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日前,龍芯中科在其官微發布消息稱,基于龍架構的新一代四核處理器龍芯3A6000流片成功,代表了我國自主桌面CPU設計領域的最新里程碑成果。
綜合相關測試結果,龍芯3A6000處理器總體性能與Intel公司2020年上市的第10代酷睿四核處理器相當。
龍芯中科在推文中指出,根據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賽西實驗室測試結果,龍芯3A6000四核處理器在2.5GHz運行頻率下,SPEC CPU 2006 base單線程定/浮點分值分別達到43.1/54.6分,SPEC CPU 2006 base多線程定/浮點分值分別達到155/140分,雙DDR4-3200內存通道Stream實測帶寬超過42GB/s,Unixbench實測分值超7400分。
圖源:龍芯中科
縮短和國際主流CPU的性能差距
對于龍芯3A6000處理器的性能參數,很多人可能5月份就已經獲悉,當時龍芯中科官方公布了這款處理器的相關細節,包括架構、性能和主要的特征參數。并且,龍芯中科在投資平臺上表示,公司基于目前的判斷,公司認為3A6000的性能可對標7nm的AMD的Zen 2,相當于Intel第十代酷睿的水平。
根據介紹信息,龍芯3A6000處理器的核心架構依然是龍芯自主指令系統龍架構(LoongArch)。2020年,龍芯中科基于二十年的CPU研制和生態建設積累推出了龍架構,包括基礎架構部分和向量指令、虛擬化、二進制翻譯等擴展部分,近2000條指令。龍架構一經推出就獲得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并得到了國內主流操作系統的支持,包括統信、麒麟、歐拉、龍蜥、鴻蒙等。上個月,龍芯中科還宣布,龍架構Arch Linux發行版官方網站宣布結束beta狀態,正式支持龍架構。Arch Linux是一種輕量級、可定制、靈活的 Linux 操作系統。推出兩年多以來,龍架構已經得到上百個上游社區的支持,完成了基礎軟件的生態建設。借助龍架構較為成熟的生態,龍芯3A6000處理器一旦正式推向市場,將迎來廣泛的商業需求。
從性能來看,龍芯3A6000處理器和Intel公司2020年上市的第10代酷睿四核處理器相當。從市場售賣的產品來看,相關產品主要是酷睿 i3-10100F等,4核心8線程,三級緩存6MB,主頻3.6-4.3GHz,無集成核顯,熱設計功耗65W。我們看一下龍芯3A6000處理器的配置,作為龍芯第四代微架構的首款產品,集成4個最新研發的高性能6發射64位LA664處理器核,主頻達到2.5GHz。從這一點能夠看出,雖然龍芯3A6000處理器主頻會低一些,不過作為后發的架構和處理器,其核心性能的優化會更好一些,這也是其能夠對標第10代酷睿四核處理器的原因所在。
當然,雖然說龍芯3A6000處理器的性能已經能夠比肩AMD的Zen 2和Intel第十代酷睿,不過我們也不能忽視處理器是系統的一部分,在實際商用落地層面,還需要考慮到系統適配,系統功耗和CPU在系統中工作穩定性等問題,所以不能盲目判定國產桌面級CPU和國際大廠產品只有5年的差距(流片成功到量產一般需要18個月)。
國產CPU落地的短板
由于起步比較晚,國產CPU在性能上和國家大廠產品相比一開始就落后非常多,很難和主流市場沾邊。因此,目前核心和CPU系統性能提升也是國產CPU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沒有高性能產品支撐,生態問題一切都是空談。
不過,當國產CPU性能逐步得到提升之后,軟件生態的短板又開始突顯。
以龍芯3A6000處理器主打的桌面級處理器市場來看,Intel和AMD已經深耕多年。根據Mercury Research的統計數據,在桌面級處理器市場,2019年AMD占據了18.3%的市場份額,英特爾占據了81.7%。也就是說,當時兩家巨頭公司合計占據了100%的市場份額。因此,說國產桌面級處理器從零起步并不是夸張,而是對真實情況的描述。
在硬件設計方面,當擁有自己的架構之后,國產廠商確實能夠在處理器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后發優勢,針對性優化核心性能和主要IP的性能,進而實現在同等主頻下提供更高的性能,或者在更低主頻下提供相同的性能。
硬件能夠如此,不過軟件生態建設就要一步一個腳印了。
還是看2019年的數據,根據NetMarketShare的統計數據,在桌面端市場,只有MacOS拿到了個位數占比的市場,開源的Linux市場份額僅為1.55%。超過90%的市場在微軟的Windows系統手里,具有絕對的市場統治力。
原則上,只要硬件性能達標都可以支持Windows系統,不過由于Wintel的體系,非x86架構的處理器基本是無法運行Windows系統和Windows虛擬機的,只能通過一些編譯器來支持一些應用和外設。當然,國內也有國產x86架構桌面級處理器,比如兆芯和海光的CPU,不過由于架構層面比較落后,配合Windows系統也很難在主流市場售賣。
當然,另一方面這也助力了國產操作系統的發展,我們上述提到的統信、麒麟、歐拉、龍蜥、鴻蒙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國產操作系統,這些系統主要以辦公、教育、金融等為主,在辦公軟件、云服務、文件管理、在線教育、學習工具、移動支付、證券交易、銀行業務等方面進行了專門的優化,能夠滿足企業和個人的使用需求。不過在更加開放的消費娛樂市場,國產操作系統在兼容性、應用質量和應用體驗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因此,相對而言,國產桌面級處理器的速度確實更快,但是軟件生態的短板未來會成為更大的制約。所以,我們和國際廠商的差距絕不僅是5年而已。
小結
處理器是計算系統的核心,其高性能為軟件平臺提供了很好的布設條件,這也是龍芯3A6000處理器的價值所在,對于國產處理器而言確實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不過,處理器的產品特性要求其需要和操作系統搭配,通過軟件提供服務,后續國內在軟件層面的弱勢會愈發凸顯,成為國產處理器進入主流市場的阻礙。因此,從更高的視角俯瞰,國產處理器道阻且長。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758瀏覽量
232988 -
龍芯
+關注
關注
3文章
366瀏覽量
31685 -
酷睿
+關注
關注
2文章
437瀏覽量
36770 -
龍芯中科
+關注
關注
0文章
302瀏覽量
7896 -
3a6000
+關注
關注
1文章
29瀏覽量
22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深度解讀】國產芯片逆襲!龍芯3A6000信創電腦憑啥砍掉Intel 40%成本?

國產芯片崛起之路:龍芯3A6000與集特GEC-3003筆記本引領自主創新浪潮
龍芯3A6000處理器與集特GPC-100國產臺式機方案深度解析
同花順iFinD成功適配龍芯桌面終端
龍芯3A6000 OPS主板,國產自主研發、安全可控
今日看點丨龍芯中科:下一代桌面芯片3B6600預計明年上半年交付流片;消息稱英偉達 Thor 芯片量產大幅推遲
集特龍芯3A6000主板介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