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未來數十年氣候變暖的幅度,全球專家的預測結果并不完全一致。有些專家預測,到2100年氣溫會上升3攝氏度或更多。另一些專家則認為,氣溫的變化幅度為1.5度。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會令人驚訝,即云。
“其中的不確定性因素與我們在預測模型中如何處理‘云’這一變量密切相關。”哥倫比亞大學地球與環境工程系副教授Pierre Gentine表示。
Gentine及其同事開發了一個深度學習模型,以解決這一影響氣候預測準確度的難題。
如何捕捉到云并將其“穩住”?
2015年,氣候專家與世界各國的領導人共同起草了《巴黎協定》,目標是將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相對于前工業化時期的水平)。一旦超過這一臨界點,干旱、海平面上升等現象就會加劇,且多個動物物種可能會面臨滅絕。
Gentine指出,被屢屢提及的“2攝氏度”指的是全球平均值,包括海洋之上的升溫幅度,而這些地方實際上并沒有人類居住。這也是許多不同氣候模型的平均值。
由于氣候模型必須能夠粗略估算出環境的某些特征,并且每個計算團隊的計算方式又略有不同,所以最終導致各種預測之間出現差異。
氣候模型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布滿網格的地球。網格上的每一個單元格都代表了一塊約為50到100平方公里的表面積。根據由Gentine合著的一篇論文,這種分辨率對于解釋“云”這樣的小特征影響因素來說還不夠精確(云的跨度通常只有幾百米)。
科學家們依賴于數學近似法或參數化來了解一個地區的平均云量,以及何種云層將會加濕或加熱大氣層。
根據研究人員對云物理特性的不同描述,它們可能在最終的模型中表現得明亮、或陰沉、或暗淡。這會產生很大的不同,因為較為明亮的云會向大氣中反射更多的熱量,從而降低大氣溫度。
與預測全球氣溫會升高1攝氏度的模型相比,一個預測升高3攝氏度的模型呈現出的云量可能會更少,或者云更陰暗。
更為精確的云層解析模型會使用顯示更為細膩的分辨率,但是其帶來的計算量也會十分龐大。所以,此模型的計算能力必須非常強大,才可以讓研究人員將其應用于全球氣候模型當中,用于預測未來更長時間的氣候變化。
深度學習為準確預測帶來一線希望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人員選擇了一個分辨率高達一平方英里的云層解析模型,并涵蓋了各種各樣的云層數據。
然后,他們利用這些精細數據對一個神經網絡進行了為期六個月的訓練,并將該深度學習解決方案引入了現有的氣候模型,取代了先前的云層效果近似計算。
Gentine表示,使用神經網絡來表示云層提升了氣候模型的準確度。除氣溫估算外,神經網絡還為降水極值提供了更準確的預測,而大多數現有模型目前還達不到這一點。
另外,還有一個優勢是,該神經網絡比原來的氣候模型便宜8倍之多。
研究人員使用了多種NVIDIA GPU,包括Tesla P100和K80加速器。雖然他們在開始時使用了TensorFlow軟件庫,但后來不得不將代碼轉換為Fortran,這是一種經典大型氣候模型所使用的語言。
Gentine表示,其目標是提高氣候預測的能力,從而在全球范圍內更準確地預測區域氣候影響。這些詳細數據對于減災工作和基礎設施規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我們討論全球氣溫升高2攝氏度時,這并不意味著德克薩斯的氣溫不會升高4度,”他說道,“我們極其需要這種準確的局地估算。”
-
NVIDIA
+關注
關注
14文章
5298瀏覽量
106247 -
深度學習
+關注
關注
73文章
5560瀏覽量
122745
原文標題:深度學習助力氣候預測模型“撥云見日”
文章出處:【微信號:NVIDIA-Enterprise,微信公眾號:NVIDIA英偉達企業解決方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使用NVIDIA Earth-2生成式AI基礎模型革新氣候建模
氣侯技術公司紛紛采用 NVIDIA Earth-2 用于高分辨率、高能效、更準確的天氣預報和備災工作

NVIDIA GPU助力科研人員探索外星世界
NVIDIA推出面向RTX AI PC的AI基礎模型
NVIDIA助力FinCatch開發智能投資輔助系統
《CST Studio Suite 2024 GPU加速計算指南》
全新NVIDIA NIM微服務實現突破性進展
AMD與NVIDIA GPU優缺點
NVIDIA CorrDiff生成式AI模型能夠精準預測臺風
NVIDIA助力提供多樣、靈活的模型選擇
NVIDIA Modulus助力風阻預測模型實現
NVIDIA AI Foundry 為全球企業打造自定義 Llama 3.1 生成式 AI 模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