都市的整體形象,全面提升當地的生活品質、氣質和顏值。
No.4
車企可以做什么?
在上海國際汽車軟件產業布局與人才發展生態建設研究專家評審會上,有車企HR建議,一方面可以提供全面的薪酬,包括現金和股票激勵,給軟件人才較高的期待值;另一方面,增強候選人對企業的認同感以及未來發展的信心。對一些候選人來說,雖然“外面”提供的薪資或者機會更好,但是他們對公司未來的穩定性和發展前景也會有所考量,比如一旦資本的潮水褪去,當下某些“高薪”企業可能會面臨倒閉的風險。
社招之外,校招也是一個人才補給的有力渠道。
某頭部自動駕駛科技公司HR表示,該公司大部分的人才都來源于校招。某一線造車新勢力HR也表示,他們校招的占比能達到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現在整個軟件行業的人才都趨于年輕化,他們主要依靠校招引進人才,再自主培養,而且從校招進來的應屆生,對企業文化以及企業的適應性會更好。值得強調的是,他們在校招中會更看重學生的軟實力,比如學習能力、溝通能力,這樣的“高潛”年輕人進入公司后,成長的速度會很快。
校招固然是解決問題的方式之一,重點是,企業如何提升自身魅力,進而吸引到更多的應屆生呢?
車企認為可以“提前吸引”,即通過各種校園活動,讓學生提前了解企業,持續刷新企業對學生的存在感。對學生而言,企業雇主品牌的建設非常重要,要知道他們選擇一家企業的一個重要考量因素,就是其學長和學姐的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校招的薪資也在不斷水漲船高,幾乎達到了每年增長10%甚至更高的水平,而且出現薪資倒掛現象,即現在應屆生的薪資已經遠遠高于之前工作三到五年的人員。
不過有HR透露,就整個軟件人才市場來說,目前汽車軟件人才整體較為好招,隨著產業的發展,緊缺崗位慢慢會偏向于軟硬結合板塊,比如嵌入式軟件人才。
誠然,人才的緊缺狀況和薪酬,會隨著行業需求不斷發生新的變化。
-
汽車
+關注
關注
13文章
3721瀏覽量
3808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