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6月,前無人駕駛初創企業文遠知行COO張力從該公司離職后,最新去向也已確定:其入局的是與汽車智能化過程有著高度相似性的智能機器人領域。
今日,記者從通用足式機器人公司逐際動力方面獲悉,前文遠知行COO張力已加入該公司,擔任逐際動力聯合創始人兼COO;同時,香港大學計算機系長聘副教授潘佳出任逐際動力首席科學家,他是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算法領域的專家。
記者了解到,張力將加速推動逐際動力從研發、產品到服務的商業閉環;潘佳將集中于AI技術攻關,幫助該公司實現AI的研究和應用轉化。
逐際動力方面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力總今年6月已經離開文遠知行,后來機緣巧合下認識了逐際動力。”
另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張力加入逐際動力是)投資人推薦的。”
在逐際動力聯合創始人兼COO張力看來,“硬科技的商業化有其獨特的規律,我深信技術、功能和產品是建立其商業價值的基礎。在以技術服務產品、以產品服務市場的過程中,我特別看重深入客戶基層,理解客戶的應用場景,挖掘客戶的真實需求、解決核心痛點,讓產品和解決方案為客戶創造真實的商業價值,這才是回歸商業的本質。”
“加入逐際動力開啟了我的第二段創業之旅,人形機器人是一個充滿想象力的賽道,未來將如何改變世界,顛覆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未知的東西還有很多。”張力如是說。
在過去5年時間里,張力作為前文遠知行COO,主要負責該公司商業化落地,并促成與多家國內外主機廠的戰略合作、Robotaxi和Mini Robobus的落地運營等。在加入文遠知行前,張力曾任思科大中華區資深副總裁、CEO幕僚長。
據介紹,逐際動力成立于2022年,主要布局運動智能(Athletic Intelligence)與足式機器人(Legged Robot)的研發與制造。產品包括人形雙足、四足機器人及相關解決方案,可應用于工業巡檢、物流配送、特種作業、家庭服務等2B和2C領域。
逐際動力創始人張巍,也是南方科技大學長聘教授、機器人研究院副院長,是機器人和自動化領域的學者。張巍曾在接受采訪中表示,“逐際動力是在產學研究的背景下所孵化出來的一家企業。”
從融資歷程來看,天眼查信息顯示,逐際動力成立至今共完成兩輪融資,累計公開融資額約2億元,投資方包括峰瑞資本、智數資本、明勢資本、昆仲資本、綠洲資本、聯想創投。
記者注意到,在上述逐際動力投資方中,昆仲資本亦是文遠知行B輪融資的投資方之一。
當前,多數機器人基于輪式運動,如:清潔、物流配送機器人等,只能在較為結構化的平地上進行運動。
“人形機器人的設計和發展目標是模仿人類的生理結構和行為,強調人性化的感知、互動和移動能力。”華創證券范益民團隊分析認為。
從現有競爭格局來看,目前人形機器人本體玩家中,較為活躍的多為科技企業,如:特斯拉、小米、谷歌、亞馬遜等。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足式機器人是通用機器人的必要形態,這也是逐際動力的業務方向所在。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足式機器人的發展尚存一些待解難題。其中,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足式機器人解決移動問題的核心技術難點在于實時地形感知和基于感知的全地形運動控制算法,這也是足式機器人特有的問題。”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704瀏覽量
208680 -
自動化
+關注
關注
29文章
5641瀏覽量
79716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5文章
13945瀏覽量
167102
原文標題:從自動駕駛到足式機器人 前文遠知行高管張力加入逐際動力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top2025,微信公眾號:每日機器人峰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