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從高能量密度來看,袁中直認為,要實現單體動力電芯>250Wh/Kg的技術方案方向,材料體系將走向高鎳-硅碳系。而從市場已成熟的產品看,高鎳-硅碳系高能量密度電池主要集中于圓柱電池。
2018年1月8-10日,以“中國鋰電業稱雄全球全球電動車逐鹿中國”為主題的2017高工鋰電&電動車年會將在東莞?觀瀾湖度假酒店會議中心舉行。從組委會發布的參會名單來看,有60家電動車及動力電池產業鏈領軍企業發表主題演講。現場匯聚包括材料、設備、電芯、BMS、PACK、電機電控、整車廠、運營租賃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超800位業內人士參與其中。
2017高工鋰電&電動車年會現場
1月8日開幕式專場上,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袁中直發表“圓柱動力電池從18650到21700的可行性分析與探討”主題演講。
▲億緯鋰能首席技術官袁中直
袁中直認為,決定或影響中國動力電池發展路線圖的兩個最重要因素:
①國家政策引導(國際對標)——高能密度是重要的發展方向;
②與燃油車的性能、成本對比趨勢(市場接受程度)——低成本是重要的發展方向。
而21700在能量密度和成本兩個方面都具備比較優勢。
從高能量密度來看,袁中直認為,要實現單體動力電芯>250Wh/Kg的技術方案方向,材料體系將走向高鎳-硅碳系。而從市場已成熟的產品看,高鎳-硅碳系高能量密度電池主要集中于圓柱電池。
相比18650電池,21700電池電池容量提升>50%,能量密度提升7~10%;成組數量減少30%~35%,能量效率提高約5%。
在會上,袁中直以40.2KWh裝電量項目分別對18650、21700電池作了對比,具體如下圖:
從成本角度來看,動力電池模塊同等能量密度下,三元系21700電池要比18650電池低。詳見下圖:
袁中直表示,圓柱電池通過材料設計、高直通率、低人間費用實現高效率的最低成本制造。而相比18650體系,21700制造效率同水平,是最具設計成本潛力的標準化型號。
從電極制作——卷芯制作——電芯裝配——電芯化成整個電芯生產流程來看,18650與21700的制造過程差異主要體現在裝配設計上,21700與18650的產能效率幾乎相同。
以年產1GWh計算,億緯鋰能圓柱動力電池直通率高達96%,但生產人員大約只有200人。相比其他圓柱企業以及方形、軟包企業,億緯鋰能已經占據相對優勢。
目前億緯鋰能40E21700電池單體能量密度能夠達到210Wh/Kg,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42Wh/Kg。具備兩大優勢:高產品一致性指標,每顆單體動力電芯容量相差范圍在±30mAh;高循環一致性,批次500周差異<2%。
值得一提的是,億緯鋰能已于2017年在國內首次量產21700電池。而在動力電池行業,億緯鋰能選擇多方位技術路線布局,除了研發新型圓柱產品,在方形、軟包電池方面也有布局。目前,億緯鋰能擁有廣東惠州、湖北荊門兩大生產基地,2017年已完成9GWh產能建設。
-
動力電池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551瀏覽量
77967 -
圓柱電池
+關注
關注
0文章
183瀏覽量
9909
原文標題:【鑫鼎磁鐵·高工年會】億緯鋰能袁中直:從能量密度和成本看21700電池應用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a6b91417f850,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技術與應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