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正以更輕量化、更貼近生活的姿態融入兒童玩具領域,而支撐這一變革的核心在于芯片技術的持續突破。從語音互動玩偶到編程教育機器人,AI玩具不再局限于簡單的指令響應,而是朝著“類人化”交互與場景化學習的方向演進。
在這一過程中,芯片廠商針對兒童場景的特殊需求——如低功耗、隱私保護、多模態感知等——推出了專用解決方案,為智能玩具的創新提供了底層動力。
海外企業中,例如Nordic推出的nRF7002支持Wi-Fi 6與藍牙雙協議,集成目標喚醒時間(TWT)功能,待機功耗極低,實測延遲<100ms,適配AR/VR設備及高端AI玩具。
還有如ST的雙核 STM32H747 MCU芯片被用于Arduino公司的Portenta H7中,而該產品則作為智能玩具車“RoboRacer”的主微控制器和視覺處理相機系統。
而國產芯片廠商地平線研發的旭日3系列則另辟蹊徑,該芯片集成了地平線先進的伯努利2.0架構引擎(BPU?),具備5TOPS算力,能為多維度實時交互提供算力支撐。可以實現在國產書法教學機器人中,該芯片同步處理著機械臂的力度反饋、攝像頭捕捉的筆畫軌跡以及麥克風接收的語音指導,這種多維度的實時交互讓傳統玩具難以企及。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芯片不約而同地強化了邊緣計算能力,例如瑞芯微RK1808通過開源工具鏈降低開發門檻,使得中小玩具廠商也能快速部署自定義的AI模型。
技術迭代的背后,是行業對下一代智能玩具的重新定義。過去受限于芯片性能,大多數AI玩具只能實現單向的問答或預設程序響應,而如今隨著專用NPU與傳感器融合技術的成熟,玩具開始具備“感知-思考-反饋”的完整能力鏈。
索尼升級版的AIBO機器狗便是個中典范:當內置的多模態傳感器檢測到兒童情緒低落時,情感計算模塊會驅動機器狗主動貼近主人并發出安慰的嗚咽聲,這種動態的情感交互正在模糊玩具與伴侶的界限。
而在教育領域,優必選科技推出的書法機器人通過地平線芯片的視覺識別能力,能精確判斷握筆角度偏差并在0.1秒內通過機械臂進行姿態矯正,將AI指導的實時性提升到新高度。
更深遠的影響在于開發門檻的降低——英飛凌推出的PSoC 6系列通過集成電容觸控與AI加速器,讓原本需要數十人團隊開發的功能,現在小型工作室也能快速實現,這或許將催生更多創新型玩具企業。
小結
站在行業視角,AI玩具芯片的演進路徑已清晰可見:一方面通過制程優化與架構創新持續壓低功耗,另一方面借助端側智能提升安全性與響應速度。未來隨著RISC-V開源架構的普及,以及聯邦學習等隱私計算技術的下沉,我們或許會看到更具個性化和自適應能力的玩具——它們不僅能理解兒童的即時需求,還能在本地持續學習并進化交互模式,而這一切都無需以犧牲隱私為代價。當技術的光芒照進童趣世界,智能玩具正悄然書寫著人與機器共存的新敘事。
-
智能玩具
+關注
關注
0文章
23瀏覽量
845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藍牙6.0,厘米級定位+超低功耗,你的設備該升級了!

移遠通信推出AI智能玩具解決方案
AI大模型賦能!移遠通信打造具有“超能力”的AI智能玩具解決方案

AI大模型賦能!移遠通信打造具有“超能力”的AI智能玩具解決方案

霍爾開關在電子智能玩具狗上的應用

24芯M16插頭在下一代技術中的潛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