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電子產業經過兼并收購潮的“洗禮”后,產業鏈泡沫逐漸消弭于無形,尤其是2018年,電子元器件供應商對于市場拓展更加務實。
媒體的廣告效用在遞減
無論傳統平面媒體,網絡媒體,移動自媒體,單純的品牌廣告效能與舊時不可同語。
變化一:互聯網人口紅利時代結束了,包括移動互聯網。
羅列幾組數據:
中國智能手機突破6.5億部,微信突破7.8億,微信公眾號突破2500萬;
中國人每周上網時間26.5小時,每天平均5小時;
所有數據都逼近極值!沒有人統計這些大數據中半導體電子產業的占比,相信會更高。
過去幾年,供應商從線下到線上找市場,又從線上到線下找客戶,020立體式搜索,曾經能給你帶來效果倍增的互聯網時代的上半場結束了,下半場還得回歸現實 ---- 靠精耕細作來經營客戶價值。何為“精耕細作”?舉例來說,曾經都在找進水龍頭(挖掘客戶數據),現在除過進水龍頭,還要找到出水龍頭,防止跑冒滴漏。
線上的推廣,已經從“搶流量”變成了“搶時間”-----搶用戶的時間。
你再想通過一個Banner,一個鏈接,一篇文章,一則微信,一條微博做推廣,無異于“從浩渺太空中輕輕飄過,揮一揮衣袖帶不走一片云彩”。
limn→∞tn=0
以工程師有限的在線時間除以無限的品牌及產品信息量,結果接近零。
變化二:服務升級 ------“跟我來”
解決以上問題的有效方法就是服務升級。服務升級是一個必然趨勢,曾經在做產業服務時習慣性的思路是“以客戶為導向”,客戶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現在的產品及服務應變成“上游導向”,即“我創意,我提供,跟我來”。這也是半導體電子產業一向的邏輯,芯片廠商驅動著應用的延展。(安迪比爾定律也有這個意思)
母愛算法 ----- 你要什么,我給你
父愛算法 ----- 聽我的,給你這個
母愛算法是匱乏年代的產物;父愛算法是豐裕年代的必然。
如果你還在整天鍥而不舍地一遍遍打電話詢問客戶“您需要xxx嗎?”一定會與銷售的初衷背道而馳。產品如此,服務更是如此。
對于供應商來說,很多時候用戶不僅僅需要你尊重他的“需求”,你還要告訴用戶“需求”在哪里,哪個“需求”更好。
變化三:共同體危機
互聯網時代世界是平的,也是零碎的,互聯網時代最難定義的就是“我們”,你無法用血緣、地緣、階層、單位、專業、認知等等來劃分“我們”,因為轉眼間極有可能你就會被“粉轉黑”、“粉轉路人”。
互聯網下的客戶趨于“圈交際”共同體,然而電子方案創新迭代,共同體也將頻繁地迅速組建,又迅速解體,“共同體危機”正在形成,客戶關心的是依附在產品技術之上的立場、態度和情緒。數據只是索引和導向,不能及時激活很快便會沉默。
創新經濟,源于斯,成于斯
如火如荼的中國電子制造業與近些年成長起來的中國制造業大國環境密不可分,這都得益于全球創新經濟時代給中國帶來的契機。
從西方興起的、以美國為首的創新經濟只保留核心技術和創意在他們國內,卻需要把制造業大規模地進行生產流程的外包,而中國雄厚的勞動力條件和龐大的開發區基礎設施環境恰好偶合了這個過程,經過多年來低端產品的制造,在中國形成了“超大個規模的供應鏈網絡”。
這在電子產業領域表現得淋漓盡致。
新一輪創新經濟的特點是“快”,因為上游廠商只保留創意目的就是為“快”,不快的話創意可能會被模仿。所以生產流程的外包實際也是創意廠商對風險的轉嫁。
“快”就要求制造過程效率要高,但效率高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 專業化;二是高彈性。而這兩者是矛盾的。
你一旦實現高度專業化,就很容易被鎖死在特定產品上,發包方的創意一變,承包方馬上就會死掉。所以在專業化的同時,必須實現高彈性。
那怎么既專業化,有彈性呢?
這就是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后解決了的問題 ----- 龐大的供應鏈網絡!
中國龐大的供應鏈網絡是把“彈性和效率”兩個要求放在了不同層面上來處理,并且能夠有機地結合。
具體來說,在中國出現了大量的中小企業,單個企業的專業化程度非常高,分工非常細,無數家極度專業化的中小企業形成了一個龐大的供應鏈網絡,彼此間互相配套,而且這種配套關系還可以不斷地動態重組,用動態重組的能力來保證了高彈性。
當上游的第一個發包任務來了,供應鏈網絡會自動運轉起來,小企業互為配套完成發包任務;當第二個任務來了,供應鏈網絡會再次重組運轉,自動形成新的配套關系,完成新的發包任務。
特朗普在當選的時候多次呼吁庫克能把蘋果搬回美國本土生產,無法落地的關鍵原因就是龐大的供應鏈網絡,這個網絡中國有,但美國沒有,世界上其他國家都沒有。
2016年的時候,報道中有不少企業在向東南亞轉移,中國制造業有唱衰的趨勢,但事實上這兩年我們感覺到的并不是這樣。即使有企業向東南亞轉移,這也是以中國為龍頭的供應鏈網絡的溢出,供應鏈網絡的根本還在中國,這是近期誰也替代不了的。
龐大的供應鏈網絡上派生出來的無數的中小企業,就成了消化生產資料的生力軍,對于電子產業的持續發展大為裨益。有專家豪言預測,中國的電子制造還將風行30年!
但是,在這個精細化運作的新的產業市場環境中,并不是所有供應鏈上裂變出來公司都是你的用戶。此時發掘新用戶反而比此前要付出更大心力,因為產業鏈上的客戶總量雖然增加了,但針對你的用戶數量不一定增加。------- 創新經濟模式可能會把原來一個大客戶的不同部門拆解成幾個業務相關的公司,各自的業務模塊更加聚焦。
“大客戶思維”向“超級用戶思維”的轉變
在新的龐大的供應鏈網絡市場環境中,因為模塊化分工更聚焦,功能化分工更精細,用戶往往不再只是需要一塊芯片或者一個器件,而是需要某個產品功能的實現,或者某個系統的解決方法,所以,曾經的“大客戶思維”就無法匹配市場的需求,而必須轉化為更精準的“超級用戶思維”。超級用戶無大小之分,卻無限貼近產品的使用角色。
下游強大的超級用戶需求倒逼了上游供應商銷售模式的轉變已初見端倪。
提供解決方案最具優勢者就是代理商,它可以把A家的主動芯片配合B家的,結合C家的被動器件形成解決方案提供給用戶,來滿足系統研發和產品制造時的選擇需求。在取得IC原廠(元器件原廠)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后,代理商最能夠實現元器件銷售效用的最大化。
在新的供應鏈網絡下,當“交易成本”赫然居重的時候,下游用戶必然會關切供應鏈的系統管理,這時,元器件供應商在經濟價值上的“租”也就與日俱增了。
2018年以來,各路元器件代理商、通路商、經銷商對市場和用戶的擁抱程度愈發緊密。
筆者認為,新的市場環境中,供應鏈的上游廠商將不僅關注下游用戶的“存量”,而且會不斷搜尋下游超級用戶的“流量”,從而把自己動態地嵌入到供應鏈的某個環節,以確保滔滔江水奔騰不息。
-
電子元器件
+關注
關注
133文章
3382瀏覽量
10645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電子元器件的分類
英諾達入選2024年四川省新經濟企業100強
旋極星源榮登2024年四川省新經濟企業100強榜單
2025年電子元器件市場展望:瑞沃微深度剖析機遇與挑戰的前瞻預測

2024年電子元器件市場發展趨勢
晶振與電子元器件的關系
品質引領,創新驅動:安博電子構建電子元器件供應鏈新生態
固態繼電器與電子元器件的區別
電子元器件封裝與散熱的優化設計

喜報 | 阿普奇獲評2023年度“優秀新經濟企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