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項目負責人,我司星創易聯近期完成了一個福建某縣智慧灌區建設項目。該項目嚴格按照國家水利行業標準來實施,從設備互聯到數據傳輸都選擇了業內公認的監測協議,確保高度兼容和互操作。通過科學選型配置和標準化建設,最終幫助客戶實現精準灌溉和農業節水。現分享幾點實施經驗。

一、設備全面標準化
該項目設備種類繁多,有我們自主研發的**水利網關**作為總站單元,然后通過以太網或RS485總線,連接多種智能終端,例如**雷達水位計**、**雷達流量計**、**雨量計**等都是我司產品。同時也采集了客戶既有的一些模擬測量裝置信號。終端設備方面,我們選擇集成了**GNSS接收機**的**RTU遙測終端**,實現精確定位。
在設備互聯互通方面,我們采用行業推薦的**《水文監測數據通信規約》(SL/T651-2014)**,通過標準接口與協議將多個廠家不同型號的智能模塊有機融合,確保了互操作互聯。

二、數據安全可靠傳輸
為保證數據傳輸安全性與兼容性,我們采用國家水利行業標準**《水利監測數據傳輸規約》(SL/T812.1-2021)**,確保源數據的完整可靠傳遞。同時充分考慮水利行業的特點,我們使用業內常用的LoRaWAN物聯網網無線技術部署專網,確保監測數據即使在復雜地形環境下也能穩定傳輸。
通過嚴格遵照行業標準和規范,科學配置設備與網絡,我們實現了從采集終端到傳輸網絡再到平臺應用的全流程高度兼容,大幅降低了系統構建和維護難度,提升了整體質量與效益。
三、多源異構數據應用
(一)數據存儲與處理
該項目涉及的多源異構數據,既有圖形化的實時數據,也有類似氣象預報等表格型數據。為統一存儲與處理,平臺應用模塊實現了以下幾點:
支持各類數據驅動接入,通過配置快速對接新數據源;
數據格式自動識別,圖形化數據存儲為時序數據庫,結構化數據存儲為關系型數據庫;
ETL數據處理流水線,實現異構數據歸一化處理。
(二)數據挖掘與分析
在數據存儲的基礎上,我們使用Python、R等算法工具,針對不同數據類型,分別構建數據分析模型。主要包含:
氣象水文數據RELATION分析模型;
土壤與作物數據深度學習模型;
多源數據關聯分析與指標體系。
(三)平臺應用展示

在星創智慧灌區平臺端,我們針對不同用戶角色,開發了可視化的應用展示模塊,用戶通過平臺直接獲取數據分析結果,生成決策。主要包含:
多層地圖化數據展示;
作物生長可視化監測預警;
智能灌溉用水量生成。
通過數據的規范化管理和深入挖掘分析,我們幫助客戶實現了更科學的用水決策。
審核編輯 黃宇
-
數據傳輸
+關注
關注
9文章
2000瀏覽量
65584 -
可視化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37瀏覽量
2160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松下中標四川廣播電視臺4K超高清建設項目
軟通動力中標中國石化龍口液化天然氣智慧化建設項目
商湯科技與廣東移動中標越秀集團AI中臺大模型能力建設項目
四創電子中標某物聯網建設項目
軟通動力中標亦莊控股司庫管理系統建設項目
曠視中標北京市大數據中心感知管理服務平臺二期建設項目
基于作業成本法的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項目成本控制方法及應用

智昌集團中標華電集團車間數字化系統建設項目
智慧工地管理系統對高速公路建設管理者的作用
智慧灌區信息化系統完整解決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