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至4月18日,時隔兩年再度重啟的全國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學術研討會線下會議在浙江大學成功舉辦。來自清華大學的高級工程師楊海軍老師在會后寫下了飽含真情的感想。小編在征得楊老師同意后,將文章轉載,以饗讀者。以下為全文內容。
2023年4月14日至18日,為期三天的杭州全國順磁共振波譜會結束了,其間許多精彩報告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的感想和收獲可概括為三個關鍵詞——超越、國產儀器和傳承。
第一個關鍵詞是超越。去年由于疫情未能舉辦,今年會議參加人數超過往屆,達到200多人,報告也排滿三天會期,報告數量增長了五成。報告內容涵蓋新儀器、新方法、新應用等各個方面,無論從深度還是廣度都超越了往屆會議。更加可喜的是不少青年學者的涌現,年輕人占比超越了以往。
第二個關鍵詞是國產儀器。在這次會議上,國產儀器成為耀眼的新星。往屆會議報告中少有提及國產儀器,而這次會議上,青年學者打破以往傳統(tǒng),他們在致謝時說到:我非常感謝國儀量子的支持,許多重要實驗數據采集自國儀量子的儀器,這些數據對研究工作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并得到廣泛認可,論文發(fā)表在Nano Research等著名期刊上。這段話令我動容。我一直關心著學術界對國產儀器的評價,現在青年學者用他們樸實無華的語言真切描述了國產儀器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第三關鍵詞是傳承。全國順磁共振波譜會已召開了十余年,參會人數不斷創(chuàng)新高。說明使用EPR方法的人越來越多,使用國產儀器的人越來越多。這里有徐元植老先生的堅守和推動,他設立了順磁基金。杜江峰院士接過接力棒,全國各地不同戰(zhàn)線上的EPR工作者努力奮斗,如同一支軍隊,有靈魂,有思想,有目標。全國順磁共振波譜會承載了一代又一代順磁人的希望、愿景,成為表達與交流的最佳舞臺。
回京后,我反復回憶各種精彩報告,各種尖銳交鋒,各種諄諄善誘的教導,這些是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THU磁共振實驗室
-
儀器
+關注
關注
1文章
3869瀏覽量
50575 -
國產儀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瀏覽量
6342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清華大學攜手華為打造業(yè)內首個園區(qū)網絡智能體
2025年開放原子校源行清華大學站成功舉辦
奇瑞汽車攜手清華大學發(fā)布“分體式飛行汽車”專利
清華大學鯤鵬昇騰科教創(chuàng)新卓越中心專項合作啟動,引領高校科研和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
清華大學與華為啟動“卓越中心”專項合作
清華大學DeepSeek指南:從入門到精通

清華大學師生到訪智行者科技交流學習
清華大學創(chuàng)新領軍工程博士團隊調研芯和半導體
博世與清華大學續(xù)簽人工智能研究合作協(xié)議
京微齊力受邀參加2024年清華大學工程博士論壇
英諾達與清華大學攜手,共促國產EDA進步
熱烈歡迎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學子來武漢六博光電交流實踐!

清華大學創(chuàng)新領軍工程博士團訪問摩爾線程
清華大學創(chuàng)新領軍工程博士代表團到訪摩爾線程,深化產學合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