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云棲大會·南京峰會上,阿里云副總裁李津表示:“中國只有兩種云,一種是拿來主義的云,一種是自主可控的飛天云。自主可控才能走得更遠。”
自主可控的云才能走得更遠
目前,中國云計算呈現出兩種發展路徑:一種是從底層操作系統開始自主研發,比如阿里云的飛天;一種是基于OpenStack等第三方軟件搭建,比如騰訊云和華為云。但最近的中美爭端向所有企業敲響警鐘,扼住企業長遠發展的正是底層技術是否自主可控。
飛天是由阿里云自主研發、服務全球的超大規模通用計算操作系統,可以將遍布全球的百萬級服務器連成一臺超級計算機。2008年10月24日,第一位員工入職阿里云飛天團隊,隨后在2009年2月,飛天寫下了第一行代碼。
從2009年誕生的第一天起,飛天就希望解決人類計算的規模、效率和安全問題。阿里云認為,飛天就是數據中心的操作系統,沒有這樣的基礎軟件,就無法做真正的云計算,因此也就堅定地走上了自主研發的道路。
單集群可達1萬臺規模、10萬個進程達毫秒級響應、十億級文件數及EB級別存儲空間,現在飛天早已不局限于服務阿里巴巴集團內部業務,更成長為中國自主研發、服務全球的操作系統,遍布全球200多個國家、總用戶數高達230多萬。2017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當天,更創下世界紀錄,實現每秒32.5萬筆交易峰值、每秒25.6萬筆支付峰值。
此前不久,中國電子信息技術年會還向飛天云頒發科技進步特等獎,這也是該獎項設立15年以來首次頒發特等獎,體現了對飛天云的高度認可。
除云操作系統飛天之外,阿里還自研了端操作系統AliOS、數據庫OceanBase、互聯網中間件Aliware、服務器神龍、物聯網平臺Link、AI芯片NPU及人工智能ET大腦等,在一系列核心技術上開展研究。時間線拉開,阿里巴巴的自研之路從未停步。
用物聯網加速數字城市建設
聯物為城,聚賢為市。峰會期間,阿里云首次解析了數字城市的三種密碼:基礎設施數字化、統一的物聯網平臺及創新的生態協同。“阿里云IoT的使命是物理世界抽象到數字世界,讓數據在數字世界里流動和計算,從而更有效的提高生產力。”阿里云首席智聯網科學家柯鎮表示。
在無錫鴻山小鎮,每一個路燈、每一條河流、每一個煤氣管道都配備了數據上云的傳感器,通過城市物聯網平臺,不僅是交通,垃圾桶、路燈、井蓋甚至是救護車……已經全部互聯互通,一個智能的小鎮初露芳容。
有靈性的市政設施
老王是鴻山小鎮的一名環衛工人。
以前,他常被塞得滿滿的垃圾桶困擾,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垃圾桶灑出來的殘渣很難清理,老王常常被忽忙忽松的工作節奏困擾。但最近幾個月,老王的工作悄然發生了變化,垃圾桶忽然變得“靈性”了起來——垃圾桶溢滿后,會自動通知環衛部門,老王便趕緊去現場清理,工作效率瞬間提升了30 %。
老王很好奇,這垃圾桶里,究竟有什么秘密?
其實這靈性的垃圾桶,源于阿里云與無錫政府的合作,目前,阿里與無錫正合力打造首個智能城市鴻山小鎮。在鴻山,路燈會根據光線變化自動調節亮度;水管爆裂后,能被快速定位;井蓋位置異常可快速內感知,消除安全隱患;紅綠燈根據路況自動轉變;感知到火災消防車自動啟動……物聯網帶來的便利,已經覆蓋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物聯網應用開發涉及方方面面,費時費力,現在阿里云與鴻山小鎮打造的“飛鳳平臺”提供了一站式的物聯網開發平臺,傳感器等基礎設施可快速接入,合作伙伴的IoT應用開發效率提升了55%,讓城市更快步入數字化的快車道。
從冰冷的城市到可視化的數字世界
物理世界數字化浪潮奔涌而來,每一個物體不再冰冷,都將有自己的IP,它們能夠聰明地與世界、與人類實現互動。因此在物聯的世界里,鴻山小鎮即是現實世界,也用遍布城市的傳感器,形成了數字世界的城市“鏡像”,為城市管理者提供了基于城市現狀的綜合信息決策平臺,實現根據不同事件、不同重要緊急程度的多部門高效調度和聯動統籌。
在此前的2018深圳云棲大會上,阿里云總裁胡曉明表示阿里巴巴全面進軍IoT,阿里云在物聯網領域的核心價值就是去解決這三個問題:開放、便捷的IoT連接平臺;強大的AI能力;云、邊、端一體的協同計算。
目前,阿里云IoT支持LoRa、NB-IoT、eMTC等市面上95%的通信協議的接入能力,具備橫跨云、邊、端多個維度的計算服務和AI能力,包括自研的物聯網操作系統AliOS Things、IoT邊緣計算產品、物聯網使命平臺等,實現物的實時決策和自主協作。
“阿里經濟體匯聚了零售、金融、物流、企業服務、文體娛樂、健康等產業,豐富的應用場景為物聯網產業提供絕佳的練兵場,此次將向合作伙伴尋求1300萬套芯片/模組的商業合作機會,打造阿里云大平臺下的城市、制造、園區及生活的智能物聯樣板間。”柯鎮表示。
生態戰略撬動司法產業AI
在本次峰會上,江蘇新視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阿里云達成合作,將共同研發適用于司法產業的先進AI技術,并推動技術落地,首期目標建設1萬間云上法庭。根據阿里云披露的數據,目前全國已經有8000多家法庭正在使用其智能語音技術,穩坐司法AI頭把交椅。
全國最大的法院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新視云,擁有最大的庭審視頻大數據存儲中心和應用平臺,為全國法院提供庭審過程的互聯網視頻直播及案件開庭錄像的云服務。
根據公開資料,新視云目前已經與包括最高法院、全國32個省高級法院在內的超2100家法院以及司法部開展業務合作。其中,2016年公司與最高人民法院合作,建成并上線運營第四大司法公開平臺——中國庭審公開網,目前日均庭審直播超過4000件,累計直播超過78萬件,累計觀看人次超過56億人次。李津表示,“司法是阿里云產業AI戰略的目標領域之一,阿里云更關注AI能否解放產業生產力,2018年AI將全面走進產業”。
江蘇為“阿里云+中國制造2025”打樣
基于中國國情“土生土長”的阿里云ET工業大腦就誕生在江蘇。它的背后是阿里云自主研發的飛天,借助飛天的計算能力,工業大腦才能指揮工業生產線上的龐大軀體,經江蘇制造企業打磨,雙方共同創造出了中國智造的首個“1%威力”。
協鑫集成是全球一線組件制造商,積極致力于推進自主創新與智能制造,綜合運用信息通訊、物聯網、大數據決策等技術,研究智能制造工廠模式、標準規范與集成方法體系,攻克智能工廠相關的智能研發、工藝流程設計、智能倉儲等關鍵技術。
現在它的兩個車間、六條生產線已經裝上了阿里云ET工業大腦,其中還有一個“熄燈工廠”,希望針對組件生產的特性實現大數據平臺+算法+應用的閉環生產。這個位于張家港的“熄燈工廠”是協鑫集成在光伏領域的首創:25℃恒溫、60%恒濕,沒有嘈雜的機器轟鳴聲、也沒有工人忙碌的身影,只有數盞閃爍的紅綠信號燈、一臺臺高速運轉的機器、重復抓取翻轉移動的機械臂和來回運送貨的AGV小車。
一年前云棲大會南京峰會上,江蘇省與阿里云聯合啟動“133”工程,阿里云已為100家制造企業提供服務,其中不乏協鑫光伏、天合光能、協鑫集成、徐工集團、固德威等大型制造企業,從提高良品率到指導“熄燈工廠”,阿里云為江蘇制造業不斷創造著智能制造的新機遇。以江蘇為代表,阿里云正在推動全中國的數字化轉型。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96瀏覽量
104073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4文章
45026瀏覽量
378156 -
阿里云
+關注
關注
3文章
983瀏覽量
43293
原文標題:阿里云李津:自主可控的云才能走得更遠
文章出處:【微信號:GeWu-IOT,微信公眾號:物聯網資本論】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