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晉冀大地,又一條縱貫650公里的跨省充換電干線——由滄州黃驊港礦石港務有限公司、滄州中鐵裝備制造材料有限公司聯合啟源芯動力打造的長治-武安-黃驊干線正式貫通!
這條連接中國最大噴吹煤產區與渤海灣億噸大港的綠色動脈,日均承載300輛新能源電動重卡的綠色運輸,首年即可實現百萬噸清潔運力。
一、效率飛升,日均650公里的“風馳電掣”
啟源芯動力長治-黃驊干線單程650公里,6個點位、7座智能新能源電動重卡充換電站精準布設,司機往返一趟約2天時間,電池充滿電約需1小時,單次換電僅需3-5分鐘,在換電模式下,往返的補能時間由充電的8小時可壓縮至30分鐘以內。
新能源電動重卡卡友們實測下來發現,換電模式比充電方案每月可節省112小時,相當于能多跑2趟活,即在實際運營中,啟源芯動力換電模式為新能源電動重卡卡友們提升了約17%的運輸效率,為客戶帶來實實在在看得見的收益。
二、經濟性爆表,每臺車年省8.6萬的“黃金賬本”
在“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大趨勢下,運營成本的控制是車隊和物流企業最為關注的核心問題。與傳統燃油卡車相比,新能源電動卡車在能耗費用上展現出了巨大的優勢。

經過啟源芯動力長治-黃驊干線上實際測試,新能源電動卡車相比傳統燃油卡車可節省約20%的能耗費用,按300輛車一年跑150個往返(300天)來測算,那就是省下了2600萬元!平均每輛車或每個司機就能省出8.6萬元!

除了能耗成本的降低,啟源芯動力還提供 “車電分離” 方案。用戶僅需花費無動力車身的價格(幾乎整車一半售價),即可入手新款、先進的新能源電動卡車,電池根據每月能耗情況按需租賃使用。極大地減輕購車壓力,可讓用戶擁有更多的 “財務自由”將資金靈活分配到其他運營環節。

“以前開油車,跑一趟黃驊港油錢就燒掉小兩千,現在換電重卡一趟能省500塊,關鍵是再也不用排隊加油了!”
在邢臺充換電站,從業15年的新能源電動重卡司機老王算了一筆賬:他的車隊今年換上啟源芯動力的30臺新能源電動重卡后,僅燃料成本一項,單月就省出近20萬元。更讓他意外的是,這條干線“重去重回”的閉環設計,讓車輛空駛率直接歸零。
三、產業協同,綠電戰略下的“雙向共贏”
啟源芯動力“長黃干線”貫穿中國北方兩大戰略能源場景:一端連接山西長治的3500萬噸級煤炭外運通道,另一端直抵黃驊港億噸級鐵礦石疏港動脈,聯合河北港口集團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旗下曹妃甸港物流發展有限公司共同運營,這條干線不僅為港口發展建設了綠色運輸通道,更是能源革命的實體樣板。

▲貫通的干線中新建的4座站點均鋪設了光伏,全線光伏年發綠電4.4萬度。
在港口綠色化改革升級的宏觀推動下,黃驊港將50萬噸的煤炭運輸、鐵礦石疏港業務鎖定在長治-黃驊充換電干線,僅首年即可減少柴油消耗50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萬噸(按該業務100輛車運營測算)。
而在滄州中鐵的綠色化升級行動中,近50%的噴吹煤運量優先供給給該路線的新能源電動重卡,重去重回的閉環設計,讓司機告別空駛損耗,每噸物流成本更低,契合了國家“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政策號召。

當前,啟源芯動力已在全國布局超過1200座新能源電動重卡充換電站,其中晉冀兩省就有300余座,已經形成多條區域性充換電網絡。

當第一輛新能源電動重卡滿載噴吹煤駛出長治時,一場新的綠色運輸浪潮已經悄然在晉冀兩省掀起,這條650公里的綠色動脈,不僅用“20%降本、17%提效”的硬核數據打破了“電車只適合短途”的刻板印象,更以“車電分離+光儲換充”的核心科技,為終端用戶帶來實在效益。
長治-黃驊干線的貫通,進一步加速了省級補能網絡的成熟化,將為客戶們帶來更多積極改變,啟源芯動力將持續以源網荷儲整體解決方案,推動兩省交通與能源的融合高質量發展,加速產業集群綠色升級,助推交通強國建設!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7文章
6150瀏覽量
109493 -
電池
+關注
關注
84文章
11056瀏覽量
13467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1200公里“綠色長城”!啟源芯動力建成全國最長重卡充換電干線守護西北生態

新能源電動重卡推廣者丨啟源芯動力方案驅動新能源電動重卡邁入中長途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