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共模電流:電機引線加共模濾波器;減小電機引線與設備框架間接地環路面積。
降輻射與傳導噪聲:電機端子間加100pF - 100nF陶瓷去耦電容;PWM控制選電容考慮諧振頻率遠離PWM頻率;用時源芯微TSI集成濾波器。
機殼接地:電機機殼接地可微小改進EMC,不能替代元器件EMI抑制。
優化PCB設計:最大化PCB接地面積降接地電感;組件按功能分組,信號走線在規定區域。
合理排PCB層:多層PCB層排列影響EMC,如4層PCB應交替接地層與信號層。
添加去耦電容:IC附近加去耦電容,減少開關噪聲傳播并引至地面。
避免串擾:避免90°走線,防止特性阻抗變化;相鄰/平行走線間距大于等于3倍走線寬度。
優化開關電源設計:選合適MOSFET參數、增柵極電阻和外部電容等,降dv/dt和di/dt,改善EMI。
采用濾波與屏蔽技術:電源輸入電路增EMC濾波器節數并調參;變壓器磁屏蔽。
合理布局與傳輸信號:干擾電路用雙線傳輸,導線長四分之一波長考慮阻抗匹配;減小高頻電流回路面積。
審核編輯 黃宇
-
emc
+關注
關注
170文章
4094瀏覽量
18576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時源芯微 大電源EMC設計的挑戰
EMI(干擾)和EMS(抗擾)基礎知識與整改流程
時源芯微EMC前車燈案例
解析電壓暫降和短時中斷抗擾度試驗

案例:小電容解決困擾多時的輻射抗擾度問題

EMC問題解決實戰教學5——EFT抗擾度問題解決!

EMC問題解決實戰教學4——CS抗擾度問題解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