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堅多模衛星手持終端通過“衛星通信+多模定位+智能集成”技術融合,構建了防汛救災應急指揮網,成為暴雨中的通信守護者。以下從技術原理、應用場景和核心優勢三方面展開分析:
一、技術原理:多模融合,突破通信與定位瓶頸
衛星通信:打破地理限制
依托中國自主的天通一號衛星系統,終端在無地面網絡覆蓋的荒野、海洋、高原等區域仍能保持穩定通信。例如,在地質災害應急測繪中,設備可快速回傳災區高精度地形數據,輔助救援決策。
多模定位:厘米級精度保障
結合北斗/GPS雙模定位與RTK(實時動態差分定位)技術,終端在復雜地形下仍能實現厘米級定位精度。例如,在山區土地確權中,設備可精準劃定地塊邊界,減少糾紛。
DMR數字對講:近距協作無障礙
基于時分多址(TDMA)技術,提供清晰語音通信,頻譜效率是模擬對講機的4倍,支持組呼/單呼,滿足團隊近距協作需求,抗干擾能力強,且兼容傳統模擬對講機。
北斗短報文:無公網報平安
通過發送北斗短報文信息,無需地面網絡支持,突破傳統衛星電話單向呼叫限制,支持雙向通信。
二、應用場景:全域覆蓋,支撐防汛救災全流程
災前預警:實時監測與風險評估
終端內置溫濕度、氣體濃度、振動監測模塊,結合邊緣計算實時預警設備過熱、氣體泄漏等風險。例如,在化工園區數字化升級中,終端通過北斗+UWB雙模定位技術,實現人員厘米級軌跡追蹤,結合電子圍欄與智能算法,實時監測人員違規進入高危區域、超時滯留等行為。
災后恢復:數據回傳與評估重建
終端支持一鍵采集、自動成圖、數據云端同步,降低操作門檻。例如在工程建設領域,終端可對橋梁、隧道、邊坡等工程進行定期變形監測,預警安全隱患;在地質勘探中,RTK定位數據通過衛星鏈路實時回傳,實現“位置+通信”一體化。
三、核心優勢:極端環境適應,提升應急響應效率
極端環境適應性
防護等級:IP68防塵防水標準,可抵御暴雨、泥沙侵蝕;工作溫度范圍覆蓋-40℃至+70℃,適應高溫、極寒等惡劣氣候。
硬件可靠性:配備大容量電池,支持極速快充,連續使用衛星通信模式可達10小時以上;采用衛星輔助搜星技術,30秒內完成衛星連接,顯著縮短應急響應時間。
低功耗與長續航
針對衛星通信功耗高的問題,采用“低功耗芯片+智能休眠”技術,待機時長可達72小時,滿足遠洋漁船、野外勘探等連續作業需求。
操作簡化與智能化
一鍵切換通信模式,預設應急場景模板(如“火災救援”“地震響應”),降低使用門檻。
支持國密算法加密,保障城市規劃、智慧交通等敏感數據的安全傳輸。
頂堅專注于單北斗手持終端、北斗短報文終端、RTK高精度定位終端、單北斗防爆對講終端、防爆手機、防涉密手機、5G單北斗執法記錄儀、衛星通訊電話等三防通訊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專業生產廠商,支持定制鴻蒙系統、二次開發,提供一站式通訊設備應用解決方案。
-
通信
+關注
關注
18文章
6201瀏覽量
137722 -
手持終端
+關注
關注
1文章
220瀏覽量
13091 -
衛星電話
+關注
關注
0文章
60瀏覽量
1069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防汛救災“生命線”:頂堅多模天通衛星電話筑牢洪澇災害通信屏障

多模融合,秒級響應-云翎智能應急指揮箱打造全域指揮“移動中樞”

應急救援信賴之選:頂堅國產單北斗手持機,筑起災害現場通訊防線

BIG WALNUT大核桃防爆手機:石油、化工高危行業的安全通信守護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