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遷移簡寫為EM,electromigration,這是一種很基本的電學現象,可能在電路課上講的少,反而物理課上會聽過。
EM對現在的芯片設計有很大影響,已經成為后端設計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現象了。今天我就來簡單介紹什么是EM,以及它會帶來的影響。
EM在很早就被發現了,甚至在芯片誕生之前人們就發現了EM現象,但一直到芯片出現之后,隨著工藝越來越先進,EM所帶來的影響才慢慢顯著起來。
它指的是:在通電導體中,由于電子的移動,會與金屬離子產生碰撞,導致金屬離子移位,宏觀上表現為金屬變形,對于芯片中納米級很細的導線來說,久而久之可能會使net發生短路或斷路,進而造成芯片工作失效。
EM現象深刻影響著芯片壽命,因為芯片只要在使用,就會發生EM現象,使用的越久,EM所累積的效應就越多,金屬越來越變形。
如果在某個地方金屬離子大量流失,可能會在這里斷路;而如果某個地方聚集了大量別的地方來的金屬離子,net這里可能就會變寬,當碰到旁邊導線的時候就會發生短路。
理論上來說芯片的壽命是有限的,只要工作的夠久,EM總會使芯片失效。對于早期不考慮EM影響的芯片,最短的壽命可能僅僅幾周;現在的芯片都會考慮EM現象,能保證芯片工作幾年。
如何來量化EM的影響呢?對于我們后端來說,一般就會看一個指標:電流密度。我們其實就做了一個微觀到宏觀上的轉化處理,相同材料下,電流密度越大的地方EM現象越明顯。
因此后端在繞線的時候必須要遵守一個EM spec,這個spec規定了不同金屬層(或者說不同材料的金屬)所能承載的最大電流密度。
如果某一段shape仿真出來結果電流密度比spec大,就發生了EM violation,表明這個地方很有可能導致芯片壽命降低,所以這種violation也是必須要修掉的。
修的方法就從電流密度的定義著手。電流密度由導體橫截面積和流過電流決定,而金屬層的厚度我們無法改變,所以對我們來說就由net的寬度和電流決定了。(我突然想提一句net的橫截面一般不是長方形,而是梯形)。所以修的方法有兩種:增大net寬度,以及減小net電流。
增加寬度可以在ECO的時候給這個net上NDR,再讓tool重新繞;減小電流就可以多并聯一段shape用于分擔電流,也可以減小driver的驅動能力。
EM存在于芯片的所有net上,不管這段net是PG、signal、還是clock線,都必須遵守EM rule。
一般會稱發生在PG上的EM為PEM,Signal上的EM為SEM。對PEM violation一般都會再多加PG mesh,SEM violation的首選方法還是上NDR。
-
芯片設計
+關注
關注
15文章
1029瀏覽量
55010 -
PEM
+關注
關注
0文章
28瀏覽量
10750 -
SEM
+關注
關注
0文章
234瀏覽量
14500 -
ECO
+關注
關注
0文章
52瀏覽量
1494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電子倍增CCD圖像傳感器(EM-CCD)
![電子倍增CCD圖像傳感器(<b class='flag-5'>EM</b>-CCD)](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5/5B/wKgZO2d--8KAV2LhAAIbN3nJtBU82.jpeg)
AKI跨語言調用庫神助攻C/C++代碼遷移至HarmonyOS NEXT
HarmonyOS Next 應用元服務開發-應用接續動態配置遷移保持遷移連續性
HarmonyOS Next 應用元服務開發-應用接續動態配置遷移按需遷移頁面
emc數據遷移工具的使用指南
云計算遷移的步驟與注意事項
知用EM5020B與EM5020A放大器的對比優勢?
![知用<b class='flag-5'>EM</b>5020B與<b class='flag-5'>EM</b>5020A放大器的對比優勢?](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3/D6/wKgaoma-t9WACPs0AACMqD5rnQ419.jpeg)
德力西變頻器EM6O怎么設定壓力
淺談因電遷移引發的半導體失效
![淺談因<b class='flag-5'>電</b><b class='flag-5'>遷移</b>引發的半導體失效](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C/78/poYBAGKyxUaAVCbBAAAfziEvOio242.jpg)
淺談因電遷移引發的半導體失效
![淺談因<b class='flag-5'>電</b><b class='flag-5'>遷移</b>引發的半導體失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1/CB/wKgZomXe0UGADFiwAACpY7jeWmg671.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