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電容器的概念是什么?
超級電容技術介紹
超級電容是一種介于傳統電容和蓄電池之間的新型儲能器件,其既具有電容器快速充放電的特性,又具備電池的儲能特性。超級電容器的電容量達到法拉級別,是傳統電容器的數百甚至上百萬倍;同時超級電容器繼承了傳統電容器高功率密度、充放電時間短、寬溫度范圍、壽命長等優點,可反復循環使用,與其他儲能技術相比效率更高、更環保,符合新能源的發展趨勢。

二、 超級電容器分類
1、雙電層電容器
2、贗電容器

三、 電池、電容與超級電容的區別
電容和電池都是用于儲能的,但是電池是通過化學反應來儲存和釋放能量,它包括正極和負極,當中充斥著電解液,并通過一個微穿孔分隔層隔開,只允許離子通過。當電池充放電的時候,離子在兩塊金屬板之間進行不同方向的位移,在這個移動的過程中,電池熱量上升、膨脹、最后收縮,這種化學反應不斷減少了電池的壽命。電池的一個優點在于它有非常高的能量密度,因此可以存儲大量的能量。
但電容不同,它不依賴于化學反應,因此它是以靜電電荷的形式來存儲能量。電容內的兩塊金屬板之間安置了一個電介質,或叫絕緣體來分隔正負極區域所形成的正電荷和負電荷。正是這種結構使得其可以存儲并迅速地釋放能量,也就是靜電電荷。它的一個優點是,假如一個3V的電容,在放置了15-20年之后,仍然具有3V的電壓。而電池的電壓卻會逐年衰減。另外一個優點是,電容擁有比電池更高的能量輸出能力,所以它能在短時內迅速地充放電。但缺點是,它們的能量密度非常低,因此,比較適合用于瞬時供電。
而超級電容則彌補了電池和電容的缺點。首先,超級電容中電介質的兩側充斥的是電解液,通電時電介質兩側聚集離子,形成雙層電子結構。兩個金屬板之間的距離決定了超級電容的性能比普通電容、甚至電池更優。普通電容中,兩個金屬板之間的距離約為10-100微米,而超級電容中兩個金屬板的距離為一萬分之一微米。距離的縮小意味著更大的電場,也就意味著更多的能量存儲空間。同時,超級電容中金屬板的碳涂層又增加了能量存儲所需的表面積達10萬倍,因此,和普通電容相比,所能存儲的能量大大增加。
電池存儲的是以瓦時計算的能量,電容存儲的是以瓦特計算的功率。
電池以長時間恒定的化學反應來提供電能,充電時間相對較長,對充電電流的特性要求比較苛刻。相反,電容的充電是通過加載在其兩端的電壓來完成的,充電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外部電阻。電池能夠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以基本恒定的電壓輸出電能。而電容的放電速度很快,輸出電壓呈指數規律衰減。
電池只能夠在有限的充/放電次數內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充/放電的次數取決于它們放電的程度。電容,尤其是超電容,可以反復充/放電達數千萬次。(這也是超電容不同于電解化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們不像電解化學的工作過程那樣具有電極板充放電次數的限制。)電池比較笨重,電容比較輕巧。

四、超級電容的應用領域
超級電容主要用于需要快速充放電循環的場景,而不是需要長期緊湊能量存儲的場景,比如在汽車、公交車、有軌列車、起重機、電梯上,主要用于制動能量回收、短期能量存儲以及突發情況下的電力傳輸。小一些的單體主要用于靜態隨機存儲(SRAM)的電源備份。
汽車與風電是超級電容器的兩大主要應用領域。汽車方面主要是有軌電車、電動汽車、混動汽車領域;在有軌電車行駛過程中,超級電容器可吸收列車制動產生的能量,避免大量電能的浪費,最多可回收80%的能量,能量利用效率高。超級電容器在電動車與混動車的啟停系統中也能起到關鍵作用。
超級電容器作為一種新興儲能技術,發展也一直備受關注。1、 電力領域在電力領域,超級電容器主要作為饋線終端設備FTU 后備電源,或在微電網及公用電網內提供電壓、頻率和功率穩定化服務,以及在風光發電領域用于為變槳系統提供動力、平抑短期功率波動等服務。
1.1 FTU 后備電源:
線路有電時,DC/DC 電源模塊為FTU 提供工作電源。當線路失電時,超級電容作為FTU 的后備電源,同時也為開關設備的電動分閘機構提供分閘電源。
1.2 微電網及公用電網超級電容儲能系統:
(1)微電網功率調節,平穩輸出,提高蓄電池使用壽命
用于調整微電網功率,以及提供微電網功率支撐。超級電容可以在負荷低落時儲存電源的多余電能,而在負荷高峰時回饋給微電網以調整功率需求。針對系統故障引發的瞬時停電,電壓驟升驟降等問題,利用超級電容提供快速功率緩沖,穩定、平滑電網電壓波動。風力或太陽能發電構建的微電網非常需要超級電容作為穩定系統。
微電網通常由清潔和可再生能源供電。然而,大部分能源的產生并不是全天持續的,通常與需求不匹配。超級電容器可用于微電網儲能,在需求高、電能瞬時下降時瞬間注入電能,在反向條件下進行儲能。它們在這種情況下是有用的,因為微電網越來越多地產生直流電力,電容器可以在直流和交流應用中使用。超級電容器與化學電池配合使用效果。由于其高充放電率,它們通過主動控制系統提供了一個即時的電壓緩沖器,以補償快速變化的電力負載。一旦電壓被緩沖,它通過逆變器向電網提供交流電源。值得注意的是,超級電容器不能在交流電網中直接以這種形式提供頻率校正。
(2)提高儲能裝置的功率輸出能力,降低內部損耗,增加放電時間,延長蓄電池使用壽命,縮小儲能裝置體積。提高供電系統的可靠性和經濟性。
從蓄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的特點來看,兩者在技術性能上有很強的互補性。將超級電容器與蓄電池混合使用,將大大提高儲能裝置的性能。超級電容器與蓄電池并聯,可以提高混合儲能裝置的功率輸出能力、降低內部損耗、增加放電時間;可以減少蓄電池的充放電循環次數,延長使用壽命;還可以縮小儲能裝置的體積、改善供電系統的可靠性和經濟性。

1.3 在風力發電領域用于為變槳系統提供動力:
風力發電變槳用超級電容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為,平時由風機產生的電能輸入充電機,充電機為超級電容器充電。當需要為風力發電機組變槳時,超級電容器儲能系統放電,驅動變槳系統工作。風力發電系統的投資加大將有望帶動超級電容發展。目前風力發電主要的儲能系統有蓄電池和超級電容器兩種方案。蓄電池方案的不足體現在充放電特性不好,充電時間長,充電、放電電流不能太大;維護成本大,低溫特性不好,循環壽命短,可靠性不強。超級電容器方案具有高效率、大電流放電、寬電壓范圍、寬溫度范圍、長循環壽命、免維護的優點,因此極為適合在風力發電機組這樣的工況環境中工作。
-
超級電容器
+關注
關注
19文章
417瀏覽量
29093 -
儲能
+關注
關注
11文章
1990瀏覽量
33891 -
超級電容電池
+關注
關注
5文章
16瀏覽量
354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