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允恒 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一、政策背景與技術需求
近年來,國家“雙碳”目標及《“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明確提出,需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協同發展。政策要求包括:
新能源消納:提升分布式光伏、儲能滲透率,減少棄光棄電(《關于推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的指導意見》);
需求側響應:通過虛擬電廠、峰谷價差機制優化負荷管理(《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
安全可靠:強化防逆流、孤島保護能力,保障電網穩定(GB/T 36547-2018標準);
經濟性提升:支持儲能峰谷套利、動態擴容,降低用戶用能成本。
安科瑞EMS 3.0平臺正是基于上述政策需求研發,通過技術集成與場景適配,為工商業用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二、EMS 3.0技術架構與核心功能
1.分層技術體系
1.1感知層:
部署多功能電表(APM系列)、防逆流裝置(AMSSE-IS)、溫度傳感器等終端設備,實時采集光伏發電量、儲能SOC、充電樁負荷等全維度數據。
1.2通訊層:
支持Modbus、IEC 104、OPC UA等多協議兼容,實現光伏逆變器、儲能PCS、充電樁及第三方設備的異構數據統一接入。
1.3平臺層:
動態優化算法:基于MPPT(最大功率點跟蹤)算法提升光伏發電效率,結合VF(電壓頻率)模式實現離網穩定運行;
策略控制引擎:采用混合整數規劃模型,制定儲能充放電策略(如峰谷套利、需量控制),單次優化響應時間≤1秒;
安全防護機制:通過剛性防逆流裝置與柔性調節系統協同,限制反向功率至電網側閾值(如≤5%額定容量)。
1.4應用層:
提供多終端可視化界面(大屏/PC/APP),支持碳排統計、虛擬電廠資源聚合、運維工單管理等場景化功能。
2.核心技術創新
2.1光儲充協同控制:
并網模式下,儲能PCS與光伏逆變器聯動,優先消納綠電,冗余電量存儲或參與需求響應;
離網模式下,儲能切換為VF模式,支撐關鍵負荷供電,光伏降功率運行避免過載。
2.2智能運維模塊:
設備異常診斷:通過邊緣計算網關(ANet-ESCU)實時分析電流諧波、溫度異常等數據,故障定位精度≥95%;
預測性維護:基于歷史數據生成設備健康度報告,提前預警電池容量衰減、絕緣故障等風險。
2.3虛擬電廠接入:
通過協調控制器(Acrel-2000MG)聚合多站點資源,以單一虛擬子站形式接入電網調度系統,支持調頻、調峰等輔助服務。
三、典型應用場景與效益分析
1.工業園區
場景痛點:電費成本高、變壓器容量不足、碳排放考核壓力。
解決方案:
部署光伏+儲能系統,通過EMS 3.0實現“自發自用+余電存儲”,日間光伏消納率提升至90%以上;
儲能執行“兩充兩放”策略(谷電充電、峰電放電),年節省電費約15%-30%;
防逆流控制確保并網合規,避免罰款風險。
案例:某新材料公司光儲充一體化項目,年減碳量達1200噸,投資回收期≤5年。
2.商業綜合體
場景痛點:充電樁無序用電沖擊電網、用能效率低。
解決方案:
充電樁群接入EMS 3.0,執行“有序充電”策略,優先利用光伏供電,降低峰時購電成本;
結合負荷預測動態調整充電功率,配電容量需求減少20%。
3.交通樞紐
場景痛點:應急供電可靠性要求高、新能源消納能力弱。
解決方案:
光儲充系統支持離網運行模式,保障關鍵設備(如航站樓、信號系統)不間斷供電;
儲能參與電網需求響應,年收益增加10%-20%。
四、結論
安科瑞EMS 3.0平臺以政策為導向,通過技術深度耦合與場景化設計,實現了光儲充系統的高效協同與價值挖掘。其核心優勢在于:
安全合規:剛性保護與柔性調節雙重機制,滿足電網并網標準;
經濟高效:算法驅動下的儲能策略優化,顯著提升用戶收益;
智能擴展:開放式架構支持多設備接入,適配未來能源生態演進。
在“雙碳”目標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背景下,EMS 3.0將成為工商業用戶實現綠色轉型的核心工具。
審核編輯 黃宇
-
電網
+關注
關注
13文章
2255瀏覽量
60415 -
EMS
+關注
關注
2文章
386瀏覽量
3934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電網“零容忍”余電?看ACCU-100如何“柔性調節”光儲,穩賺峰谷差價!

工業園區用電管理混亂、損耗高?安科瑞 Acrel3000電能管理系統幫你解決用電過程中的“疑難雜癥”

工業園區電網智能化監測終端:賦能產業升級的“數字神經元”

工業園區變壓器局放監測設備

工業園區開關柜局部放電監測:守護電力安全的“隱形盾牌”

工業園區高壓開關柜局放在線監測-工業園區正常運轉的基石

工業園區源網荷儲一體化系統案例之某制肉第一工業園區

零碳工業園區實現微電網能源管理綜合化解決方案
工業園區光伏儲能智能監控管理系統方案
智慧消防監管平臺:工業園區安全的新守護者
工業園區污水監測信息化管理系統方案
智慧工業園區建設中的數據安全問題
智慧工業園區建設與可持續發展
智慧工業園區建設的關鍵技術
工業園區部署人員定位系統的好處和注意事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