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分享一篇關于開源軟件價值的論文,由哈佛商學院和多倫多大學聯合撰寫,量化地闡述了開源軟件對經濟及企業的影響。”
原文在這里,大家有時間可以仔細閱讀: https://www.hbs.edu/ris/Publication%20Files/24-038_51f8444f-502c-4139-8bf2-56eb4b65c58a.pdf
文章有點長,我們還是聽 AI 進行總結: 核心論點
需求端價值遠超供給端
供給端價值 (一次性重建成本):41.5億美元
需求端價值 (假設所有使用OSS的企業需自建替代):8.8萬億美元
若沒有開源軟件,企業軟件支出需增加3.5倍,且96% 的需求端價值由前5%的開發者貢獻。
技術分布高度集中
前六大編程語言(如JGo、avaScript、Python等)貢獻了84%的需求端價值。
研究背景
開源軟件的重要性:開源軟件(OSS)在全球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現代技術的基礎,但其價值難以衡量,因為它是免費的,且缺乏集中使用跟蹤。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過使用全球數據來估計廣泛使用的開源軟件的經濟和社會價值,包括供給和需求兩方面。
數據來源
Census II數據集:由Linux基金會和哈佛大學創新科學實驗室合作完成,通過軟件成分分析(SCA)公司收集了全球數十萬家企業使用的開源軟件數據。
BuiltWith數據集:掃描了近900萬個網站,識別出網站中使用的開源庫,重點關注企業網站中使用的開源軟件。
GHTorrent數據庫:包含GitHub上所有活動歷史記錄,用于分析開發者對開源軟件的貢獻。
研究方法
勞動市場方法:
供給價值:使用COCOMO II模型計算每個開源軟件包的代碼行數,估算重新創建該軟件包所需的勞動成本,再結合全球工資數據,得到重新創建所有廣泛使用的開源軟件的總成本。
需求價值:將供給價值與每個軟件包的使用次數相乘,得到需求價值,即如果開源軟件不存在,企業需要內部重建該軟件的成本。
商品市場方法:通過創建一個包含開源軟件及其專有替代品的籃子,計算專有軟件的市場平均價格,并結合勞動市場方法估算的供給價值,得到商品市場價值。
結果分析
開源軟件的總價值:
供給價值:使用全球平均工資計算,廣泛使用的開源軟件的供給價值為41.5億美元。
需求價值:使用全球平均工資計算,需求價值為8.8萬億美元,表明企業如果需要內部重建使用的開源軟件,成本將大幅增加。
不同編程語言的價值貢獻:
供給價值:Go語言的開源軟件包價值最高,其次是JavaScript和Java。
需求價值:Go語言在需求側的價值遠超其他語言,JavaScript緊隨其后。
行業分布:不同行業對開源軟件的使用價值差異較大,專業、科學和技術服務業對開源軟件的使用價值最高。
開發者貢獻:少數開發者創造了大部分開源軟件的價值,僅5%的開發者貢獻了超過90%的供給和需求價值。
研究意義
學術貢獻:提供了最全面的廣泛使用的開源軟件價值估計,不僅考慮了供給成本,還考慮了需求價值,填補了現有研究的空白。
實踐與政策意義:強調了開源軟件對企業生產的重要性,呼吁企業應為開源軟件的發展做出貢獻;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支持開源生態系統的重要依據。
-
開源軟件
+關注
關注
0文章
212瀏覽量
16268 -
軟件
+關注
關注
69文章
5150瀏覽量
89204 -
開源
+關注
關注
3文章
3678瀏覽量
4381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四川大學商學院EDP培訓中心走進云知聲
全國首個985高校開源鴻蒙微專業落地!深開鴻與華中科技大學聯合培養智能信息系統人才

傳音控股榮獲德勤2025年度中國卓越管理公司
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一行走進大普技術
意法半導體收購多倫多初創公司Deeplite,助力邊緣AI技術發展!

晶科能源入選長江商學院全球化案例項目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蒞臨上能電氣考察
對外MBA師生走進科創企業京微齊力
簡儀科技和重慶郵電大學聯合舉辦開源工程與實驗教學研討會
極端數據采集引領計算機視覺應用新篇章
晶科能源與各大學院和企業代表團的交流亮點
SynSense時識科技與海南大學聯合研究成果發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