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世通(Visteon)是唯一一家只專注于快速增長的汽車座艙電子技術的汽車一級供應商,也是IEEE IV 2018的鉑金贊助商之一,現在正在努力升級為自動駕駛軟件服務商。幾年之內連續推出了Phoenix、SmartCore和DriveCore三款拳頭產品,另外,通過整合與競爭對手打出區隔,努力建立自動駕駛生態圈,正在走出屬于自己的自動駕駛轉型升級之路。
據悉,偉世通已經與IEEE ITSS簽約成為其兩大旗艦會議之一IEEE IV的鉑金贊助商,并將在今年6月26-30日舉行的第29屆IEEE國際智能車大會(IEEE IV2018)上展示它的最新科技和產品以及他們對自動駕駛未來以及商業的思考。
Visteon的自動駕駛轉型之路
偉世通(Visteon)是唯一一家只專注于快速增長的汽車座艙電子技術的汽車一級供應商,而現在正在努力升級為自動駕駛軟件服務商。
在當前車聯網和自動駕駛轉型革命大潮中,汽車零部件企業也面臨著業務轉型升級的問題,偉世通也不例外。正如紐約科技行業資訊公司Cross Partners LLC的負責人Steven Fox所說:“域控制器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風險。不過,隨著整個行業正在朝著自動駕駛的市場前進,如果偉世通呆在原來的業務板塊不動的話,那么它會面臨更多的風險。”
為了展示向軟件方向轉型的決心,偉世通此前宣布其將成為一家科技公司,而不僅僅是一家零部件供應商。如其CEO Sachin Lawande所言:“偉世通錯過了自動駕駛的上一輪革新: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AS)”。他表示公司并不會錯過下一輪自動駕駛技術的革新。
偉世通是一家老牌公司,于2000年6月從福特分離出來獨立運營,雖出身“豪門”,但卻也命途多舛,經歷了不少波折。剛分離出來之時,產品線覆蓋從汽車玻璃到導航系統幾乎所有種類,但是大部分都是不盈利的。后來偉世通不得不調整方向精簡業務,后來以內飾和電子業務研發為主,從而實現了盈利。因此偉世通也積累了轉型的經驗與能力,為他后來能夠根據時代變化實現業務的成功轉型打下了基礎。2014年偉世通將其汽車內飾業務的大部分出售給私募股權巨頭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以專注于快速增長的氣候控制和電子業務。
而當今隨著自動駕駛時代的來臨,偉世通不得不再次面臨轉型以實現更大的收益。
偉世通的自動駕駛產品升級
2015年中旬,偉世通的新任CEOLawande便確定了偉世通接下來的發展方向。他表示公司并不會錯過下一輪自動駕駛技術的革新。
在僅上任后僅半年后,Sachin Lawande就解散了公司原先的研發團隊。Lawande稱,我堅信我們能夠找到少有人關注的領域,現在我確信我們已經找到它了,那就是Phoenix、SmartCore和DriveCore。我們已經新建立了更強大的研發團隊進行新系統的研究,我們并沒有大力投資來提高軟件的核心能力,而是讓公司結構發生基礎性的轉型。現在的偉世通已經進入了2.0時代,和幾年前的偉世通截然不同。
究竟什么是Phoenix、SmartCore和DriveCore呢?讓我們一一了解一下2.0時代的偉世通交出來的三個重磅作品。
Phoenix?是偉世通于2017年CES上推出的智能車載信息娛樂平臺。包括一塊中控屏以及操作系統。它是首款通過提供軟件開發工具包和軟件模擬功能來簡化應用軟件開發的智能車載信息娛樂系統。
Phoenix車載娛樂信息系統
這款產品最重要的特性是“對開發者十分友好”,偉世通之所以推出Phoenix,也是希望解決“汽車應用開發”這個問題。該產品是從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和終端用戶的角度出發,改進智能車載信息娛樂解決方案。通過這些最新的技術進步,Phoenix?能夠解決智能車載信息娛樂的程序開發受限于嵌入式應用程序這一傳統問題。
與傳統的娛樂信息系統相比,Phoenix?有三點不同:
基于HTML5和chromium瀏覽器技術,Phoenix?允許第三方開發者和汽車制造商使用通用的技術和工具,開發與發布應用程序。(在此之前,除汽車制造商之外其他人無法添加車載功能或應用。)
根據 SAE J3061物聯網汽車網絡安全構架標準,進行網絡安全設計。
支持安全的空中升級,無論是在汽車專賣店還是車主的私家車道上,都可以進行更新,可實現系統整體升級與逐步升級,以及單個應用的更新。
開發者可以從偉世通官網下載這套工具包,用授權的證書和SDK封裝應用程序,在PC端開發以及在仿真的汽車環境下測試應用程序。對于在開發中可能出現的網絡安全問題,偉世通有應對的網絡安全方案。
該平臺還具備完整的OTA(Over-the-Air Technology,空中下載技術)功能實現車輛軟件安全更新,以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與興趣。
自2013年隨著車聯網概念的熱度不斷加大,車載應用開發隨之而來,都成為偉世通的潛在競爭對手。
寶馬此前也推了過車載應用商店,在應用商店中給車主提供娛樂生活相關的的應用下載;
福特通過開源的SDL計劃來吸引開發者為其開發應用,在最新的SYNC 3上面可以下載使用,豐田也加入了福特的這項計劃;
通用也推出了開發者計劃,向開發者提供車輛功能相關的SDK。
不過,迄今為止,在汽車行業,還沒有出現類似蘋果的App Store或者安卓的Google Play這種大型生態圈。汽車在安全方面的高要求限制了車載應用的種類,由車企主導的安全或車輛功能相關的應用目前大多也處于開發階段。同時,不同的品牌之間還存在著壁壘,如果要在不同品牌的車型上發布一款應用,開發者要根據不同的要求進行多次開發,也十分不便。
偉世通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一個機會,誰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在未來的車載娛樂信息領域,誰就將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因此,Phoenix選擇了HTML-5的方式來進行應用開發,并為開發者提供軟件開發工具包、合并代碼庫和模擬器來簡化應用的開發功能,還提供應用測試。在開發者完成應用開發后,偉世通或者汽車制造商會對應用進行驗證,通過驗證之后,會進入應用商店供用戶下載。
Phoenix系統應用軟件開發工具
目前Phoenix已經具備量產條件,很有潛力成為智能網聯時代的數字化核心產品。
多核虛擬技術驅動的智能座艙電子整合方案——SmartCore?
SmartCore?是偉世通的智能座艙控制解決方案,其核心為一塊針對電子座艙的域控制器,通過多核虛擬的方式,在一塊芯片上可同時對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儀表盤、HUD及其他車內顯示系統進行操控,并可以集成ADAS相關信息。
該方案通過在一個多核系統芯片(SoC)上運行多個獨立操作系統,包括駕駛信息、抬頭顯示、信息娛樂系統、高級駕駛輔助、車聯網等,幫助汽車制造商對座艙內的信息顯示進行集中規劃,從而為人機界面和交互方式提供更多靈活性。促進自動駕駛技術積累,對日趨落地的智能汽車、自動駕駛汽車極具現實意義。
集成PhoenixTM 信息娛樂系統的第二代SmartCore?
SmartCore最早是在2015年的MWC上展出,并在此后連續三年的北京、上海車展上,連續展示了這套系統。在今年北京車展上展示出了第二代產品。
SmartCore集成示例
偉世通從2014年開始研發SmartCore?,經測算使用Smartcore?,每輛車平均節約成本170美元。該產品已經兩次應用,2018年初奔馳的量產車上已經搭載了SmartCore?,并且在4月份,偉世通宣布第將為中國品牌吉利汽車旗下的下一代純電動車平臺車型提供全新SmartCore?座艙域控制器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偉世通的SmartCore?技術獲得了2018《汽車新聞》PACE獎。
自動駕駛平臺——DriveCore?
在今年的CES,偉世通如約展出了自動駕駛產品:DriveCore?。DriveCore?希望能夠給主機廠提供一個模塊化可擴展平臺,可用于為對象分類、檢測、路徑規劃和執行開發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算法。允許OEM能夠自由選擇不同的硬件與軟件、算法,自行組裝出一個自動駕駛系統。特別是可以滿足SAE L3及L3+自動駕駛對開發機器學習算法的要求。
搭載DriveCore的偉世通自動駕駛測試車
而DriveCore?自動駕駛平臺的模塊化和可擴展性從它的三個組成部分Compute、Run time以及Studio,即底層硬件平臺、中間層以及開發工具體現:
Compute:是模塊化可擴展的硬件計算平臺,針對L3及以上自動駕駛技術。與其他廠商推出的計算平臺不同的是,DriveCore?并不依賴于某個特定的中央處理單元,而是可以支持多種處理器。目前DriveCore?已經支持的處理器包括英偉達、恩智浦、高通等,未來還將支持其他類型的處理器,從而保護汽車制造商的相關技術投資。
Runtime:車載中間件,提供安全框架,實現應用與算法的實時通信。Runtime在支持傳感器融合的同時,還支持傳感器抽象(Sensor Agnostic),因此當更先進的傳感器出現,例如車載雷達從2D升級為3D時,可以隨時對傳感器進行升級。
Studio:提供給開發人員的基于PC的軟件開發工具,使汽車制造商可以為算法開發人員搭建生態系統,加速基于傳感器的人工智能算法的開發。包括物體識別、攝像頭車道識別算法的模擬、驗證、測試環境。因此Studio可以很容易的集成第三方算法和訪問真實傳感器數據。
DriveCore?是專門針對自動駕駛研發的安全可靠的域控制器,由硬件、車載中間件和基于PC的軟件開發工具套件組成,整合了全數字儀表、先進車載顯示屏技術、駕駛員監測、抬頭顯示,以及偉世通先進的軟件開發工具,可以整合一系列來自不同廠家的軟、硬件平臺,如攝像頭、激光雷達等傳感等數據。
據悉,早在2017年底,偉世通就在美國移動中心(ACM)測試場道路上首次完成了基于DriveCore?的高速公路駕駛員系統的測試,目前該公司正計劃將測試擴展到德國和中國。偉世通希望在大約2020年的時候可將DriveCore?系統安裝到汽車上。
簡單來講,在產品設計上,DriveCore?兼顧了幾個特點:有著跨平臺的硬件,通過中間件實現高速無縫信息傳輸,同時提供 API 接口和可視化界面,讓主機廠可以選擇不同的芯片或硬件傳感器,選擇不同的軟件算法,并且由偉世通集成到同一塊車規級基板上,縮短研發時間成本,可快速實現量產。
偉世通的自動駕駛商業邏輯
在自動駕駛時代,偉世通通過推出上述三個拳頭產品Phoenix?、SmartCore?、DriveCore?來布局自己的自動駕駛之路,而上市企業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盈利,那么如何解讀偉世通的商業邏輯呢?
從功能上來看Phoenix?、SmartCore?兩個汽車電子化產品更多的是為自動駕駛時代做儲備的產品,可以用于非自動駕駛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而DriveCore?則完全是為自動駕駛汽車而設計的產品。因此這里著重探討DriveCore?設計的商業邏輯。
第一、要知道的是誰會為自己的產品買單。
偉世通相關負責人表示DriveCore?的客戶是主機廠,自己的產品必須要充分滿足主機廠的需求,才可以讓他們為產品買單。
而主機廠的需求痛點可以概括為3點:
①自動駕駛開發平臺可支持不同廠家的處理器,以便采購有更多的選擇,成本可以更好地控制;
②不同廠商的硬件、操作系統、算法與應用的數據互相之間可以流暢通訊。
③盡可能的減少開發者的工作
而偉世通自動駕駛平臺DriveCore?的三個組成部分正好滿足了這三個痛點。
首先,DriveCore?的底層硬件平臺(Compute)部分為了支持不同的硬件處理器,定義了一個通用的架構,然后在這個架構的基礎之上,通過統一的接口定義實現擴展性,增加對不同硬件處理器的支持。在這一層面,偉世通此前在儀表領域就一直與各個芯片廠商有長期的合作伙伴,甚至會參與到部分芯片廠商對下一代芯片架構的定義上,在這樣的積累之上,偉世通利用足夠的經驗去定義了通用架構與接口。當前第一批的硬件處理器平臺支持包括英偉達、英特爾、恩智浦、高通等,未來偉世通會逐步擴充硬件處理器支持平臺。自動駕駛涉及到的另外硬件就是傳感器,偉世通的DriveCore平臺也在逐步增加對不同傳感器的支持。
其次,DriveCore?的中間件(Runtime)部分,能夠讓數據在不同廠商的硬件、操作系統、算法與應用之間進行實時通訊。在這里,核心的技術由虛擬化(Hypervisor)與MMU(memorymanagement unit)。虛擬化技術能夠在不同的操作系統與域(Domain)之間進行數據共享,并且要保證高速低時延,而MMU則是用來定義哪些硬件資源能夠訪問哪些數據,這是為了數據安全性需求,以免發生儀表盤或者中控屏能夠讀取到底層執行系統數據的事件發生。
這項技術偉世通在開發SmartCore時就已經開始使用。
最后,DriveCore?的開發工具(Studio)部分,其開發環境類似于自動駕駛開發者最為熟悉的Ros系統,方便開發者上手,采用GUI可視化界面,所有與硬件、中間件相關的內容都會在界面上顯示,可以允許選擇不同的傳感器與算法,能夠直觀顯示出搭配不同的算法、硬件與傳感器之后,系統的最終表現如何。偉世通也會提供標注的數據庫,即原始數據+目標列表,偏于開發者判斷算法的優劣;也可以通過界面看到硬件的使用率、存儲與時延等性能。這樣一來就極大的方便了開發者的開發工作。
而對于開發者來說,Studio最大的便利之處在于可以在初始沒有任何硬件的情況下進行模擬。但凡底層通用平臺支持的硬件與傳感器都可以在Studio中進行選擇模擬。在模擬的基礎之上,再去搭建硬件平臺。另外,為了一步到位,Studio中還集成了自動駕駛的測試與仿真環境。這個測試與仿真不僅僅是針對算法、傳感器或者是硬件平臺,還能夠輸入車輛的物理屬性與執行數據,可以看到在真實應用到具體車輛上,系統的表現。
第二、還需要與競爭對手打出區隔。
在這個時間節點發布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對于偉世通這個級別的制造商而言,的確入場稍晚。而主機廠們,其實也早已與供應商配好了對,諸如戴姆勒與博世、寶馬與英特爾、英偉達更是自處聯盟。尤其是對L4級以上的自動駕駛來說,更是早早進入研發階段。目前來看自動駕駛市場,競爭已非常激烈。
然而機會并非沒有,這個階段,主機廠其實更看重的是先把自動駕駛的研發流程走一遍,真正知道會遇到什么問題,該如何解決。等到這個過程取得階段性成果之后,落實到產品層面,自由度與靈活性才會被考慮。
所以,偉世通另辟蹊徑,軟硬件剝離,并將自己原本積累的技術優勢能夠帶到自動駕駛這個新的技術領域中來。沒有仿照博世、大陸、德爾福這類供應商的模式推出產品,以實現換道超車。
第三、偉世通還在努力建立自動駕駛生態圈。
在研發DriveCore?過程中,就與多家技術公司合作,包括:DeepScale、Stee、StradVision、AAI。
DeepScale深度學習技術可以搭配任意傳感器組合,實時創建環境模型。同時,DeepScale的深度神經網絡(DNN)還可以帶來自動駕駛所必需的感知能力。
Stee提供全自動泊車解決方案。汽車在指定地點讓乘客下車,然后自動停放到距離最近的自動停車區,等收到“召喚信號”時,再駛向指定乘車點。
StradVision用機器學習算法開發先進的物體檢測與識別軟件。
AAI 將為DriveCore?Studio 帶來圖形環境模擬技術。
總結來看偉世通的商業邏輯:
1.首先,主機廠希望能夠在新的商業模式中依舊掌握話語權,并且能以最快的速度將產品推向市場,針對主機廠這樣的需求痛點,偉世通利用自身在汽車行業中的積累優勢開發出系統靈活性、開發的便利性與成本優勢這樣具有針對性的自動駕駛開發平臺——DriveCore?。
2.與競爭對手打出區隔,軟硬件剝離,支持如英偉達、英特爾、恩智浦、高通等多硬件處理器,實現換道超車。
3.構建生態,以“模塊化平臺”掌握屬于自己的話語權,讓自己成為OEM主機廠與技術供應商之間的“溝通者”
軟件與硬件剝離,偉世通是第一家從這個角度切入,這與汽車底層架構的變化趨勢相似。但是讓不同廠商的算法能夠在DriveCore?平臺實現高效通訊,是一個長期的積累與優化的過程,最終優化的表現才能決定DriveCore?的競爭力。
而當前要真正做到構建生態,實現“模塊化可擴展”,偉世通必須要走出來以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實現自己平臺足夠多的合作模塊,因此我們在各大會議展會如CES、車展都看到了他的身影。
6月26-30日偉世通將在江蘇常熟的第29屆IEEE國際智能車大會(IEEE IV2018)上設立展位,展示它的最新科技和產品以及他的對自動駕駛未來以及商業的思考。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4文章
45054瀏覽量
378371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5文章
13966瀏覽量
167346
原文標題:IEEE IV 2018鉑金贊助商:Visteon的自動駕駛升級之路
文章出處:【微信號:IV_Technology,微信公眾號:智車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自動駕駛的未來 - 了解如何無縫、可靠地完成駕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