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科創板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就這么誕生了?智元機器人“借殼”科創板上市公司上緯新材上市,成為“人形機器人第一股”的消息在7月8日晚上開始快速發酵,9日早上上緯新材開盤直接20cm漲停,封單金額甚至一度超過其總市值。
不過智元機器人相關人士回應稱“非借殼上市,只是收購了一家上市公司”。所以到底是怎么回事?
約20億收購63.62%股權,前華為副總裁操盤
7月8日晚間,上緯新材連發多個公告,宣布智元恒岳以及致遠新創合伙通過協議轉讓合計持有29.99%股份以及對應表決權,后續智元恒岳擬通過部分要約收購的方式繼續增持37.00%股份,同時原股東不可撤銷地承諾其所持33.63%股份接受要約。
也就是說智元恒岳以及致遠創新合伙在交易完成后合計擁有上緯新材63.62%的股份,收購價值約20億元,其中智元機器人主體相關公司直接出資46.07%。
而智元恒岳、致遠新創合伙的實控人均為目前智元機器人的董事長兼CEO鄧泰華。根據上緯新材公開的信息,鄧泰華是1977 年出生,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通信專業,曾任華為公司副總裁、無線產品線總裁、計算產品線總裁,通信與人工智能領域的資深專家。
同時,鄧泰華持有上海恒岳鼎峰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99.00%有限合伙人份額,該等份額擬由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及核心高管鄧泰華、彭志輝、姜青松、姚卯青、王闖、田華等以及重要產業方、戰略合作方持有,創始人及核心高管的預計出資金額不低于上海恒岳鼎峰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出資金額的 50%。
所以,這次收購方可以概括為是智元機器人以及其核心團隊共同出資設立的持股平臺。至于為什么要收購上緯新材,在公告中也有提到:“信息披露義務人及其股東認同上市公司長期價值和A 股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服務能力,擬通過本次權益變動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后,信息披露義務人將以有利于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有利于上市公司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權益為出發點,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企業整合產業鏈資源、突破技術瓶頸和加速產業升級的優勢,完善上市公司的經營和管理,促進上市公司長期、健康發展”。
從這個描述中可以了解到,智元此次收購的是面向長期的產業布局,上緯新材會保持上市公司的狀態,可能會在此期間在內部建立人形機器人的業務,智元不會直接將業務以及資產注入到上市公司,以避免監管。
披露信息中也顯示,鄧泰華對本次交易作出了承諾:在取得實控權后36個月內,將在符合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的前提下,維持其作為上市公司實控人的地位。
總結來看,這次智元收購上緯新材,交易性質確實只是股權收購,沒有資產注入,不涉及《重大資產重組辦法》中定義的“重組上市”(也就是俗稱的“借殼上市”)。收購通過“協議轉讓+主動要約”的方式進行,屬于股權交易范疇,并未觸發重大資產重組的審核要求。
復合材料業務與機器人協同,近年盈利保持穩定
上緯新材是成立于1992年,在2020年成功上市科創板。公司專注于高性能樹脂等材料產品,要說和機器人之間的關聯,其復合材料產品可以制造機器人外殼和部分結構,幫助機器人實現高強度、輕量化的機身。
目前上緯新材的主營業務主要包括環保高性能耐腐蝕材料、風電葉片用材料、新型復合材料等新材料產品。根據2024年公司年報, 環保高性能耐腐蝕材料和風電葉片用材料合計占到公司總收入的86%,為公司的核心營收來源,也是最大的利潤來源。
其中環保高性能耐腐蝕材料的核心產品為乙烯基酯樹脂和特種不飽和聚酯樹脂,廣泛應用于對安全性和穩定性要求極高的領域,如電力行業的煙氣脫硫(FGD)裝置、石化行業的儲罐與管道、半導體及電子廠的防腐蝕工程、冶金行業的酸洗槽等。
在風電葉片領域,上緯新材依靠較早的入局,在行業中處于領導地位。目前公司提供覆蓋風電葉片制造全流程的樹脂材料,包括用于葉片殼體成型的灌注樹脂和手糊樹脂,用于結構粘接的膠粘劑,以及用于增強葉片剛度的大梁用拉擠樹脂和預浸料樹脂等,實現完整的產品體系。
新型復合材料則是公司戰略布局的一環,目前主要面向汽車輕量化、軌道交通以及低空經濟等場景,據稱上緯新材的特殊環氧樹脂等產品,憑借其優異的機械性能和工藝適應性,已成功應用于飛行器、無人機的外殼、機翼、螺旋槳等關鍵結構部件。
但從營收上看,公司增長能力比較弱,近幾年的凈利潤都保持在8000萬元左右,目前市值在30億元左右,去年營收約15億元。這樣營收和利潤較為穩定,但增長空間不大的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上顯然不會受到太大追捧。
上緯新材股價自2020年9月上市首日以來,至7月2日停牌前,已經一路下跌超過60%。當然,在智元機器人收購股權后,人形機器人所帶來的想象空間,就變成另一個維度了。
10輪融資后,智元打通產業鏈上下游
智元機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華為天才少年”、B站up主“稚暉君”(彭志輝)為聯合創始人兼CTO。而在今年3月,智元機器人的法人變更為鄧泰華,并在工商信息中標記為實控人,自此智元機器人背后的操盤手才第一次浮出水面。
根據統計,智元機器人自成立以來,已經完成10輪融資,投資方分布廣泛,包括高瓴創投、奇績創壇、經緯創投、紅杉等資本,也有百度、比亞迪、立訊、上汽、北汽、騰訊、TCL、龍旗、京東等大量產業鏈上下游巨頭。
在今年3月完成騰訊領頭的B輪融資之后,智元機器人估值已經飆至150億元。
而與此同時,與其他初創公司不同的是,智元在融資后直接廣泛投資機器人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包括今年投資博眾精工子公司靈猴機器人、以及戰略注資臥龍電驅旗下希爾機器人等。而自去年7月以來,智元機器人還已經投資了富興電機、靈初智能、軟通天擎機器人、立智感知、千覺機器人、藍思科技旗下智啟未來、均勝集團旗下普智未來等。
從產業布局來看,智元正在構建一個龐大的產業生態,投資覆蓋從零部件、制造端,到下游應用端,展現出非常成熟的產業構建操盤模式,在未來產品量產落地上可能會有一定的優勢。
未來也可以期待,在收購了上緯新材后,智元機器人接下來會如何利用好上市公司資源,進一步推動產品或產業生態的落地。
-
人形機器人
+關注
關注
7文章
725瀏覽量
1760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四維圖新獲“金牛上市公司科創獎”
中科曙光斬獲金牛上市公司科創獎
國科微入選2024年上市公司董事會優秀實踐案例
中控技術榮獲“2024最具價值科創板上市公司”
喜訊!佰維存儲榮獲“2024最具價值科創板上市企業”,成長實力再創新高

喜報 | 芯聯集成榮獲“2024最具創新力科創板上市公司”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