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廈漳泉地區,土地面積僅占福建全省的五分之一,卻貢獻了全省46%GDP產值。在這片"閩南金三角"地區,啟源芯動力以17座新能源電動重卡充換電站串聯起三地港口物流、砂石料運輸、鋼廠短駁、石油化工等核心場景,建成閩南地區最長、輻射面最廣的電動重卡充換電補能網絡。
一鍵保存,暢行閩南
一、出港即補,無需繞路避免無效損耗
依托豐富的新能源電動重卡充換電補能網絡規劃、建設及運營經驗,閩南組網北起泉州晉江324國道(泉州5座),貫穿廈門島內島外(廈門6座),南至漳州古雷石化基地(漳州6座),單邊最長300公里,為三地運輸企業提供更便捷、高效、更節能的補能服務。

廈門海滄站
以閩南組網中的漳州港——三寶鐵路的鋼鐵運輸補能線為例,漳州港1號站所在的成功大道,是漳州港出港車輛的必經之路。緊鄰港口貨源地的交通便利性,讓所有服務港口運輸的新能源電動重卡出港之際便能迅速接入補能網絡,減少了車輛尋找補能點過程中的無效電能消耗,以補能效率的提升帶動整體運輸效率提升。

漳州漳州港1號充換電站
隨著線路上龍海1號新能源電動重卡充換電站的投運,該條補能線的含金量還在上升。補能網不僅覆蓋了以漳州港為起點,單邊100公里范圍內的產業集群,更因為補能線路與最優行車路徑的精準匹配,港口運輸車輛可沿S219道直抵鐵礦石、砂石、煤炭等大宗商品消納地,在擴大漳州港電動化公路運輸與水路聯運覆蓋范圍的同時,讓運輸企業擁有了更高效、更節能的補能保障,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漳州龍海1號充換電站
二、銜接產業群,能耗降低效率不減
同樣,組網中的泉州——廈門線的建設也同樣彰顯了啟源在補能網絡運營上的獨到眼光。泉州晉江324國道2號重卡換電站位于“中國四大建筑陶瓷生產基地”的晉江市磁灶鎮,毗鄰晉江城市窗口的“北大門”池店鎮。這一地理位置,是承接瓷磚成品集散、建材貿易向周邊港口運輸業務電動重卡車輛的理想補能點。

泉州晉江324國道2號換電站
作為沿324國道建設的新能源電動重卡充換電站,該站不僅是連接廈泉兩地新能源電動重卡運輸的核心補能設施,更打破了換電重卡不能跑中長途的固有觀念。磁灶鎮瓷磚成品廠至海滄港單趟約160公里,如全程使用換電補能,每天可往返2趟,運營效率不比傳統燃油差,但能耗費用卻只有油車的三分之二,是實打實的“跑運輸利器”。憑借24小時不間斷的高效運營,這條干線上的各充換電場站,已然成為推動晉江這一工業重鎮電動化轉型的關鍵力量。
三、車儲共用+分時定價,能源成本直降30%
啟源在新能源電動重卡充換電干線組網上的科學布局,不僅有效解決了新能源電動重卡中長途運輸的補能難題,還體現在資源的高效利用上。

在土地利用方面,啟源充換電場站的車輛動線設計充分契合場地公共道路布局,無需另外規劃換電車輛專用行駛路徑,減少不必要的土地占用;在能源利用方面,啟源芯動力則通過高度復用電池儲能優勢,結合峰谷電價策略,降低能源成本。這些土地成本、能源成本的降低,最終轉化為客戶的低成本補能,讓運輸企業在享受高效服務的同時,降低運營成本,賦能車隊運營輕裝上陣。
四、產品創新+智慧管控,保障企業穩定運營
啟源在充換電網絡運營中的能力,不僅體現在其廣泛的布局和高效的運營上,更在于其對技術創新和智能化管理的持續投入。
通過靈活多樣的新能源電動重卡充換電產品,啟源致力于解決電動重卡充換電場站建設中電力容量受限及土地稀缺的問題,推動新能源電動重卡在中長途干線上的應用。依托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與集控調度中心平臺,啟源高效提升了電池的充電效率與整站服務能力,并通過智能微網與“網網融合”,降低了換電站對電網的依賴,進一步增強了補能網絡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保障企業穩定運營。

五、全鏈條服務,讓企業聚焦核心業務
“以點帶線,以線成面,以面擴體。”從閩南組網的建設可以看出,啟源芯動力不單單為新能源電動重卡提供能源補給,更是為大宗商品產業單位、大型運輸企業、中小型車隊提供了從低碳轉型規劃、運輸線路策略、電池銀行、選址建議、場站建設、電池資產運營維護等一系列在內的一站式電動化運輸解決方案。從而讓客戶的精力全部集中于物流運輸業務本身,解鎖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密碼。

廈門海滄站
未來,啟源將繼續優化中長途干線補能網絡布局,以更加精細的布局和卓越的服務品質,為更多企業的綠色物流轉型之路鋪設堅實的基石,構建一個低碳環保、高效協同、可持續發展的物流生態!
-
網絡
+關注
關注
14文章
7676瀏覽量
89896 -
充換電站
+關注
關注
0文章
56瀏覽量
4498 -
換電站
+關注
關注
0文章
89瀏覽量
10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啟源充換電站+電動礦卡準東實測:年省油5200噸,減碳16萬噸破紀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