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科瑞劉鴻鵬
摘要
隨著智慧城市與綠色建筑的發展,智能照明系統作為智能配電和節能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大型公共建筑中。本文基于安科瑞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結合其在校園、軌道交通與數據中心等典型場景中的應用實踐,分析其在集中控制、節能管理、系統聯動和運維效率方面的優勢,為公共建筑智能化照明系統的設計與應用提供參考。
1. 引言
照明系統是建筑電氣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能耗在公共建筑中占據較高比例。傳統照明方式存在管理分散、調節手段單一、能源浪費嚴重等問題。智能照明系統則通過傳感器技術、通信協議和智能控制策略,實現對建筑照明的集中管理、自動調節和數據分析,助力建筑實現綠色、智慧運行。
2. 傳統照明的弊端
傳統照明系統(即手動開關控制、定時開關、無智能調控的照明系統)在現代建筑環境中存在諸多弊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 能源浪費嚴重
無人照明:走廊、辦公室、樓梯間等區域常常燈長時間處于開啟狀態,即使無人也不會自動關閉。
無調光功能:傳統系統無法根據自然光變化調節亮度,全天恒定照度導致過度用電。
區域控制粗放:一組燈具通常通過一個總開關統一控制,難以做到精細分區和按需照明。
2.2 管理效率低
全靠人工控制:需要工作人員定時手動開關,易出現忘關、誤開等現象。
難以集中監控:傳統系統無法實現對多個樓層、多個區域的統一管理和遠程操控。
故障不易發現:燈具、線路或開關損壞后,缺乏報警機制,需人工巡查發現。
2.3 缺乏數據支持
無能耗統計功能:不能記錄或分析電能使用數據,無法找出高能耗區域。
無法追蹤照明使用習慣:不能提供使用時間、頻率等數據,不利于優化照明策略。
2.4 用戶體驗差
照度不舒適:不能根據空間、時間或場景自動調節亮度與色溫,容易造成視覺疲勞。
無法場景聯動:無法實現會議、上課、展示、休息等不同照明場景的快速切換。
2.5升級擴展困難
布線復雜、改造成本高:傳統照明依賴強電布線,后期想要增加功能或改動控制方式需重新布線。
不支持與其他系統聯動:難以與安防、樓宇管理系統(BAS)、能效平臺等協同工作,缺乏系統集成能力。
傳統照明系統的核心問題在于“盲控、粗放、無反饋”,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公共建筑對節能、安全、智能化的管理需求。
3. 智能照明系統
系統結構
安科瑞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由系統軟件、輸入設備、輸出設備和輔助模塊組成:
系統軟件:設于中控室,是系統的“中樞大腦”,負責數據采集、策略制定和集中管理;
輸入設備:包括人體傳感器、光照度傳感器、智能面板等,采集現場狀態信息;
輸出設備:主要為開關驅動器與調光驅動器,實現照明的開關和亮度調節;
輔助模塊:如無線網關、IP協議轉換器、電源模塊等,用于通信組網與供電保障。
該系統支持多種控制方式,包括定時控制、自動感應控制、手動遠程控制、調光控制和場景聯動控制。其支持主流通信協議如Modbus、DALI、KNX、MQTT,并可與第三方BAS、ISCS或EMS系統無縫集成。
3.1 系統功能
3.2 系統特點
使用頻度高:智能照明系統每天都必須使用的。
故障容忍度低:任何一棟建筑,當照明發生故障時,用戶都會立刻投訴需要盡快修復。
分布廣泛: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的相關產品遍布于建筑的各個角落
邏輯復雜:按鍵控制哪些回路,傳感器控制哪些回路,延時多久……
3.3 系統優勢
節能降耗顯著
通過定時、感應、調光等多策略協同控制,可大幅降低照明電能消耗,避免無人空間照明浪費,支持企業實現節能減排目標。
提升運維效率
系統具備日志記錄與故障報警功能,運維人員可遠程查看運行狀態與能耗數據,鎖定異常區域,實現預測性維護,降低維護成本。
靈活的系統部署
支持有線與無線混合組網,適用于新建與改造項目。單個網關可管理多個回路,適應大規模照明部署需求,減少施工量與布線成本。
良好的兼容性與擴展性
系統可與物聯網平臺、能效管理平臺集成,支持DALI、KNX、Modbus、MQTT等多種協議,為建筑后期擴展如光伏接入、儲能調度等提供數據基礎。
4. 應用場景
4.1校園照明
智能照明系統可應用于教室、走廊、圖書館、食堂等不同區域,實現基于人流與光照的自適應照明控制,提升學習環境舒適度同時大幅節能。系統支持與“智慧校園”平臺對接,符合《GB500342024》《T/SILA0072022》等行業標準。典型案例如四川文理學院,采用無線網關和多點傳感部署,有效解決了施工復雜、布線困難等問題。
4.2軌道交通照明
在軌交車站與隧道照明中,智能照明系統通過與BAS或ISCS平臺聯動,實現對站臺、候車廳、通道、設備間的分區控制和節能運行。支持DALI調光協議,實現照度分級與節能控制。南京地鐵9號線項目正是該系統典型應用,具備多協議兼容、數據上報及私有接口對接能力。
4.3數據中心照明
數據中心照明需同時滿足運行安全、人員維護與能耗控制等多重需求。通過人感與照度傳感器,實現“人來燈亮、人走燈滅”,避免空載照明。系統滿足《GB501742017》《建筑照明設計標準》等標準,典型案例如中南數據,采用側裝微波與紅外傳感器,提高空間利用效率與控制靈活性。
結語
隨著“雙碳”目標推進和智慧建筑發展,智能照明系統將在醫院、機場、商場、寫字樓等更多公共建筑中推廣應用。系統不僅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更是構建綠色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
安科瑞智能照明系統憑借其成熟的控制架構、豐富的產品系列和廣泛的行業適配能力,已在多種大型公共建筑中取得良好應用效果。它不僅提升了照明控制的智能化水平,也為公共建筑的綠色節能與智能運維提供了有力支撐,是現代建筑配電系統智能升級的關鍵技術之一。
未來,智能照明系統將與AI算法、建筑信息模型(BIM)和數字孿生技術深度融合,形成更加智能的建筑照明控制體系,推動照明管理向智能化、自動化、平臺化升級。
審核編輯 黃宇
-
照明系統
+關注
關注
3文章
423瀏覽量
33329 -
智能化
+關注
關注
15文章
5084瀏覽量
56867 -
智慧城市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332瀏覽量
9914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智能照明系統重塑建筑空間新生態
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統的核心特點與發展趨勢
引領照明行業走向智能化與專業化,中國照明學會聯合易來舉辦二級照明設計師培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