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OBC即車載充電器,是將交流充電口輸入的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的部件,只要車上有交流充電口,就需要配備OBC。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無論是純電車型,還是插電混動車型,單車電池組的容量正在變得越來越大,甚至已經有增程車上搭載了高達60kWh的電池組。
越來越大的電池組,也讓過去3.3kW的交流充電功率捉襟見肘,為了提高交流充電效率,以及更強的外放電能力,更高功率的OBC以及DC-DC也被提上日程,整體市場正在往20kW以上發展。但在功率增大的同時,還需要OBC提高功率密度,以在車內有限的空間內能夠靈活布置。因此GaN功率器件受到OBC供應商的廣泛關注。
近期納微半導體透露,與吉利集團旗下威睿公司進行了全球首個GaN OBC方案的預研,未來還可以期待雙向GaN在單級拓撲和三電平主驅模塊的系統性能和成本優勢。同時,長安汽車在2月舉行的智能化戰略發布會上,宣布長安啟源E07搭載基于GaN的OBC,其中就采用了納微半導體的GaN功率IC。
全球首發量產上車的GaN OBC?
長安汽車此前在發布會上重點介紹了啟源E07搭載的全球首發GaN OBC,官方數據顯示,該OBC體積功率密度達到6kW/L,充電效率和供電效率高達96%,各項數據均為行業最高(截至2024年10月)。
長安汽車表示,采用GaN OBC后,整車生命周期可累計為用戶節省約1563元充電費用,增加約10000公里續航里程。
據了解,啟源E07上搭載的GaN OBC采用了納微半導體的高功率GaNSafe 功率IC。目前看來,這確實是全球首個實現量產搭載GaN OBC的案例了。這也意味著GaN正在加速滲透到電動汽車中,隨著首個大規模應用案例的落地,后續證明GaN用于車載大功率部件的可靠性后,將會涌現更多的車型使用GaN OBC。
除了長安之外,目前也已經有不少的Tier1 廠商推出GaN OBC產品。
匯川聯合動力:6.6 kW GaN OBC/DC-DC二合一電源
匯川聯合動力在去年11月推出了新一代6.6 kW GaN車載二合一電源產品,這款電源將雙向OBC和DC-DC集成在一個模塊中,并且外部接口完全兼容現有的分立式產品,無需更改系統架構就可以實現無縫替代升級。
在采用GaN功率器件后,通過全局效率優化設計和GaN器件低開關損耗的優勢,這款電源在370 V至450 V的寬電壓范圍內,OBC 滿載效率超過96%;OBC 綜合效率對比同類產品提升超過2%。
在OBC部分,370 V至450 V電壓范圍內實現滿載效率超96%,適合于V2L/V2V等高頻充放電場景;DC-DC部分輕載工作區間最高效率可達97.09%,適合為車內電氣設備供電,降低靜態用電的能耗。
據匯川介紹,得益于高充電效率,該電源生命周期內預計可以為用戶節省1500元充電費用,增加約10000公里的續航里程。
同時,通過GaN功率器件的高頻特性與高效能設計,該產品實現了整機功率密度提升30%,達到4.8 kW/L;整機重量降低20%,高效適應車輛輕量化需求。
具體來說,匯川優化了高頻大功率PCB布線技術,降低高速開關帶來的干擾和損耗;通過合理設計驅動回路,減少寄生參數與串擾風險;通過級聯/并聯變換器磁性元件整體集成設計,系統性優化體積與損耗;采用一體型材設計的水道結構,增大散熱面積,降低熱阻,同時減小體積與重量。
在控制策略方面,這款電源采用了PFC變頻調制技術、動態母線控制技術、雙有源變換器調制技術等,并進一步針對GaN器件特性進行效率優化控制,降低整體功率器件的損耗與單管熱應力。
陽光電動力:單級拓撲、6.1kW/L,二合一GaN OBC方案
今年1月初,陽光電動力推出了一款全新的二合一OBC方案,采用GaN器件以及單級拓撲架構,實現了超高功率密度和高充電效率。
OBC一般集成了DC-DC和AC-DC功能,過去主流的OBC是采用PFC+DC/DC兩級式拓撲設計,因為需要經過兩個階段的轉換,效率受到限制;其次是在電路上設計復雜,元器件數量多,導致體積和重量較高,同時物料成本也難以壓縮。
陽光電動力這次推出的二合一OBC方案,采用了創新的單級拓撲架構,取代了傳統的PFC+DC/DC兩級式拓撲,僅需一次隔離變換,就能實現交流與直流雙向功率控制,有效精簡系統設計。
OBC額定輸出功率6.6kW,DC-DC額定輸出3kW,全電壓充電效率為96.2%,峰值效率超過98%。為了提高效率,方案中使用了GaN功率器件,在提高轉換效率的同時提高系統功率密度。同時在方案中融合AI算法,基于諧振變換電路,進行精確數學建模,獲得多目標多自由度更優控制策略,功率器件在全范圍內實現軟開關,損耗降低,系統效率顯著提升。
內部功率器件采用頂部散熱,降低熱阻;功率回路面積大幅縮小,提高系統集成度。相比傳統方案,OBC整機重量可減輕25%以上,功率密度提升65%,達6.1kW/L,使其更容易與車輛電氣系統集成,便于整車輕量化設計。
另外,通過電路設計和更先進的控制策略,OBC能夠去除了易受溫度、電壓波動等因素影響的母線電解電容,消除器件壽命短板,整體使用壽命得到了顯著提升。
寫在最后:
除了上述產品,其實還有很多企業在更早之前就有GaN OBC相關的預研,比如聯合電子在2021年就和安世半導體合作開發GaN OBC產品,GaN Systems(現已加入英飛凌)也在早前與寶馬合作將GaN引入OBC等應用中。過去其實也有一些廠商不太看好GaN在車端的應用,但經過幾年的發展,從預研到真正有產品量產落地,GaN“上車”的故事看來真的開始進入主線了。接下來從OBC到主驅,或許也是兩三年的事。
-
GaN
+關注
關注
19文章
2164瀏覽量
7601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小馬智行第七代Robotaxi車型搭載禾賽AT128激光雷達
直流電子負載在obc測試中的應用場景
Navitas推出全球首款雙向GaN功率IC

官宣!聯發科天璣開發者大會2025定檔4月11日
ROHM攜手ATX量產650V耐壓GaN HEMT
地平線征程6全球首發落地比亞迪天神之眼,部分車型率先搭載開啟量產交付!

上汽大眾途昂Pro首發搭載第五代EA888發動機
華碩靈耀 14 Air 筆記本驍龍版正式官宣
本土Tier1推出GaN OBC:單級拓撲、6.1kW/L功率密度、98%峰值效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