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HUAWEI P20系列是手機攝影大師,它的夜景拍攝堪稱一絕,那究竟它的“手持超級夜景”厲害在哪?
今天就讓我們實戰考察
“揭秘”夜景拍攝的黑科技
HUAWEI P20系列面世以來,最受歡迎的黑科技之一,是手持夜景模式拍攝的表現。它徹底的顛覆了“夜景長曝光拍攝時需使用三腳架才能輸出畫質清晰的照片”的常規攝影思維。從傳統的1/30秒以下曝光時間的畫質不抖動,提升到手持6秒輸出畫質也依然清晰,除了大尺寸傳感器帶來的硬件能力提升,全新的黑科技 - 手持超級夜景功不可沒。
攝影師:Juan Jerez
在暗光環境下,要拍攝一張好看的夜景照片,常常意味著較長的曝光時間。若倚靠墻體等來固定設施,則會對構圖產生限制,三角架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穩定拍攝裝置的設備。所以,華為在3年前就已經提出并在手機上提供了“超級夜景“模式,通過長曝光的多幀合成技術,讓手機拍出更加清晰明亮的夜景照片,也省去了背負三腳架出門的不便利。
革命性新體驗--手持超級夜景
今年推出的HUAWEI P20系列搭載的麒麟970芯片引入了AI功能,以及由其衍生而出的AIS防抖技術,能為用戶的拍照帶來革命性的體驗 。
手持超級夜景拍攝的最終照片,其實不是單次曝光所得,而是由連續拍攝的多張不同曝光參數的照片做實時堆棧和 HDR ,這個復雜的計算過程,在麒麟970ISP性能和AI計算能力的加持下,手機可以獨立自動完成。
攝影師:Juan Jerez
01
AI自動檢測是否為手持狀態
其實在你按下快門的一瞬間,手機已經自動檢測到“是否處于手持狀態”。
為了能夠保證在0.2s的時間內完成手持檢測,我們嘗試了很多方案,最終經過多輪測試,采用了綜合重力傳感器/陀螺儀信息、圖像預覽幀信息分析,以及AI手持抖動判斷的方案,才在檢測的實時和準確性獲得了保證。
02
AI自動測光拍攝
測光系統更像是一個智慧大腦,當你舉起相機時,AI就開始根據場景信息、抖動信息綜合計算所需要的曝光參數和幀數,并且通過曝光嘗試進行收斂驗證。
當圖像拍攝時間長,勢必產生抖動模糊,HUAWEI P20系列會根據圖像質量進行選幀,去除嚴重模糊的幀并保留清晰的圖像;而夜景拍攝時光線暗則會導致圖像有嚴重的顆粒感,噪點也多。此時RAW域就會對圖像進行多輪的降噪處理,以達到畫面的干凈效果。
03
AI防抖自動校準
AI 防抖技術,首先要保證的是單幀照片的快門速度足夠快,讓單幀照片保證清晰。
在P20上,我們通過AI的強大分析能力,選取每幀照片的關鍵特征點進行識別,然后通過對比前后兩幀照片的特征點變化,完成畫面的配準對齊,保證這一系列的照片能夠合并成一張照片。
如上圖所示的6幀圖像,每一幀畫面中的物體,P20都會區分主體類型,并與前后幀中的相同主體去做匹配;然后做畫面的校準。
為了保證校準的精確度,每幀選取超過100個特征點,最終將校準后的多幀畫面合成如下圖所示的最終照片。
傳統 OIS 光學防抖,利用鏡頭組的機械移動抵消掉手機機身的晃動,由此獲得穩定畫面。但即便是使用OIS,也仍然只能通過單次曝光拍攝照片,而且防抖角度也很小,無法校正長時間手持曝光導致的抖動模糊。
但夜景模式中的 AIS 防抖,卻能實現多張細節的疊加,在防抖的同時,大大增強了畫質。
攝影師:Juan Jerez
為了避免高光過曝或者暗部欠曝的情況,不少專業攝影師也會采用多張曝光圖像做 HDR的方式來拍攝夜景。但如果沒有三腳架固定相機,就很難實現理想照片。P20憑借AIS防抖技術,能一鍵呈現漂亮清晰的夜景照片,這讓許多專業風光攝影師也感到非常驚訝。此外,HUAWEI Mate10系列也支持手持超級夜景 。應該說,這是AI進入手機攝影領域以后,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超越”。
我們也很期待AI在手機攝影領域的更多應用,與更多可能。
看完了工程師的揭秘
是否對“手持超級夜景”的原理了然于胸?
還不趕緊拿上HUAWE P20去走街串巷拍夜景去~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4888瀏覽量
277687 -
華為p20
+關注
關注
2文章
188瀏覽量
13955
原文標題:解讀HUAWEI P20系列手持超級夜景技術背后的黑科技
文章出處:【微信號:huaweizhongduan,微信公眾號:華為終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愛立信推出革命性OSS/BSS產品組合
革命性神經形態微控制器 ?**Pulsar**? 的深度技術解讀

華為AI WAN SPN打造行業數智化新體驗
星閃數字車鑰匙激發智能汽車無限可能

Profinet轉DeviceNet網關在恒壓供水中的革命性應用

Tata Communications發布Kaleyra AI:重塑客戶互動新體驗
東軟醫療光子計數CT獲得革命性突破
安寶特案例 | AR技術在院外心臟驟停急救中的革命性應用

PC示波器:電子測試與測量的革命性工具
AI在線對話,即時醫學咨詢與科普,賦能智能血壓計健康管理新體驗

特斯拉德國柏林超級工廠激活超級電動通勤列車
日本推出革命性的人形機器人
手持式地物光譜儀:野外遙感環境監測的革命性工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