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綜合報道 日前,中國華能宣布,全球單機功率和風輪直徑最大的直驅型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省福清市下線,單機功率 17 兆瓦,標志著我國在海上風電裝備制造領域取得新的突破。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華能創立于 1985 年,系全球第二大發電集團、國內最大民生供熱企業。華能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為核心使命,形成了覆蓋電力生產、煤炭開發、金融服務、交通運輸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布局,在能源轉型與科技創新中發揮著引領作用。
在海上風電方面,中國華能構建了覆蓋研發、制造、建設、運營的全產業鏈布局,成為全球海上風電技術引領者和規模化開發主力軍。風電業務聚焦深遠海開發與技術國產化兩大主線,形成 “技術研發 - 裝備制造 - 工程建設 - 智慧運維” 的完整產業鏈。依托沿海省份資源優勢,重點布局廣東、江蘇、山東、遼寧、廣西等區域,打造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集群。根據此前的統計數據,中國華能 2023 年完成約 10GW 風光資產注入,新能源裝機占比提升至 38%,海上風電裝機規模達 4.5GW(行業第一)。到 2025 年擬新增海上風電 2GW。
本次下線的中國華能 — 東方電氣 17 兆瓦直驅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葉輪直徑為 262 米,風輪掃風面積約 53000 平方米,相當于 7.5 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輪轂中心高度約 152 米,相當于 50 層居民樓高度。年可利用率達到 99% 以上,同時可應對超 24 米超高海浪,抵御 17 級超強臺風。
這一機組由中國華能牽頭,聯合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共同研制,首次采用國產化大直徑主軸軸承,葉片、發電機、變流器、變壓器等關鍵部件也全部實現國產化。研發團隊還成功突破漂浮式風電系統耦合仿真技術及高保真模型試驗技術,攻克了葉片、低速永磁直驅電機高精度制造與裝配工藝難題。
在此之前,行業一直在致力于提升海上風電機組的效率。比如,2022 年 11 月 23 日,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迎來了一個重要的時刻 —— 金風科技與三峽集團聯合研發的 GWH252-16MW 海上風電機組成功下線。這款機型刷新了當時全球單機容量的紀錄,更以全球最大的葉輪直徑和單位兆瓦最輕的重量,成為了行業的佼佼者。GWH252-16MW 機組由金風科技與三峽集團攜手研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該機組不僅擁有高國產化率、數字化程度優化以及廣泛的適用地域三大特色優勢,還具備諸多引人注目的性能特點。其單機容量高達 16 兆瓦,葉輪直徑達到 252 米,掃風面積約為 5 萬平方米,令人嘆為觀止。在滿發風速下,其每轉動一圈便能產生 34.2 度電,單臺機組年輸出清潔電能高達 6600 萬度以上,足以滿足 3.6 萬戶三口之家的全年用電需求。
通過 “產學研用” 協同創新,國內企業構建了完整的風電產業鏈,形成金風科技(直驅)、明陽智能(半直驅)、上海電氣(雙饋)等技術路線并行發展的格局,為華能等企業后續突破提供了堅實基礎。截至 2024 年,國海上風電累計并網容量達到41.27吉瓦,占到中國風電累計并網容量的7.9%,在全球占比達到一半左右,廣東、江蘇、山東等沿海省份海上風電裝機規模尤為亮眼。同時,我國海上風電技術輸出覆蓋東南亞、歐洲等 50 余國,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核心力量。
-
電機
+關注
關注
143文章
9293瀏覽量
14932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比亞迪攜手小桔充電和新電途推進兆瓦閃充生態普及
泰科電子海上風電項目極速交付回顧
兆瓦超充已來,40kW模塊急需升級
華為兆瓦超充來襲,晶揚電子助力新能源充電新時代
比亞迪發布會:比亞迪超級e平臺,兆瓦閃充“1秒2公里”開啟油電同速

1000V超高壓快充!比亞迪“兆瓦閃充”技術發布,開啟“油電同速”時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