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壓計作為監測水利工程滲透壓力的核心儀器,其測量數據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工程安全評估的可靠性。其中基準值的科學選取是確保監測有效性的關鍵環節。
一、基準值選取的核心原則
基準值是滲壓計測量值的相對基準點,其選取需滿足以下技術要求:
環境穩定性:應在外水荷載相對穩定、溫度恒定的工況下進行
數據有效性:連續三次讀數需保持一致性(誤差≤0.5%F.S)
時效控制:混凝土內安裝需待水化熱消散后進行
重復驗證:需通過兩次獨立操作確認基準值穩定性
二、基準值選取的具體操作流程
(一)混凝土結構中的安裝基準
待混凝土水化熱完全消散(一般需28天養護期)
連續監測72小時環境參數,確認溫度波動≤±1℃
選取連續3次讀數(間隔≥2小時),計算算術平均值
重復測量兩次驗證數據穩定性
(二)測壓管中的安裝基準
浸水預處理:將滲壓計完全浸入測壓管水中≥2小時
定位校準:
將傳感器提升至水面接觸臨界點(傳感器底部剛出水面)
穩定30分鐘后連續讀取3組數據
誤差控制:三次讀數偏差需≤0.5%滿量程值(F.S)
重復驗證:兩次獨立操作結果需保持一致性
三、現場比測驗證標準
根據《GB/T22385-2008》7.3.2.2條款要求,需通過雙儀器比對驗證基準值準確性:
設備配置:
主測儀器:待校準滲壓計
校測儀器:DCK-110型平尺水位計
操作流程:
記錄滲壓計電纜長度(投放點至管口)
將滲壓計讀數換算為毫米汞柱單位
計算管口水位距離:電纜長度 - 水位測值
同步使用平尺水位計測量實際水位距離
驗收標準:
雙系統測量誤差應≤0.5%F.S
若超差需重新校準基準值
四、誤差控制關鍵技術要點
溫度補償:基準值選取需排除溫度梯度影響,建議在日均溫度波動最小時段操作
機械干擾控制:測壓管操作時避免電纜擺動引起的測量誤差
數據修正:需按儀器說明書進行大氣壓補償計算
長期穩定性:基準值選定后應建立檔案,定期復核(建議每季度驗證)
五、技術規范依據
所有操作需嚴格遵循:
《GB/T22385-2008大壩安全監測系統驗收規范》
《SL551-2012水利水電工程滲流監測規范》
儀器生產商提供的技術參數說明書
科學選取滲壓計基準值是確保監測數據有效性的基礎。通過規范化的操作流程、嚴格的環境控制以及雙系統驗證機制,可有效將基準值誤差控制在0.5%F.S以內,為水利工程的安全運行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建議工程單位建立基準值管理臺賬,定期進行儀器復檢,確保監測系統長期穩定運行。
-
測量
+關注
關注
10文章
5231瀏覽量
113350 -
儀器
+關注
關注
1文章
3931瀏覽量
5089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滲壓計與水位計的區別

滲壓計和水位計之間有什么區別?

峟思:什么是滲壓計,使用滲壓計能做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