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徹底瘋狂!4月10日,白宮發布行政命令宣布,美國對中國產品征收的額外關稅從84%提高到125%,加上此前追加征收的“芬太尼關稅”,實際已經達到145%。
盡管4月10日特朗普發文表示對超過75個不采取報復措施的國家設定為期90天的關稅暫停期,其間只征收 10% 的對等關稅。但在更早前,蘋果公司已經采取了緊急措施來應對關稅的影響。
周末加班生產,蘋果緊急印度調貨600噸iPhone
有知情人士稱,蘋果在關稅生效前,緊急包機從印度空運了約600噸的iPhone手機,折合約150萬部,增加本土庫存以應對關稅增加帶來的成本以及價格危機。
蘋果在此前預定的關稅生效期前,緊急調貨,并游說印度機場當局,將南部泰米爾納德邦欽奈機場的通關時間從30個小時減少到6個小時。消息人士還表示,在印度制造業中心的機場里,模仿蘋果在中國機場的一些使用模式,建立了“綠色通道”。
有印度官員還透露,3月以來已經約有6架載重100噸的貨機起飛,其中一架是趕在原定的新關稅生效前起飛。
為了支持蘋果的調貨需求,印度iPhone工廠在近期通過加班至周日,將產量提升20%。目前富士康位于印度泰米爾納德邦金奈的工廠已經被證實近期正在將工作日延長至周日。
iPhone在美組裝,成本可能翻倍?
根據Counterpoint的數據,2024年在美國銷售的iPhone手機中,有80%產自中國大陸,印度占剩余20%的供應量。
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公司,蘋果的產品生產地,體現了美國制造業現狀。特朗普希望制造業回流美國,并以美國與各國的商品貿易順差數據來制定關稅措施,但實際上美國真正對外輸出的大頭是服務,這些無法體現在貿易順差數據上。
于是在今年2月,蘋果首席執行官與特朗普會面后不久,就宣布5000億美元投資美國本土的計劃。蘋果計劃在未來四年內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投資涵蓋與全美數千家供應商合作、員工就業培訓、蘋果AI基礎設施、數據中心、制造擴張等。
其中在制造方面,蘋果計劃與富士康合作,2026年之前在休斯敦建立一座AI服務器工廠,為蘋果AI數據中心提供服務器;另外還將開設制造學院,提供免費課程給中小制造企業,幫助他們優化制造流程和項目管理等能力。
在就業方面,蘋果計劃未來四年在美國本土招聘約2萬名員工,面向研發、芯片工程、軟件開發、AI等領域。
從當時的計劃來看,蘋果似乎沒有想過將iPhone制造引入美國本土,也可能當時還未知道關稅到底會有多大影響。不過更有可能的是,在美國本土制造iPhone,根本是虧本生意。
美國銀行的分析師團隊在本周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如果純粹計算美國制造iPhone帶來的人力成本上升,那么生產一部iPhone的成本可能會增加25%。
報告中提到,蘋果公司即使可以找到美國本土的勞動力進行組裝,但實際上用于制造iPhone的大部分零部件,都還需要在中國進行加工或組裝,再進口到美國,讓本土工廠進行最后一步的整機組裝。
假設蘋果公司進口這些零部件也需要支付對等關稅,那么在美國生產的iPhone成本將上升至90%甚至更多。
實際上,蘋果并不是沒有嘗試過將供應鏈轉移至美國。
早在1983年,喬布斯就曾在舊金山蘋果總部附近建設了一座麥金塔電腦工廠,當時喬布斯希望將日本的制造流程帶入美國。然而8年后,這座工廠就關閉了,當然一方面是個人電腦市場還未騰飛,另一方面就是所謂的“制造文化”缺失,包括基礎教育等。
1990年,蘋果為了生產NeXT個人工作站,再次建造了一座新工廠,但結果同樣是被迫關閉。
奧巴馬時期,蘋果在2013年與偉創力合作,將Mac Pro電腦的制造帶回美國,這也是蘋果目前為止唯一在美國進行組裝的產品。然而這更多像是“形象工程”,原本蘋果計劃在2019年將新款Mac Pro的制造轉移到中國,但隨后受到美國政府的干預,最終將產線留在得克薩斯州。此前有消息稱,為了留住美國組裝產線,Mac Pro相關的零部件獲得了關稅豁免。
因此,如果要想在美國本土進行iPhone組裝,至少還需要零部件的關稅豁免。
那么零部件關稅豁免后,按照美國銀行的測算,僅人力成本就會上升25%,而想要將完整的組裝產線落地美國,還需要大量設備、工人培訓、廠房、管理等資本投資,而這些坑,蘋果在印度已經經歷過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印度與美國未來談判沒有進展,那么對印度將征收26%的“互惠關稅”,這剛好與在美國生產帶來的人力成本上漲抵消。與此同時,還避免了組裝工廠的各種不確定性以及資本支出。
蘋果過去曾致力于降低供應鏈風險,將位于中國大陸的iPhone組裝產線轉至印度。根據最新的消息,目前蘋果代工廠富士康的計劃是,2025年在印度工廠生產2500萬部至3000萬被iPhone,相比2024年實現超過100%的增長,預計將會占到蘋果年度iPhone總產量的10%-15%(按照2024年iPhone產量2.23億部估算)。
2024年,富士康印度工廠組裝的iPhone數量僅1200萬部左右,僅占全年iPhone產量的5%。當然印度還有塔塔電子有部分產能,據稱綜合計算2024年印度制造iPhone占比已經達到14%。
印度的iPhone組裝從2017年開始到2024年,經歷了7年時間將生產占比從0提升至14%。那么如果在美國本土生產,提升至同樣的產能比例需要多少年?這就留給大家去想象了。
iPhone里的美國芯片
盡管4月10日特朗普發文表示對超過75個不采取報復措施的國家設定為期90天的關稅暫停期,其間只征收 10% 的對等關稅。但在更早前,蘋果公司已經采取了緊急措施來應對關稅的影響。
周末加班生產,蘋果緊急印度調貨600噸iPhone
有知情人士稱,蘋果在關稅生效前,緊急包機從印度空運了約600噸的iPhone手機,折合約150萬部,增加本土庫存以應對關稅增加帶來的成本以及價格危機。
蘋果在此前預定的關稅生效期前,緊急調貨,并游說印度機場當局,將南部泰米爾納德邦欽奈機場的通關時間從30個小時減少到6個小時。消息人士還表示,在印度制造業中心的機場里,模仿蘋果在中國機場的一些使用模式,建立了“綠色通道”。
有印度官員還透露,3月以來已經約有6架載重100噸的貨機起飛,其中一架是趕在原定的新關稅生效前起飛。
為了支持蘋果的調貨需求,印度iPhone工廠在近期通過加班至周日,將產量提升20%。目前富士康位于印度泰米爾納德邦金奈的工廠已經被證實近期正在將工作日延長至周日。
iPhone在美組裝,成本可能翻倍?
根據Counterpoint的數據,2024年在美國銷售的iPhone手機中,有80%產自中國大陸,印度占剩余20%的供應量。
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公司,蘋果的產品生產地,體現了美國制造業現狀。特朗普希望制造業回流美國,并以美國與各國的商品貿易順差數據來制定關稅措施,但實際上美國真正對外輸出的大頭是服務,這些無法體現在貿易順差數據上。
于是在今年2月,蘋果首席執行官與特朗普會面后不久,就宣布5000億美元投資美國本土的計劃。蘋果計劃在未來四年內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投資涵蓋與全美數千家供應商合作、員工就業培訓、蘋果AI基礎設施、數據中心、制造擴張等。
其中在制造方面,蘋果計劃與富士康合作,2026年之前在休斯敦建立一座AI服務器工廠,為蘋果AI數據中心提供服務器;另外還將開設制造學院,提供免費課程給中小制造企業,幫助他們優化制造流程和項目管理等能力。
在就業方面,蘋果計劃未來四年在美國本土招聘約2萬名員工,面向研發、芯片工程、軟件開發、AI等領域。
從當時的計劃來看,蘋果似乎沒有想過將iPhone制造引入美國本土,也可能當時還未知道關稅到底會有多大影響。不過更有可能的是,在美國本土制造iPhone,根本是虧本生意。
美國銀行的分析師團隊在本周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如果純粹計算美國制造iPhone帶來的人力成本上升,那么生產一部iPhone的成本可能會增加25%。
報告中提到,蘋果公司即使可以找到美國本土的勞動力進行組裝,但實際上用于制造iPhone的大部分零部件,都還需要在中國進行加工或組裝,再進口到美國,讓本土工廠進行最后一步的整機組裝。
假設蘋果公司進口這些零部件也需要支付對等關稅,那么在美國生產的iPhone成本將上升至90%甚至更多。
實際上,蘋果并不是沒有嘗試過將供應鏈轉移至美國。
早在1983年,喬布斯就曾在舊金山蘋果總部附近建設了一座麥金塔電腦工廠,當時喬布斯希望將日本的制造流程帶入美國。然而8年后,這座工廠就關閉了,當然一方面是個人電腦市場還未騰飛,另一方面就是所謂的“制造文化”缺失,包括基礎教育等。
1990年,蘋果為了生產NeXT個人工作站,再次建造了一座新工廠,但結果同樣是被迫關閉。
奧巴馬時期,蘋果在2013年與偉創力合作,將Mac Pro電腦的制造帶回美國,這也是蘋果目前為止唯一在美國進行組裝的產品。然而這更多像是“形象工程”,原本蘋果計劃在2019年將新款Mac Pro的制造轉移到中國,但隨后受到美國政府的干預,最終將產線留在得克薩斯州。此前有消息稱,為了留住美國組裝產線,Mac Pro相關的零部件獲得了關稅豁免。
因此,如果要想在美國本土進行iPhone組裝,至少還需要零部件的關稅豁免。
那么零部件關稅豁免后,按照美國銀行的測算,僅人力成本就會上升25%,而想要將完整的組裝產線落地美國,還需要大量設備、工人培訓、廠房、管理等資本投資,而這些坑,蘋果在印度已經經歷過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印度與美國未來談判沒有進展,那么對印度將征收26%的“互惠關稅”,這剛好與在美國生產帶來的人力成本上漲抵消。與此同時,還避免了組裝工廠的各種不確定性以及資本支出。
蘋果過去曾致力于降低供應鏈風險,將位于中國大陸的iPhone組裝產線轉至印度。根據最新的消息,目前蘋果代工廠富士康的計劃是,2025年在印度工廠生產2500萬部至3000萬被iPhone,相比2024年實現超過100%的增長,預計將會占到蘋果年度iPhone總產量的10%-15%(按照2024年iPhone產量2.23億部估算)。
2024年,富士康印度工廠組裝的iPhone數量僅1200萬部左右,僅占全年iPhone產量的5%。當然印度還有塔塔電子有部分產能,據稱綜合計算2024年印度制造iPhone占比已經達到14%。
印度的iPhone組裝從2017年開始到2024年,經歷了7年時間將生產占比從0提升至14%。那么如果在美國本土生產,提升至同樣的產能比例需要多少年?這就留給大家去想象了。
iPhone里的美國芯片

圖源:tovima.com
從多方拆解的報告中,可以看到大致的核心部件來源和成本分布。比如在iPhone 16Pro中的A18 Pro芯片價值90.85美元,由中國臺灣制造;屏幕組件、5G基帶(三星代工)由韓國制造,價值約65美元;電池、外殼來自中國,價值共25美元左右,另外根據TD Cowen的數據,加上線纜、連接件、組裝等成本,來自中國的價值超過160美元,占整機成本超過30%;來自日本的存儲芯片和攝像頭組件,價值達到147美元。
上面的數據是根據產地來統計的,實際上iPhone中來自美國公司的芯片比例也不少。我們從芯片的角度去看,根據ifixit的拆解,iPhone 16 Pro在射頻方面用到高通的電源管理芯片、射頻收發器,博通和Skyworks、Qorvo的前端模塊、ADI的ADC芯片、TI的LED驅動;主板上有蘋果自研的A18 Pro處理器和PMIC、美光的 LPDDR5X 內存、TI的PMIC、Cirrus Logic 音頻放大器和音頻解碼器等。
其中ADI、TI、Skyworks、美光、Qorvo、博通均在美國擁有自有工廠。
小結:
制造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很多時候人們會簡單地認為制造業轉移取決于勞動力成本。蘋果CEO庫克早在2017年就已經提到,制造業并沒有想象中簡單,庫克表示像蘋果這樣的公司依賴于中國這樣的國家,不是因為廉價勞動力,而是員工的技能數量、技能類型和質量。
喬布斯更是在2010年的時候就堅定地認為,美國缺乏蘋果公司所需要的大量訓練有素的員工,iPhone的產線不會回到美國。
不過,在2025年4月的當下,我們已經見證了無數“歷史”,過去無法想象的事件隨時都可能發生,世界從未像今天這樣充滿不確定性。關稅戰會走向何方?蘋果這樣的巨型跨國公司會受到哪些影響?我們還會持續關注。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iPhone
+關注
關注
28文章
13498瀏覽量
204322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518瀏覽量
202328 -
國產
+關注
關注
0文章
381瀏覽量
2023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蘋果AI中國戰局大逆轉!百度出局,阿里上位
合作開發的 AI 功能已提交給監管機構審批,一旦獲批,將正式搭載在中國區的 iPhone 設備上。 ? 知情人士透露,自 2023 年起,蘋果公司便開始測試來自中國開發者的不同 AI 模型,起初與百度公司接觸頻繁。然而,百
在美國關稅125%的重壓下,國產化替代該如何助力國內企業突圍?
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中美貿易關系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特別是在美國對華加征高達125%的關稅后,許多依賴進口的企業面臨著巨大的成本壓力。在這種背景下,“國產化替代”成為了企業降低成本

今日看點丨消息稱惠普、戴爾、宏碁、華碩和聯想等大廠暫停對美出貨;國產智駕方案商縱目科技申請破產審
1. 蘇州辟謠果鏈立訊精密考慮在美建廠:沒有相關計劃 ? 4月10日消息,美國關稅政策已經引發了各行各業的震蕩,蘋果作為電子消費品巨頭,iPhone等產品幾乎全部都是中國和印度生產,讓
發表于 04-11 10:46
?904次閱讀
TikTok重新上架蘋果美國區AppStore
公司根據美國司法部長Pam Bondi的相關指示所做出的決定有關。此前,由于一系列復雜的原因,TikTok在蘋果美國區AppStore中一度下架,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 現在,用戶已經
印尼望與蘋果達成投資協議,或解除iPhone 16銷售禁令
印尼政府近期有望與蘋果公司就一項重大投資計劃達成協議,此舉或將成為解除對iPhone 16銷售禁令的關鍵。印尼方面表示,“希望一兩周內這個問題能得到解決”。 據悉,蘋果曾計劃在印尼巴淡
印尼要求蘋果提升國產化率
iPhone 16所需的國產化率認證書。 面對這一情況,阿古斯部長強調,印尼政府愿意與蘋果公司展開積極協商,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而非立即采取制裁措施。這一表態顯示出印尼政府對蘋果
蘋果最新消息:蘋果補繳近110億歐元欠稅 蘋果春季“廉價版”iPhone新機將量產
給大家帶來兩個蘋果公司的新消息: 蘋果補繳近110億歐元欠稅? 在愛爾蘭;蘋果公司持續八年時間的稅務訴訟畫下句號,蘋果補繳近110億歐元欠稅
蘋果商城中國市場規模已翻倍
蘋果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數據顯示,蘋果商城(App Store)在中國市場的規模已經實現了翻倍增長。數據顯示,從2019年至2023年,App Store生態系統在中國促成的開發者營業額和銷售額從1.65萬億元增長至3.76萬億元
蘋果iPhone 17將首發搭載自研Wi-Fi 7芯片
11月1日,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透露,預計蘋果將在明年推出的iPhone 17系列中,至少有一款機型將搭載其自主研發的Wi-Fi 7芯片。
目前,蘋果旗下的幾乎所有
如何分析美國站群服務器的成本效益?
美國站群服務器的成本效益分析是一個復雜但至關重要的過程,它涉及到多個方面的考量。主機推薦小編為您推薦美國站群服務器成本效益的詳細分析。
一年兩度減員,思科迎來轉型陣痛期
一年兩度裁員,涉及超萬人。網絡業務巨頭思科為何作出如此大手筆裁員?對于行業又能帶來什么啟示? 繼英特爾之后,大洋彼岸的另一家IT巨頭思科,也爆出了裁員計劃。 彭博社消息指出,思科將進行今年的第二次

科達利擬首次在美國建廠 擬投資總額不超4900萬美元
科達利擬首次在美國建廠 擬投資總額不超4900萬美元 昨晚科達利發布公告稱,要在美國建廠;科達利擬與全資子公司科達利匈牙利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在美國投資設立科達利美國有限責任公司并投資
蘋果計劃在2025年推出更薄iPhone
蘋果正致力于研發一款全新設計的超薄iPhone,預計最早將于2025年亮相。這款新型iPhone可能與備受期待的iPhone 17同步發布,進一步豐富
蘋果折疊屏iPhone新專利獲批
近日,蘋果公司在美國商標和專利局(USPTO)獲得了一項關于折疊屏iPhone的新專利,其獨特之處在于創新的鉸鏈設計,使得設備能夠實現向內和向外的雙向折疊。這一技術的突破為未來的移動設備市場帶來了無限可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