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研究成果
808nmVCSEL難以實現高功率輸出的重要原因是由于GaAs材料對808nm的強吸收。隨著VCSEL的不斷發展,808nmVCSEL的性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2004年德國U-L-Mphotonics制備了808nm陣列作為泵浦源,單管的出光口徑為25um,輸出功率是25mW,電光轉換效率大于25%。
在研制980nm以及808nm波段的VCSEL陣列方面,美國的PrincetonOptronics公司位于世界前列。
2009年,該公司對高功率808nmVCSEL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樣品開發,使用頂發射氧化限制結構制備了單管效率達到49%的樣品。
因為GaAs對于808nm波段有強烈的吸收,該公司對頂發射工藝步驟進行了優化,在制備過程中,使用較復雜的襯底去除法,如圖不但使工藝制備、材料生長的難度提高,同時使工藝成本增加且使成品率降低。
在室溫條件下,器件直徑為15μm的單管,閾值電流為0.98mA,斜率效率75.2%,串聯電阻65.79。其電光轉換效率在6mA時達到最大為49.2%,這也是當時808nmVCSEL最高的轉換效率。
該公司實現了808nmVCSEL陣列在連續激射狀態下,連.續輸出功率為120W,如圖所示為該陣列的特性曲線,器件的輸出功率隨單元數量和陣列面積的增加而增加,所需電流也越來越大,電源成為限制功率的主要因素。
在2011年,該公司提出了把器件進行串聯的想法,這大大地降低了器件所需要的電流,從而獲得了高輸出功率,該公司將9個808nm陣列串聯起來,以制造出3X3的陣列模塊,如圖是串聯陣列的封裝示意圖和測試功率曲線,當電流為67A時,輸出功率高達300W。
2013年,PrincetonOptronics公司使用兩個1.2kW808nmVCSEL泵浦模塊泵浦Nd:YAG晶體棒得到946nm激光輸出,再通過倍頻得到473nm的藍光輸出,在125μs.的脈寬、300Hz的調制頻率下,得到準連續的輸出功率為6.1W的946nm激光。
國內研究成果
2010年長春理工大學郝永芹等人,為了改善VCSEL中載流子的聚集效應,使工作電流僅僅通過邊緣環形區域很窄的通道注入到有源區,激光功率密度分布不均勻的現象,提出了一種新結構。
這種結構增大了器件的有效發光面積,并用這種新型結構成功研制出808nm高功率大孔徑VCSEL。
在室溫工作條件下,出光孔徑為300um的器件輸出激光功率P隨注入電流變化的曲線和光譜圖如圖,從圖中看出,當注入電流為1A時,輸出功率能夠達到0.3W,實現了較高的光功率輸出。
2011年,長春光機所等人對808nmVCSEL的芯片結構進行了詳細的設計,確定了量子阱的組分和寬度,以及漸變型DBR的對數和反射率,并給出了芯片結構
2013年,該團隊研究了溫度對808nmVCSEL陣列輸出特性的影響,并使用變溫塞耳邁耶爾方程對InGaAIAs量子阱VCSEL的溫漂系數進行計算。
通過調整熱沉的溫度,測量了不同溫度下的閾值電流、激射波長和光功率,測試結果如圖所示,結果顯示在溫度達到50"C以上時,輸出功率迅速降低,實驗測得的溫度漂移系數與理論計算吻合。
相比于邊發射激光器,808nm面陣因具有較小的溫漂,更適合用作YAG激光器的泵浦光源。
2014年,長春光機所張金勝等人為了實現808nmVCSEL的高功率輸出,對DBR結構進行了優化設計,制備了非閉合環結構的2X2VCSEL陣列。
對VCSEL陣列的功率進行了測量,當脈沖寬度是20ns時,重復頻率為100Hz,注入電流為110A,輸出功率的最大峰值達到30W。
當脈沖寬度是60ns時,重復頻率為100Hz,注入電流為30A,最大功率達到9W。通過測量陣列的近場和遠場,激光的水平和垂直發散角半高全寬分別為17.6°和16.9°。
國內外研究成果分析
通過對國內外有關808nmVCSEL對比分析可以看出,早在2009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公司就在連續激射狀態下實現了輸出功率為120W的808nmVCSEL陣列。
國內主要是長春理工大學和長春光機所進行了808nmVCSEL的相關研究,主要在優化單管大孔徑器件和陣列器件單元的結構方面進行研究,陣列器件的研制水平與國外仍有較大差距。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808nmVCSEL的頂發射結構使其陣列器件的熱問題更加嚴重,因此有必要對其熱特性進行深入的研究,探求改善高功率808nmVCSEL陣列器件熱特性的有效途徑。
審核編輯 黃宇
-
激光功率
+關注
關注
0文章
9瀏覽量
673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VCSEL)的應用
![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b class='flag-5'>VCSEL</b>)的應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4/BB/wKgZPGd3pm-AHEA2AABuhsNXm4Y950.png)
VCSEL的微共振腔效應
![<b class='flag-5'>VCSEL</b>的微共振腔效應](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4/2F/wKgZPGdw-HeAETitAABPXtF3GRw315.png)
VCSEL與EEL的比較
![<b class='flag-5'>VCSEL</b>與EEL的比較](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3/24/wKgZPGdk022AcDL9AABQMbHbFxQ279.png)
華光光電一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微型原子鐘專用795nm VCSEL
ECOC2024:基于VCSEL的CPO收發器
![ECOC2024:基于<b class='flag-5'>VCSEL</b>的CPO收發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4/8C/wKgZoWctepCAI-lyAAIav6_sF1Q263.png)
VCSEL激光在蝕刻和光刻中的應用與前景
普賽斯儀表 | VCSEL窄脈沖LIV測試解決方案
![普賽斯儀表 | <b class='flag-5'>VCSEL</b>窄脈沖LIV測試解決方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D/10/wKgaomZhVqiAT2L7AACzcMRS7e4888.png)
臺銘光電808nm高功率激光芯片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JT/T 808協議是什么?JT/T 808協議概述
TriEye和Vertilas聯合推出基于VCSEL陣列的短波紅外解決方案
華光光電808nm高功率半導體激光芯片研究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華光光電<b class='flag-5'>808nm</b>高功率半導體激光芯片研究取得重大技術突破](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B/CF/wKgaomYrF8CASpCeAAAuU7HRHMs084.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