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碳化硅MOSFET行業亂象與功率半導體發展的必然性
國產碳化硅MOSFET行業當前正處于技術追趕與市場擴張的關鍵期,但也暴露出技術浮躁、標準缺失、劣幣驅逐良幣等亂象。與此同時,功率半導體行業在技術創新、綠色能源轉型和多元化應用三大趨勢的驅動下,正迎來結構性機遇。在此背景下,BASiC基本股份(BASiC Semiconductor)憑借技術深耕與全產業鏈布局,展現出顯著的發展潛力。
一、國產碳化硅MOSFET行業亂象的核心問題
技術參數造假與可靠性缺失
柵氧減薄與壽命縮水:部分國產碳化硅MOSFET廠商為追求低導通電阻RDS(on)?),將柵氧化層厚度減至30nm以下,導致器件在高溫高電場工況下易發生經時擊穿(TDDB壽命僅103小時,國際主流為10?小時)。
閾值電壓漂移:部分國產碳化硅MOSFET廠商缺乏對底層工藝的理解掌握,甚至缺失器件DOE綜合設計能力,導致閾值電壓(Vth?)批次敏感性加劇(漂移超±0.5V),增加誤開通風險,威脅系統安全。
驗證流程縮水:部分國產碳化硅MOSFET廠商跳過長期可靠性測試(如HTGB、TDDB),僅通過短期實驗即量產,甚至自行定義寬松測試條件(如降低電壓或時間)。
市場機制扭曲與生態缺陷
低價競爭擠壓研發投入:為追求短期眼球效應爭取融資,資本過度流向產能擴張和市場營銷而非核心技術(如柵氧工藝優化)。
供應鏈協同薄弱:Fabless模式企業依賴代工廠標準工藝,缺乏定制化實驗設計(DOE)能力,導致閾值電壓一致性偏差達±0.5V(國際水平±0.2V)。
二、功率半導體發展的三大必然趨勢
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
新材料應用:碳化硅(SiC)材料憑借耐高溫、高壓、高效能特性,逐步替代硅基器件,推動電力電子系統小型化和高效化。
IDM模式優勢:垂直整合設計、制造、封測全鏈條如BASiC自建晶圓廠與車規級SiC模塊產線,可優化工藝穩定性與良率,減少代工依賴導致的質量波動。
綠色能源轉型驅動需求激增
新能源領域應用:SiC MOSFET在電動汽車主驅、光伏逆變器、儲能系統中發揮關鍵作用,其高能效特性助力減少碳排放。
政策支持:國家推動能源數字化與智能化發展,功率半導體被列為重點支持領域,專項基金優先支持高可靠性技術(如銅燒結封裝)。
多元化應用開辟新藍海
高端市場拓展:從傳統工業控制、消費電子延伸至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高附加值領域,對器件可靠性要求更高。
新興場景潛力:物聯網、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新興需求推動功率半導體向高集成度、高可靠性方向演進。
三、BASiC基本股份的發展潛力
技術深耕與可靠性突破
柵氧工藝優化:BASiC通過IDM模式自研柵氧電場優化工藝,其SiC MOSFET在HTGB測試中達到+22V/3000小時標準,接近國際頭部廠商水。
車規級驗證優勢:BASiC已獲得近20家整車廠和Tier1客戶的30多個車型定點,成為國內首批量產上車的SiC模塊廠商,驗證了其技術成熟度。
全產業鏈布局與生態協同
IDM模式壁壘:BASiC自建深圳SiC芯片產線與無錫車規級SiC模塊產線,實現從晶圓流片到封測的全流程控制,確保工藝穩定性與質量一致性。
產學研合作:聯合高校攻關SiC/SiO?界面態控制等核心技術,推動材料科學與工藝技術突破。
市場定位與戰略機遇
高端市場突破:BASiC聚焦車規級和工業級高可靠性場景(如光伏逆變器、儲能變流器),避開低端價格競爭,逐步替代進口品牌。
政策與資本賦能:國家專項基金支持BASiC銅燒結封裝等技術,資本從“參數導向”轉向“質量優先”,推動長期研發投入。
BASiC:國產碳化硅MOSFET亂象中的破局者與行業引領者
國產碳化硅MOSFET行業的亂象本質是技術積累不足與市場機制扭曲的綜合結果,而功率半導體發展的三大趨勢(技術升級、綠色轉型、應用擴展)則為頭部企業比如BASiC提供了結構性機遇。BASiC基本股份通過技術深耕、全產業鏈布局和高端市場突破,已展現出成為行業標桿的潛力。未來,隨著行業標準完善(如強制HTGB測試)與資本理性化(支持長期研發),BASiC將引領國產SiC從“低端內卷”轉向“高端引領”,真正支撐新能源、電動汽車等戰略產業的自主可控需求。
審核編輯 黃宇
-
MOSFET
+關注
關注
148文章
7867瀏覽量
217597 -
功率半導體
+關注
關注
23文章
1256瀏覽量
4372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基于國產碳化硅SiC MOSFET的高效熱泵與商用空調系統解決方案

國產碳化硅MOSFET行業亂象給中國功率半導體行業敲響警鐘
國產碳化硅MOSFET“最低比導通電阻”宣傳噱頭背后隱藏的真相

BASiC基本股份國產SiC碳化硅MOSFET產品線概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