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成像光學在上世紀的 60 年代就出現了, 1965年因為研究需要, Winston教授設計了復合拋物聚能器,這是一種新型光能收集器件。這一器件的問世象征著非成像光學的誕生。
剛開始的非成像光學理論主要是為了滿足高能物理實驗的需求,而并不是因為光學而創立這一理論,所以它的創立并沒有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直到 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科學家們才發現這一理論在太陽能領域和天文學領域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因此才得以快速發展。
我們定義光源發射光線束的邊緣區域為光源邊緣光線, 同時定義目標區域邊界上的光線為目標邊緣光線, 這樣邊緣光線的基本原理可以表述為:一束入射光線進入并通過光學系統,并且 這束光線是光源區域的邊緣光線, 如果它在目標區域也是邊緣光線,我們就可以說在這束邊緣光線內部的所有光線都能夠通過這個光學系統, 并且落在目標區域邊緣光線區域內 。
邊緣光線原理在實際非成像光學設計中應用非常廣泛,在太陽能收集器(復合拋物面集光器)的設計中主要應用邊緣光線原理,在燈具照明設計中,大部分擴展光源的反光杯設計和透鏡設計都是基于這一原理來達到照明要求。
編輯:黃飛
-
太陽能
+關注
關注
37文章
3433瀏覽量
114569 -
光源
+關注
關注
3文章
711瀏覽量
67896 -
收集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30瀏覽量
3189
原文標題:非成像光學中的邊緣光線原理
文章出處:【微信號:光電資訊,微信公眾號:光電資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OCAD光學系統自動設計程序
新思科技新增CODE V和LightTools的互操作功能,提升光學產品開發效率
用LightTools進行微光光學系統雜散光分析
計算光學成像:何來,何處,何去,何從?
如何消除AR-HUD系統中的雜散光?
非成像光學的基本常見參數
計算光學成像如何突破傳統光學成像極限
![計算<b class='flag-5'>光學成像</b>如何突破傳統<b class='flag-5'>光學成像</b>極限](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E/E1/wKgaomVXLiuAG_-OAAWINaAR3Xc629.png)
超平面光學元件在寬帶熱成像中的應用
透鏡成像原理及應用 透鏡成像與光學鏡頭關系
光學中簡單但重要的光學路徑與成像系統介紹
![<b class='flag-5'>光學</b><b class='flag-5'>中</b>簡單但重要的<b class='flag-5'>光學</b>路徑與<b class='flag-5'>成像</b>系統介紹](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4/4B/wKgZO2dyNkKATtbcAAAnTZ9xZ18681.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