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Tom聊芯片智造
原文作者:芯片智造
本文介紹了做芯片的“望聞問切”的操作是什么。
有朋友看到這個題目很疑惑,“望聞問切”不是醫學術語嗎?和芯片工藝有什么聯系嗎?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行業能有什么共通之處?當然這不是牽強附會,是我從事多年工作的深切體會,當然不僅僅用在芯片行業中,很多行業都可以借鑒其先進的辯證思想。
什么是“望聞問切”?
“望聞問切”是中醫一貫的診病方法。病人從外面來,醫生先看其氣色(望),后聽其聲音(聞),再仔細詢問病人病情,感受,緣由(問),最后切脈,確定病灶所在,然后才敢施藥診治。
但是解決芯片工藝問題中的這四個步驟,要稍微顛倒一下順序,即“聞、望、問、切”。為什么?因為診病時,病人從外來,首先是看到,繼而聽病人的呻吟之聲,才會問,再切脈;而芯片工藝出問題時,首先是spc/mes報警或員工報告(聞),之后工程師拿到晶圓,用顯微鏡觀察芯片外觀(望),再詢問員工相關操作細節(問),最后動用FIB,EDS,Xrf,TEM,Xray等量測儀器對其內部進行分析(切),確定根因所在。
為什么芯片工藝要借鑒“望聞問切”?
芯片產品出現異常,能看到的異常往往只是芯片內部異常的外在表現。如果僅著眼于看到的情況,而不向芯片的內在或向上工序溯源,那就相當于腳痛醫腳,頭痛醫頭,治標不治本。芯片是一層層做上去的,往往在上上上上個工藝出現的問題,并不能馬上呈現出來,因此在前工序一直被判定正常。但是到了本工序,之前的遺留問題集體爆發,就呈現出各種各樣的異常,如果僅僅從本工序中找原因,找不到任何原因,根因找不到,就像刻蝕的問題卻做了光刻改善的措施,問題也就根本無法得到徹底解決。
“望聞問切”是一個逐步縮小范圍,確定根因的手段。只有精確定位到根因,針對性地做出改進措施,才能一勞永逸。確定根因,定位到病灶,很重要也很必要。
芯片工藝問題的“聞”
類比到芯片工藝,當工程師得到芯片異常的訊息,立馬能判斷芯片的根因在哪個工序,出在哪個參數上。這種算是極高明的工程師,只聽異常匯報,就知道該從哪里改善,只有對整個芯片制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經驗豐富到不能再豐富的人才做得到,我沒有見過,這種人只存在于神話中。
芯片工藝問題的“望”
類比到芯片制程,工程師知道芯片異常后,第一時間拿到晶圓,在顯微鏡/電子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如果通過觀察芯片表面,就能知道芯片根因在哪里,并給出相應的改善措施的工程師也是極高明的工程師。在芯片前工序那么多,工藝參數紛繁復雜的情況下,能知道問題出在哪,可謂神工。第一次接觸新問題,就能給出準確判斷的神工,我也沒有見過。
芯片工藝問題的“問”
類比到芯片制程,工程師看到異常后,心中就有一個大概的判斷,再詢問操作者操作前后的狀況,有無人為失誤,具體操作細節,有些人為因素,機臺因素,來料問題在這個階段基本能排出,如果在此時已找到根因,就不用再繼續進行下一步分析,當事人的描述十分重要,因為這是工藝過程中的第一手資料。但是很多情況下,很多員工為了撇清自己的責任,會弱化相關描述,這個工程師對于員工的描述不可盡信,半信半疑即可。
芯片工藝問題的“切”
類比到芯片制程,前幾步已經做了,無關因素也被排出差不多了,這個時候還拿不定主意,那么就要用FIB cut,EDS測其元素,Xrf測其含量厚度,TEM看其內部,等等。其中,FiB cut是一種十分有效,普遍的分析芯片問題方法,從側面切開,芯片內部有什么問題,在高倍的顯微鏡下看的一目了然。這幾部做下來,芯片制程問題基本能確定根因了。
芯片制程的“望聞問切”有哪些難度?
醫學中的望聞問切有明確的定義,什么對應什么,古代的醫書記載的很清楚,是固定不變的,只要在望聞問切中有符合醫書的條款,即可找出對應的原因。但是芯片出現也就幾十年,沒有現成的定義,準則告訴你出現某種現象,一定是因為什么原因。芯片種類繁多,沒有人會去總結這些經驗,就算總結了,也只會在內部交流,一般人也看不到。因此只能靠自己去思考,去總結,去猜測,去做DOE踐行。
最后總結一下,要想確定芯片問題根因,一定要運用排除法,思路是整體的而不是分散的,是全面的而不是部分的,是變化的而不是靜止的,是辨證的而不是普遍的。本文只借鑒“望聞問切”的辨證思想,不對其他方面進行爭論,只希望優秀的方法能為芯片所用,為我所用。
審核編輯:湯梓紅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90瀏覽量
223184 -
芯片工藝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瀏覽量
7162 -
芯片制程
+關注
關注
0文章
51瀏覽量
4753
原文標題:做芯片需要借鑒“望聞問切”
文章出處:【微信號:bdtdsj,微信公眾號:中科院半導體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94/36/wKgZomTkEeSAYfscAADedlCONBU565.png)
中醫AI,機器也能“望聞問切”!
望聞問切 慧眼識破“裝修”筆記本
未來機器人有望會用“望聞問切”為患者辨別癥狀
醫療電子的“瓶頸”:干擾與抗干擾
世上有兩塊完全相同的芯片嗎?如何為芯片“望聞問切”?
人工智能遠程醫療 與醫生聯手圍獵癌細胞
智能醫療可穿戴設備將成為未來私人的健康管家
從“望聞問切”到人工智能,醫療AI仍有四大難點
如何弄懂典型無圖紙電路板?
RFID電子標簽天線模切工藝方案詳解
普遍的紙吸管機分切工藝方法都有哪些
毫米波雷達「望聞問切」︱「懸絲診脈」呼吸心跳
![毫米波雷達「<b class='flag-5'>望聞問切</b>」︱「懸絲診脈」呼吸心跳](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0D/2A/pYYBAGECSU2AVmheAAFJHz8OqE4478.png)
看華為高品質萬兆園區網絡如何對音視頻業務“望聞問切”
![看華為高品質萬兆園區網絡如何對音視頻業務“<b class='flag-5'>望聞問切</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B1/B6/wKgZomVcp3qAQOiAAAJK_IYqbSA355.png)
塑封、切筋打彎及封裝散熱工藝設計
![塑封、<b class='flag-5'>切</b>筋打彎及封裝散熱<b class='flag-5'>工藝</b>設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D/48/wKgaomdFNu-AHivJAAAUfhqvOVo517.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