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億緯鋰能副總裁、電池系統研究院院長江吉兵受邀出席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5),并于動力電池論壇發表《OMNI全能電池》主題演講,與行業專家共同探討大圓柱電池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應用潛力,分享億緯鋰能堅持和發展大圓柱電池的初心和價值。
大圓柱電池,新能源汽車?最優解?
圓形是宇宙、科技、文明的共同語言。從人類文明誕生至今,每個時代的偉大發明都有圓的印記和元素。從古希臘阿基米德提出螺旋線,首次運用方程描述幾何曲線;到南北朝祖沖之提出圓周率,將圓形在工程化應用中精確量化;再到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的飛輪,19世紀第二次工業革命內燃機氣缸,20世紀第三次工業革命計算機芯片晶圓,人類文明的進化史,也是圓形的探索和應用史。
江吉兵指出,一直以來,汽車是內燃機和計算機的完美融合,其中氣缸賦予活塞能量,晶圓賦予控制靈魂。如今,更大尺寸的晶圓和更小制程的芯片,通過算力升級,讓汽車智能化成為可能;而電池替代內燃機,通過能量升級,也讓汽車電動化成為現實。
“圓形承載著完美的寓意,我們深信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中,作為能量的載體——電池,也必然會是對圓形的探索和應用。”江吉兵認為,大圓柱電池是新能源汽車“最優解”,這也是億緯鋰能堅持和發展大圓柱電池的初心。
?最優解?背后的四大核心價值
01 標準化,完美契合汽車工業的效率要求
100多年前,福特通過T型車和流水線開創了汽車工業的標準化時代。而在過去10年,新能源汽車電池產業出現產能配置錯位問題,本質也是需求和標準化的矛盾。從燃油車改裝電動車的異型電池包,到電池包平臺化,再到底盤平臺化,可以看出電芯尺寸標準化成為汽車工業效率提升的關鍵。
如今,大圓柱電池經過千錘百煉,已日漸成熟,從電芯制造標準化到系統設計標準化,可以完美契合汽車工業制造要求。相較于方形電池,10倍的制造效率,一半的制造在線時間,以及標準化成組工藝,讓電池成為汽車標準零部件。
02 原位升級,以不變應萬變
面對多樣化的場景需求和性能要求,汽車的迭代升級越來越快。如何在標準化的前提下,滿足汽車性能的多樣性需求,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
大圓柱電池以不變的尺寸和多種化學材料體系的融合,實現原位升級,靈活滿足不同場景的性能需求。從LFP材料體系到LMX材料體系,再到NCM的中鎳和高鎳,不僅可以靈活調整電量和續航,還可以調整充電的時間和整車需求的不同功率。
基于成熟的材料體系平臺,原位升級可以將電池系統的研發時間縮短至3-6個月,同時還能降低人員投入、產品驗證、零部件開模、產線制造調整等將近80%的研發費用,以及時間成本。
03 零膨脹,讓應力管理成為過去式
大圓柱電池從生命初期到末期,圓形的結構讓應力分布非常均勻,所以在整個軸向上沒有膨脹。而在方形電池的生命周期內,膨脹會使電池成組過程變得復雜,需通過應力管理來規避電池的強度失效和變形失效。據相關統計,在方形電池市場應用中,因為電池膨脹直接或間接引發的質量問題占售后總問題的一半以上。相比方形電池,大圓柱零膨脹的特性,可以做到全生命周期始終如一,讓應力管理成為過去式。
04 本征安全,隨心而行
電動汽車于底盤布置電池,在面對復雜道路工況時,底部磕碰可能會引發電池故障甚至安全事件,導致新能源汽車的報險率明顯高于傳統燃油車。
大圓柱電池的鋼殼強度高達550MPa,是方形鋁殼95MPa強度的5.5倍,同時結合底部1500MPa雙層熱成型鋼設計和3500MPa航天級玻璃纖維,可以實現相當于國標6.6倍的1000J碰撞潰縮吸能。即使在極端情況下發生電池磕碰,底部的定向泄壓設計也可以在5秒內將50%焓值釋放到泄壓腔中,從而避免引發周圍電池溫升;疊加電池包的氣電分離設計,可以有效解決熱蔓延問題,真正做到本征安全,讓每位駕駛者可以隨心而行。
助力新能源汽車邁向新高度
億緯鋰能是國內首家實現大圓柱電池量產的企業,截至今年2月,已累計配套超過5萬臺車,保持零安全事件、零重大質量問題的優異記錄。目前,億緯鋰能正與多家國內主機廠展開項目合作,同時寶馬近期發布的新世代車型也將首發搭載。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增長,億緯鋰能將攜手合作伙伴構建更加可持續的生態體系,“讓新能源汽車邁向新高度,讓世界充滿前進的能量!”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296瀏覽量
233444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766瀏覽量
100859 -
億緯鋰能
+關注
關注
2文章
276瀏覽量
5255
原文標題:202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億緯鋰能分享大圓柱電池四大核心價值
文章出處:【微信號:EVE300014,微信公眾號:億緯鋰能】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