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中國IC創新高峰論壇
近日,由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等主辦的第十五屆松山湖中國IC創新高峰論壇成功舉辦,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中國IC新品集中發布平臺之一,本屆論壇以“面向‘具身智慧機器人’的創新IC新品推介”為主題,愛芯元智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劉建偉受邀出席,不僅帶來最新算力產品AX8850,也對當下邊緣計算需求對具身智能發展的推動給出了深層思考。
邊緣算力正成為推動具身智能普惠化的
核心驅動力
毫無疑問,大模型的快速發展讓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自動化交互成為可能,背后則是AI對社會生產生活變革的一次深刻推動。技術的成熟也進一步降低了算力的成本。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在使用AI時,考慮的就是以更低成本的算力獲得更高質量的服務響應,這就對算力的經濟性、環保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劉建偉在演講中深度解析了AI技術從概念到生產力革命的演進路徑,以及邊緣算力如何成為推動具身智能普惠化的核心驅動力。他表示,AI是一種全新的程序范式,其編程方式正在從規則驅動向數據驅動進化,且計算方式以高維度的tensor為主。這一背景下,相較于GPU推理在數據搬運中造成的能量損耗,NPU能夠更加精準地將算力所產生的能耗用于數據的計算,這也使其成為成本更低、更符合AI發展的經濟性需求,這同樣也是愛芯通元NPU堅持不斷迭代的初衷。
AI基礎設施的普及,本質是成本驅動的效率革命。劉建偉以算力經濟性為例,指出用戶需衡量“1元投入能換取多少AI性能”(如圖像處理幀率、Token生成量)。基于愛芯通元NPU研發的專用AI處理器,正是通過“算子指令集+數據流微架構”設計,將其能效比提升至傳統GPU的10倍,使AI計算成本降至工業級可接受范圍。
在談及具身智能的發展場景時,劉建偉表示,具身智能與輔助駕駛一脈相承,都是邊緣計算的“感知+決策+執行”,且技術成本能夠更好地分攤。這也使具身智能可以更快速,更低成本地落地在制造業、服務業等一些商業化的場景中。
為高能效比而來
愛芯通元AX8850讓具身智能觸手可及
把智能基建的價格“打下來”成為所有算力芯片企業的核心目標之一,而要實現高智價比的智能計算體系,必須構建基于算子的指令集架構,這是形成底層微架構設計空間的基礎。論壇上,劉建偉帶來了愛芯元智最新的邊緣智能芯片產品愛芯通元AX8850。芯片集成了八核A55 CPU,24TOPs@INT8高算力的NPU,支持H.264/265編解碼、64bit LPDDR4x、eMMC v5.1/ SPI Flash、2路Ethernet、1路USB3.0、2路USB2.0、2路HDMI輸出,可幫助用戶在消費類電子產品智能化升級等領域的邊緣計算發揮更大的價值。
據劉建偉介紹,AX8850有兩大核心優點,一是具有完備的算子指令集,能夠滿足AI算法的不斷演進需求;二是采用了高性能異構多核架構以及可編程數據流微架構。其中,高效能張量核針對Tensor計算優化,并有效結合向量核全面優化Transformer和BEV算法,支持靈活編程,輔以SDMA和異構多核硬件協同,豐富的CV算子做前后處理,全面提升感知性能。而集成多種計算核的異構多核架構,通過硬件調度優化數據依賴性,減少能耗浪費。在工具鏈方面,公司歷經多年量產打磨的軟件棧支持快速模型部署,開發者無需從零適配,大幅降低開發門檻。
在具體使用場景中,AX8850的環境感知功能可實時執行語義分割、視頻連續分析等;同時,基于“圖生文”技術的多模態交互能力,也顯著提升了人機交互的自然性與智能化水平。此外,多傳感器融合技術也以低成本方案彌補了純視覺感知的局限性,這些都讓服務機器人、輔助駕駛等高精度場景的應用更加有的放矢。
靈活的場景適配,高隱私性,讓邊緣計算更好地支撐具身智能的落地需求。愛芯通元系列NPU在邊緣計算領域具有能效比高、易用性強和生態豐富等優勢。能夠讓包括機器人在內的邊緣設備更好地感知環境,與環境進行更高效的交互。這正是愛芯元智對公司使命的不斷踐行——讓覆蓋千行百業的“普惠AI”成為可能。
-
IC
+關注
關注
36文章
6076瀏覽量
178145 -
邊緣智能
+關注
關注
1文章
81瀏覽量
7877 -
愛芯元智
+關注
關注
1文章
98瀏覽量
5031
原文標題:松山湖中國IC創新高峰論壇召開,愛芯元智發布邊緣智能芯片AX8850
文章出處:【微信號:愛芯元智AXERA,微信公眾號:愛芯元智AXERA】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愛芯元智閃耀2025上海車展 | 發布全球化戰略及M57芯片,攜手伙伴共啟新時代

聯發科、瑞芯微推陳出新,芯片新品助力邊緣AI能力強勢進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