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的原理是什么?鋰空氣電池工作原理概述
鋰離子電池是目前最常見的可充電電池類型之一。與其他電池類型不同的是,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是由鋰的化合物(如鋰鈷酸鹽)構成的。在充電時,鋰離子會從正極(陽極)遷移到負極(陰極),在放電時則會發生相反的過程。鋰離子電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長壽命而受到廣泛使用。
鋰空氣電池則是一種尚處于開發階段的電池類型。與鋰離子電池不同的是,鋰空氣電池使用空氣作為正極。充電時,外部電源會驅動氧氣(O2)從空氣中吸收電子,生成氧離子(O2?),同時釋放一定量的熱量。隨后,氧離子移動到陰極表面,與陰極材料上的鋰離子(Li+)結合,形成鋰離子和氧分子(O2)。
在放電時,則會發生相反的過程。氧氣從空氣中吸收電子,生成氧離子,向陰極移動,再次與鋰離子結合。同時,釋放一定量的能量和水。放電過程中的產品是鋰離子和水分子,對環境和健康均無危害。
盡管鋰空氣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環保等優點,但現有技術還存在許多問題。其中之一是氧氣還原反應中產生的固體產物(如碳酸鹽、水等)堵塞了氧氣通道,降低了放電效率。這個問題的解決需要繼續進行研究。
另外,鋰空氣電池的充電速度較慢,所需充電電壓高,容易引起安全問題。因此,盡管鋰空氣電池具有強大的潛力,但其現實應用瓶頸仍需克服。
-
鋰電池
+關注
關注
260文章
8287瀏覽量
174325 -
鋰空氣電池
+關注
關注
1文章
24瀏覽量
1210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