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初創企業而言,融資一直是企業發展中重要的事情,必須要時刻關注的。 雨飛工作室注意到:2023年9月至今,至少有5家無人機企業獲得融資:
1、電動航空創業公司追夢空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數千萬種子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騰業創投領投,水木清華校友種子基金跟投,將主要用于噸級混合動力傾轉旋翼無人機和五座級客運電動垂直起降飛機的研發投入。
2、專注在無人機對抗領域的杭州星辰大海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數千萬級別的A輪融資,紫金港資本領投,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新項目交付和研發支出。
3、廣州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聯通廣新基金,老股東創新工廠亦繼續增加投資。極飛科技方面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公司在農業科技領域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性,以及市場拓展。
4、北京航翊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由同創偉業領投,SEE Fund無限啟航基金跟投。本輪融資將用于加強研發優勢、推動應用場景落地、提升產能。
5、珠海安擎科技有限公司獲得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資方為元和資本、格力產投,資金將用于超視距飛行系統的產業化和市場拓展。
于是乎,有自媒體宣稱“無人機企業融資再現熱潮”。是真的融資熱潮來了嗎?筆者不認可。據說,現在的一級市場有“D輪歧視”,為此,有的項目已經在融“C++++”輪了。曾幾何時,能投進明星獨角獸的后期輪次還是VC/PE機構江湖地位的宣示;而現在,D輪大有人見人嫌的意思,變成了“D輪慌”,都怕成了“接盤俠”。現在可以說是公認的“寒冬期”,當然這也和當前的經濟大背景有關系。在當前,活下去或許才是最重要的。
一、所謂的融資輪次是什么?
按照業界現行的行業常識來說,目前國內市場的融資輪次大概可以分為:種子輪、天使輪、Pre-A輪、A輪、B輪、C輪、BAT輪、Pre-IPO輪以及IPO輪。這是學術上或者根據項目體量、融資時間劃分的。那么,該如何根據自身項目情況進行判斷企業處于什么輪次呢?
1、種子輪。通常只有一個想法(idea)和團隊,但沒有具體的產品,產品的demo都沒有。投資人大多都在親朋好友之間,或者是創業者自己掏腰包;現在也涌現出了不少種子期的投資人。一般來說,項目的種子輪融資金額一般是在100萬RMB左右。根據賽道的不同,從幾十萬到兩百萬RMB之間都屬于種子輪。
2、天使輪。如果融資項目已經起步,產品初具模型(demo),有種子數據或能顯示出數據增長等證明,同時企業積累了一些核心用戶,商業模式還處于待驗證的階段。這就是天使投資人的大概特征。天使輪的融資金額一般在300-500萬RMB。這個階段投資人和投資機構重視的是該項目團隊的背景和資歷。
3、Pre-A輪。這是一個夾層輪次。倘若項目前期整體數據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只是還沒有站到市場的前列,可以進行Pre-A輪融資。一般來說,會是前期投資人續投一波分。融資金額大概是500-1000萬RMB。
4、A輪(產品+模式)。A輪的產品已經成熟,有完整詳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在細分領域里有一定的地位,并且有消費者的口碑。哪怕現在仍然處于虧損狀態,也可以選擇專業的風投機構進行A輪融資。處于這一輪次的企業,已經不可能僅憑idea進行融資了,而要有用戶、日活、月活、復購率、商業模式壁壘、能與其他競品抗爭的成熟成品、一定的市場份額。融資金額一般是在1000-6000萬RMB。這個階段投資人更關注整個團隊的執行力,同時也開始關注公司業務的市場前景了。
5、B輪(新業務+新領域)。相當于是燒過一輪錢之后,項目的商業模式已經得到了市場的初步驗證,業務也完成了一定的拓展,項目有了較大的發展。這個時候,企業可能需要資金來支持開發新的產品線和業務,就可以說服上一輪投資人跟投,并尋找新的投資人來加入,也可以吸引私募股權投資(PE)加入項目,往后推進項目。這一輪的融資金額一般在6000萬到數億元RMB。這個階段投資人更看重商業模式的應用場景及覆蓋人群多少。
6、C輪(規模+上市意圖)。項目已經成熟,項目在細分領域已經是前三了,并且準備要做上市了。這時候,除了需要進一步地拓展新業務以外,也可以為補全商業閉環、準備上市打好資金基礎。融資金額處于數億元到數十億RMB之間。這時候更看重的是盈利能力,但是如果不能盈利但是市場占有率非常高,但是依然會被搶投(所謂“得用戶者得天下”)。
7、所謂的D輪、E輪、F輪就是BAT輪,屬于戰略性融資,都是為企業上市(IPO)做準備了。傳統上,一家創業公司在C輪之后就應該滿足上市標準了,D輪、E輪、F輪一直融下去的風氣實際上是互聯網燒錢時代的產物。
這一路上扶植企業的“金主們”大致就是三類:天使投資人(Angel)、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 - VC)、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 - PE)。天使投資就是天使輪;然后VC接力,主要投A、B、C、D輪,也就是上市前的主要成長階段,一般會要求5倍以上的成長;而PE主要是做上市前已經成熟企業的投資。
二、這些無人機企業都融資到什么輪次了?
在創投界內,素有“種子輪看項目,天使輪看團隊(人)、A輪看產品、B輪看數據、C輪看營收/模式,D輪看競爭格局(利潤),F輪看退出機制”的說法。但實際上,即便獲得了C輪融資,商業模式不通也難逃一劫。據2015鳳凰財經峰會統計,從A輪到B輪融資,約有60%的公司會死掉;而從B輪到C輪,又將淘汰近70%。也就是說,從A輪到C輪間,大概存活下來的項目不足12%。“C輪死”如魔咒一般困擾著創業公司;而在無人機領域,這個魔咒已經被零度智控驗證過了:
那么,當前國內主要的幾家無人機企業都融資到什么輪次了呢?
下面皆是根據“企查查”數據:
已經IPO上市的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資數據如下:
已經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廣州億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的融資數據如下:
暫中止IPO申請的廣州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資數據如下:
正在申請IPO上市的浙江科比特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融資數據如下:
中信證券發布的《上市輔導情況報告》顯示,2021年,道通智能開啟科創板上市輔導,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2022年,上市輔導完成,道通智能離資本市場更進一步。但是,“企查查”披露的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資數據卻讓人大感意外:
而似乎一直無意IPO上市、還不差錢的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融資數據如下:
對于比較火的“無人機機場”領域,復亞智能技術發展(江蘇)有限公司的融資數據如下:
北京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融資數據如下:
星邏智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的融資數據如下:
對于比較火的“無人機物流”領域,杭州迅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融資數據如下:
而深耕無人直升機領域的深圳聯合飛機科技有限公司的融資數據如下:
值得一提的是,所謂股權融資是指企業的股東愿意讓出部分企業所有權,通過企業增資的方式引進新的股東的融資方式,總股本同時增加。股權融資所獲得的資金,企業無須還本付息,但新股東將與老股東同樣分享企業的贏利與增長。
三、為什么++輪出現的次數增多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當下,對于正在融資的許多企業來說,輪次后面的一個“+”開始不夠用了。A++輪或C++輪這種有別于以往A-D輪的融資輪次,2022年以來開始頻繁出現了,甚至出現了“天使+輪”。這就是所謂的“拆分式”融資現象。
通常來說,按照以往企業正常的融資節奏,企業會在每一次取得階段性技術進展時,進行一次融資,融資輪次分為天使輪、A-D輪,且每一輪融資的估值都會比前一輪高。若個別企業在兩輪融資之間出現特殊情況,企業也會在中間再發起一次融資,也就出現了Pre-A、A+輪。但如今的情況是,“++輪”融資比以往更常見,原本一個完整的融資周期需要拆分為兩次甚至多次融資,一筆融資或許難以支撐取得下一個技術突破。也就是說,企業同一輪融資周期被拉長了,而此時企業距離預設的重大進展仍有一段時間。
為什么會這樣呢?存在幾種可能:1)企業在仍未達到下一個里程碑前就把錢花完了。2)企業的上一輪融資金額不夠。有專家指出,出現這兩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在于,企業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事情的難度。當然,資金出手謹慎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跟以往的經濟周期不同,這輪周期里遇到了很大的系統性的不確定性,導致整個資金面相對繃緊,不少企業的單筆融資金額都減少了。”3)融資估值與后期發展預期不匹配,也導致企業需要在同一輪融資中以同樣的估值進行多次融資。以一個B輪估值20億-30億元的企業為例,如果企業的營收還沒超過一個億,那意味著企業很可能處于商業化的早期或者還未啟動商業化,在當下以國資LP為主的一級市場投資中,顯然風險太大,因此只好以上一輪的估值進行“++”輪融資。“估值太高會抬高后面投資人的進入門檻,當市場資金趨緊的情況下,這種“++”輪融資就會越發普遍。”
可以肯定的是,這種分拆式的頻繁融資方式,必定會給創業者帶來較大的挑戰。一般來說,企業會在1年半左右進行一輪融資,每次融資耗時3-6個月,這意味著創始人這幾個月的大部分精力要投入到融資中,倘若一年內還要“+”輪、“++”輪融資,這勢必會影響創始人正常業務經營和技術研發。這恰恰是創始人和投資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結果。如何破局?或許需要創業者和投資人共同合力。對創業者來說,除了練就過硬的核心技術能力之外,“會花錢”也成為當下的一門“必修課”,聰明的企業家,一定是能以一分錢花出兩分錢的效果的。而投資人尤其看中創始人的商業組織能力,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強大的資金規劃能力。還有就是企業可以考慮進行某一階段性技術的變現,以實現一定的自我造血能力,先保證能活下來,同時錘煉核心能力、保護好企業的商譽,熬下去等待“春天”的到來。
四、如何避坑,躲過死亡陷阱呢?
有道是“不以結婚為目的的談戀愛叫耍流氓”,那不以上市為目的的融資是什么呢?須知,投資人投資的目的是為了賺錢啊。這樣說來,所謂“寒冬”不過意味著回歸理性。而在寒冬期,不論無人機企業是A輪、B輪還是C輪,學會避坑,才能躲避死亡陷阱:
1、產品要能真正解決需求,這要求無人機要在細分領域里能確實解決問題。互聯網公司失敗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偽痛點偽需求的產生,創業公司本身商業模式不清;另一個則是需求找到了,但實際操作上卻由于團隊不佳而無法實現。
2、升級團隊。團隊的問題越早解決越好,因此,創始人應該在拿到天使輪之后就就著力完善團隊結構,不然很容易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缺陷。而在團隊的發展中,引進優秀人才、文化落地、團隊升級,也尤為重要。
3、與投資人打交道的正確方式。與投資人打交道的前三分鐘很重要,要讓投資人對自己的項目印象深刻。因此,企業去年的利潤、今年的利潤增長就顯得非常關鍵,只有讓投資人感到有興趣之后,才能更方便地進行商業模式等進一步交流。此外,創業者要對估值保持一定的彈性,避免被別人的虛假估值誤導。而估值調整條款(對賭)本質是解決創始人和投資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和“信心不對稱”而采取的一個解套機制,關鍵在于設定的業績目標以及基于該目標所給出的估值本身是否合理。因此,創業團隊既不要本能地反對對賭,也要慎重地進行對賭。
4、保持正確的融資和花錢的節奏,明確邊界、苦練內功。要有合理的預算,當市場變化的時候會迅速調整花錢的節奏,永遠不要在缺錢的時候去融資,要給自己留下6個月的緩沖期。須知,不管是繼續融資還是深耕服務,活下去是所有項目的首要任務;而想要在資本寒冬活下去,創業者就必須明確邊界、苦練內功。唯有苦練內功,回歸生意本身,回歸技術本身,回歸服務本身,回歸問題本身,回歸需求本身,才能使項目穩當地走下去。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89瀏覽量
103956 -
無人機
+關注
關注
230文章
10529瀏覽量
182625
原文標題:無人機企業融資再現熱潮?融資輪次泄露出來了什么秘密?
文章出處:【微信號:雨飛工作室,微信公眾號:雨飛工作室】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激光雷達技術或可助力防御無人機
![激光雷達技術或可助力防御<b class='flag-5'>無人機</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1/71/wKgZO2dTuPiANhZpAAEAAFbar10249.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