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浪潮席卷全球、新質生產力加速培育的關鍵時期,由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促進會、中興通訊等單位聯合編制的《新質生產力數字人才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于近日正式發布,系統闡述了數字人才作為核心戰略資源的緊迫性,數字人才培育面臨的挑戰及破局之路。
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促進會常務理事、新質生產力工作委員會主任解源在《新質生產力數字人才白皮書》發布致辭中提到,新質生產力是綠色持續、數據驅動、人才支撐的發展理念,其核心在于數字人才的培養。本次白皮書發布的不僅是研究成果,更是產研協同的實踐指南,旨在構建政府、產業界與學界共育的人才生態,為數字中國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動能。
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在寄語中指出:“數字人才已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培養更多復合型、創新型、國際化數字人才至關重要。”發展新質生產力,其核心是科技創新,而人才是創新最活躍、最具決定性的因素。構建一支規模宏大、素質優良、結構優化的數字人才隊伍,已成為驅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基石。
《白皮書》揭示了我國數字人才面臨的嚴峻供需矛盾,其總量缺口巨大,特別是在智能制造、網絡安全等關鍵領域缺口明顯。此外,人才結構性失衡問題突出,人才結構呈現典型的“金字塔”形態:一方面,高端領軍型、創新型人才嚴重短缺,特別是在人工智能算法、云計算架構、集成電路設計等前沿領域;另一方面,大量初級或技能單一的人才難以滿足產業升級和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不僅如此,數字人才還高度集中于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區域間發展不平衡。
《白皮書》構建包含了多維度的能力圖譜,強調單一技能已無法滿足未來需求,優秀的數字人才需具備通用能力(如學習敏捷性、批判性思維)、專業硬技能(如編程、算法設計)、業務軟實力(如行業洞察、項目管理)和管理素養(如戰略思維、團隊領導)四個維度的綜合素養。
《白皮書》進一步指出,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將重塑產業格局,AI技術的發展能替代部分重復性、流程化的工作崗位,同時也將創造大量新的就業機會。此外,技術與業務的邊界正在消融,混合技能重要性凸顯,兼具技術深度和行業知識的“π型人才”及工作在一線,既掌握先進設備操作維護技能,又具備一定數字化知識、創新能力和解決復雜問題能力的“紫領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此外,《白皮書》還介紹了中興通訊人才生態建設,如浙江大學“AI+X”微專業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實踐、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及中國產教聯合體/共同體協作平臺,這為業界提供了參考借鑒。
展望未來,《白皮書》指出,依托我國龐大的市場規模、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和有力的政策支持,通過社會各界凝聚共識、協同行動,我們一定能逐步破解人才瓶頸,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數字中國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石,并為全球數字文明的繁榮貢獻中國智慧。
作為數字經濟筑路者,中興通訊愿與行業組織、院校及企業伙伴深度合作,為數字人才的培養及壯大持續貢獻中興力量。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4990瀏覽量
278584 -
中興通訊
+關注
關注
7文章
2071瀏覽量
56513 -
新質生產力
+關注
關注
0文章
86瀏覽量
345
原文標題:《新質生產力數字人才白皮書》:破解數字人才缺口,賦能中國式現代化
文章出處:【微信號:ZTEInChina,微信公眾號:中興通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華為發布星河AI融合SASE解決方案白皮書
普渡機器人與德勤聯合發布服務機器人領域白皮書
雷曼光電參編的COB顯示屏調研白皮書發布
微軟發布《GraphRAG實踐應用白皮書》助力開發者
曙光數創液冷方案入選2024新質生產力示范案例
曙光數創榮獲2024新質生產力產業實踐“先進制造”示范案例
Omdia與華為共發布NPS管理白皮書
紫光同芯參編《智能底盤操作系統白皮書》發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