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光譜儀是什么?一分鐘讀懂它的原理與結構
在現代科學儀器中,光譜儀是分析光的重要工具。而光纖光譜儀,作為其中的一種緊湊型分支,正在被廣泛應用于環境監測、生物醫療、半導體制造、食品安全、材料分析等眾多領域。那么,什么是光纖光譜儀?它的工作原理和內部結構又是怎樣的?本文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為你揭開光纖光譜儀的“神秘面紗”。
一、什么是光纖光譜儀?
光纖光譜儀是一種通過光纖采集被測光源,并對其進行光譜分解與分析的儀器。簡單來說,它能把“光”分解成不同波長的成分,然后告訴你每個波長有多強。光纖光譜儀的最大特點在于其小型化、高靈敏、響應速度快,并且能靈活地通過光纖探頭進行遠程采樣和在線分析。
與傳統的臺式光譜儀相比,光纖光譜儀不需要復雜的光路調節和龐大的機械結構,它將“采樣、傳光、分光、探測”這幾個環節整合在一個小巧的系統中,極大地提升了便攜性與實用性。
二、光纖光譜儀的工作原理
要理解光纖光譜儀的工作原理,先要知道“光譜”是什么。光譜是光的組成成分的圖譜。不同的光,包含不同波長的光子,這些波長對應不同的能量。比如,可見光的范圍大約是400納米到700納米,紫光波長短,紅光波長長。通過對光譜的分析,我們可以得知光源的物理或化學信息。
光纖光譜儀的基本原理可以簡化為四個步驟:
采樣:通過一根柔性的光纖探頭,將被測樣品發出的光信號引入儀器;
傳光:光纖將光線導入到光譜儀內部;
分光:內部的光柵或棱鏡將復合光分解為不同波長的單色光;
探測:分解后的光線投射到光電探測器(如CCD或CMOS)上,轉化為電信號并輸出為光譜圖。
整個過程無需移動部件,快速、高效,能夠實時地進行光譜檢測。根據檢測波段不同,光纖光譜儀可以分為可見光光譜儀、紫外可見光譜儀、近紅外光譜儀等不同類型。
三、光纖光譜儀的核心結構組成
盡管結構緊湊,光纖光譜儀依然包含多個精密組件。主要組成部分如下:
輸入光纖
作為系統的“眼睛”,輸入光纖負責將外部光線導入儀器。它的核心參數包括光纖芯徑、數值孔徑(NA)等,這些都會影響采樣效率和分辨率。
狹縫
光線通過狹縫進入光譜儀,狹縫的寬度決定了系統的光通量和分辨率,寬狹之間往往需要在靈敏度和精度之間做平衡。
準直鏡(Collimating Lens)
準直鏡將從光纖出來的散射光變成平行光,送入分光元件。它是連接采樣與分光過程的關鍵中介。
光柵(Diffraction Grating)
這是整個儀器的“心臟”,用于將光線分解成不同波長。常見的是衍射光柵,它通過不同波長的光在柵線上發生不同程度的衍射,實現波長分離。
聚焦鏡(Focusing Lens)
聚焦鏡將被光柵分解后的不同波長的光重新聚焦到探測器上,不同波長對應探測器上的不同位置。
探測器陣列(Detector)
如CCD或CMOS傳感器,將接收到的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信號經過放大和數字化處理后,形成可供分析的光譜數據。
信號處理模塊與數據輸出接口
最后,信號被傳輸到計算機或終端設備上,通過軟件進行可視化和分析。這一部分決定了用戶使用的便捷程度和分析功能的強弱。
四、為什么光纖光譜儀越來越受歡迎?
光纖光譜儀的成功,得益于其結構緊湊、響應迅速、使用靈活等特點。它不僅可以便攜使用,還適合集成到生產線、實驗系統或戶外測量設備中,極大地拓寬了應用場景。
此外,隨著CMOS探測器、微型光柵和高速處理芯片的發展,現代光纖光譜儀已經能夠做到高分辨率、寬波段、低功耗,并可結合AI進行智能分析,正逐步從“實驗室設備”走向“現場工具”。
五、結語
光纖光譜儀是現代光譜分析技術發展中的重要成果,它以小巧的身形承載了強大的分析能力。理解其原理和結構,有助于我們在科研、工業、醫療、環保等領域更高效地使用這一工具。未來,隨著光電技術的不斷進步,光纖光譜儀還將在更多未知的領域大展身手。
審核編輯 黃宇
-
光纖光譜儀
+關注
關注
1文章
25瀏覽量
965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光纖光譜儀在薄膜測量中的應用解析
近紅外光譜儀校準方法 近紅外光譜儀與紫外光譜儀區別
地物光譜儀:原理、應用與技術特點
地物光譜儀是測什么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