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是典型的人才密集、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產業,也是國際競爭最開放、最激烈的一個行業。2014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的發布,為行業的發展描繪了明確的目標,集成電路產業大基金的成立,則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急需的資金支持。到2020年,全球將有62條集成電路生產線建成投產,其中26條在中國。
然而,在無錫市半導體行業協會秘書長黃安君看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雖有了一定的基礎和規模,但整體實力與美國、歐洲和日韓等比較,仍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裝備和材料,關鍵的幾乎100%依賴進口,且短時間內無法自主。目前,我國整體水平還處于第三方陣。可以說,任重道遠。
問題到底在哪?
集成電路設計業處于集成電路產業鏈的最前端,也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鏈上最薄弱的環節。我國集成電路連續5年進口額超過2000億美元,特別是CPU/DSP、存儲器、FPGA和高端AD/DA等大宗核心產品依然嚴重依賴進口。
黃安君認為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雖然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起步較早,國家也一直高度重視,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長期技術封鎖禁運,加之過去對產業發展的規律認識不足,致使產業整體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至今處于“追趕”的困境之中;國內集成電路專業人才嚴重不足,加之培養周期較長,造成企業招人十分困難,成為制約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關鍵瓶頸。
黃安君還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近年來,在國家相關政策的鼓勵下,地方政府在產業結構調整中,有的地方不管是否有條件有基礎,“盲目”把集成電路作為重點發展產業,重復布局建設,也使國家有限的資源未能有效的集中。
有業內人士提醒說,“就集成電路產業中的封裝測試行業來說,這是一個重資產行業。投資要認真考慮市場、成本控制、產品競爭力、工藝技術、專利等多因素。不然錢‘砸’了下去,買回了一大堆設備,最后做不出來產品,或者產品沒有銷路,最終‘苦酒’不得不自己‘喝’。
2017年,無錫全年集成電路實現產值892.7億元,同比增長11%,模擬芯片生產規模位居全國第一,企業總量全國第一,產值在江蘇占到50%以上。
在無錫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黃欽眼里,集成電路不是一個簡單的加工業,需要有高層次的創新人才、強大的資本和良好的產業配套基礎。無錫之所以能夠把集成電路產業做起來,不斷做強做大,關鍵是在于由于“908”工程的落地實施,集成電路與相關配套產業在無錫快速得到發展,形成從集成電路設計業、制造業、封裝測試業、配套設備與材料業等多個領域,打造出了集成電路的先發優勢。
受到我國集成電路新一輪大布局的影響,該行業人才爭奪處于“白熱化”狀態。目前,該從事集成電路設計的高層次人才,企業常常付出百萬年薪也難覓得。
中科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梅濱說,“集成電路是高投入、高融合的產業,也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產業。按照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達到一萬億元產值來算,至少需要70萬名相關人才,但現在不到30萬人,缺口超過40萬人。其中,僅無錫就需新增3萬名集成電路產業人才。”
業內人士呼吁,“集成電路領域的核心技術、關鍵裝備與材料,是我國參與國際競爭的‘短腿’,而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嚴重缺乏,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集成電路實現趕超的關鍵問題。 該如何破解?
黃安君說,“集成電路產業人才,不是一般的普通人才,它橫跨40多個學科。目前,高校在人才培養上,部分專業脫離產業實際,致使與企業需求‘不對口’,特別是高校缺乏實戰化的平臺和產品進行操練,很多學生畢業后需要“回爐再造”。這個問題需要政府、高校、企業和社會一起盡快解決。
黃欽說,科技人才是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誰擁有人才,誰就能占據集成電路產業“金字塔”的頂端。今年起,無錫將通過深入開展產學研融合,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等,來解決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培養上的不足,消除人才供求的短缺和“不對口”的“苦惱”,為我國高速發展的集成電路產業,培育和儲備更多“適銷對路”的高質量人才。
北京化工大學黨委書記王芳認為,目前,中美博弈到了關鍵時刻,尤其是美國商務部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產品,令相關領域企業倍感擔憂。事實證明,核心技術買不來,只有靠自己,中國特色的產學研道路才能將打破壟斷、掌握核心技術做成功。如該校承擔主導的國家重點研發與產業化“微電子加工用高端超純化學品”項目,能夠快速在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與量產,就是一個成功的范例。
“這個領域的核心技術、關鍵裝備與材料,同樣長期受到歐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壟斷與封鎖。黑色光阻材料是LCD制造中的關鍵材料,目前,國際上主要生產企業是日本TOK、新日鐵化學和三菱化學,占據全球市場95%份額。盡管目前在宜興建成的國內首條黑色光阻示范生產線,年產僅1000噸。但已開始替代進口材料,這為我國微電子及相關產業走出依賴‘困境’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北京化工大學理學院院長聶俊說。
無錫市副市長高亞光認為,鑒于集成電路核心產品的設計和研發難度較大,需要大力度長周期的持續投入,要改變目前多部門碎片化的支持方式,從國家層面確定一批擬重點突破的核心產品,在公平擇優的基礎上,每個產品集中力量支持1—2家重點企業(或企業聯盟),加大支持力度,持續跟蹤支持,以激勵企業緊盯目標,持續攻關,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早日突破。
同時,國家抓住新一輪國內各地紛紛建線的高潮,加大對國產設備和材料的扶持,建立設備材料研制與生產制造用研結合的協同機制,同時減免關鍵零部件的進口關稅,以增強國產設備和材料的市場競爭力。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7文章
11656瀏覽量
364108 -
存儲器
+關注
關注
38文章
7538瀏覽量
164561 -
核心技術
+關注
關注
4文章
625瀏覽量
19707
原文標題:中美博弈到了關鍵時刻,中國集成電路怎么辦?
文章出處:【微信號:ic-china,微信公眾號:ICExpo】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