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補貼退坡影響,當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企業都在“哀嚎”的時候,最上游的鈷產品企業卻迎來了大豐收。在下游市場的強勁需求拉動之下,2018上半年各類鈷產品依舊呈現產銷兩旺態勢,這讓大批鈷產品企業實現了營收凈利大幅增長。
截至目前,包括華友鈷業、寒銳鈷業、金川國際、格林美、洛陽鉬業、盛屯礦業等多家鈷產品上市公司發布了2018半年報。半年報顯示,上述企業上半年鈷產品產銷量大增,鈷價上漲助推公司鈷產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上升,從而成為公司凈利增長的主力。
具體來看,擁有鈷原料來源的鈷企其成本控制能力更強,鈷產品的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也更高,這也是包括華友鈷業、寒銳鈷業、洛陽鉬業等企業積極布局海外鈷礦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由于海外鈷礦稀缺,因此從廢舊電池中回收鈷金屬的經濟效益也在日益凸顯。受此影響,包括格林美、芳源環保、金鑫新材、金源新材等專門從事廢舊鋰電池回收利用的企業,也實現了營收凈利大幅增長。
對此,高工鋰電網梳理了10家鈷產品上市公司在2018上半年的經營情況,并對其進行對比分析各企業的競爭優勢,且看下文:
1. 寒銳鈷業
寒銳鈷業(300618)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5.02億元,同比增長204.42%,凈利潤5.29億元,已超過2017年全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88.97%。鈷產品營收13.32億,同比增長235.63%。
寒銳鈷業稱,公司上半年業績高速增長主要受益于MB(英國金屬導報的金屬鈷報價)價格高位運行和產能投放。
報告顯示,寒銳鈷業上半年鈷產品實現銷售收入13.32億元,同比增長235.63%,毛利率高達59.54%,同比增長11.72%。具體來看,上半年公司鈷粉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2.3%,鈷精礦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96.7%,鈷鹽產品銷售收入增長1090.36%。
報告期內,寒銳鈷業“年產3000噸金屬量鈷粉生產線和技術中心建設項目”設備采購已基本預訂完成,土建正在施工;剛果5000噸金屬量氫氧化鈷生產線于2017年完工投產,本年已產生效益,處在設備購置階段。
2.華友鈷業
華友鈷業(603799)2018上半年營收67.8億,同比增長79.05%,凈利潤15.07億,同比增長125.5%。報告顯示,華友鈷業生產鈷產品總量10735噸,同比增長4%;銷售鈷產品9353噸,較上年同期增長約5%。自產三元前驅體6988噸,同比增長90%;銷售三元前驅體6383噸,同比增長225%。
其中,鈷產品實現營收47.86億元,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了主要的產品支撐。三元材料實現營收7.19億元,三元前驅體市場開拓取得重大進展。
在鈷原料供給方面,華友鈷業重視自有剛果(金)鈷資源開發,目前直接控制的子公司CDM公司PE527項目銅鈷精礦(含3100噸金屬鈷)已達產、MIKAS4000噸氫氧化鈷(含金屬鈷1200噸)進入試生產。另外,MIKAS二期9000噸氫氧化鈷(含鈷3600噸)項目啟動建設。
同時,華友鈷業還收購了Lucky Resources51%股權,認購NZC14.76%股權,進一步增強對鈷資源的控制能力。
3.盛屯礦業
盛屯礦業(600711)2018年1-6月實現營收136.17億,同比增長82.6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8億元,同比增長70%。其中鈷材料業務實現營收11.83億,同比增長36%,毛利同比上升85.31%,成為公司利潤的主要增長點。
盛屯礦業從2016年開始圍繞鈷材料全面布局,通過海外收購礦山建立原材料基地和國內收購鈷材料企業等方式,逐步建立涵蓋“鈷原材料”+“銅鈷冶煉”+“鈷產品貿易”+“鈷材料深加工”+“鈷回收”各模塊的完整業務體系。
盛屯礦業表示,公司在剛果(金)開發的3500噸鈷、10000噸電極銅綜合利用項目目前正在建設實施中,預計2018年第四季度能夠試車投產,屆時將為公司鈷材料業務發展提供穩定原料供應保障。
4.洛陽鉬業
洛陽鉬業(603993)2018上半年營收140.6億,同比增長20.6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1.23億元,同比增長273.9%。其中,由于鈷價大幅上漲,銅鈷產品業務營收84.66億,同比增長24.66%;剛果銅鈷(金)業務實現銷售毛利39.61億,較上年增加54.44%。
作為全球領先的鉬、鎢、銅等礦業巨頭,洛陽鉬業于2016年斥資26.5億元美元拿下自由港集團持有的剛果(金)Tenke銅鈷礦56%股權之后,于2017年通過獨家購買權協議鎖定BHR間接持有的TFM24%少數股權,從而合計享有TFM80%的權益,一躍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銅生產商之一和全球第二大鈷產量供應商。
報告顯示,洛陽鉬業的鈷產品為氫氧化鈷,上半年TFM銅鈷礦實現鈷金屬產量9029噸,鈷產量創歷史新高。其中,更是金屬鈷產品國際市場價格為38.54美元/磅,同比2017上半年的24.70美元/磅上漲56.03%,進而大幅提升洛陽鉬業的鈷產品盈利能力。
5.金川國際
全球第四大鈷生產商金川國際(02362.HK)2018半年報稱,報告期內公司營收8.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7.2億),同比增長238%;凈利潤610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23億),同比增長684%。
金川國際表示,收益大增主要由于期間銅、鈷價大幅上漲,增厚業績利潤。半年報顯示,金川國際上半年生產2579噸鈷,并出售2566噸鈷,鈷銷量增加27%,銷售鈷1.9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24億元),鈷平均售價上半年上升至每噸74243美元,同比上升118%。
6.鵬欣資源
鵬欣資源(600490)上半年實現營收入62億,同比增加22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4億元,同比增加63.87%。
公司年產7000噸鈷金屬量的氫氧化鈷生產線項目(其中一期3000噸/年,二期增至7000噸/年)目前處于主體建設階段,相關建設工作正在按照計劃有序推進。該項目一期工程(3000噸鈷金屬量/年)計劃于2018年9月30日竣工,2018年10月進行試生產,預計2018年12月達產。
7.格林美
格林美(002340)發布2018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70.26億元,同比增長63.9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0.83%。
其中,格林美的新能源電池材料板塊營業收入40.43元,占營業收入比重57.54%,同比增長98.70%,貢獻毛利額9.28億元,該業務成為公司業績增厚的有利支撐點。
格林美發力鈷鎳鎢核心業務,形成“鈷鎳鎢回收-鈷鎳鎢粉末再造-硬質合金器件再造”的核心產業鏈,大幅提升了鈷鎳鎢核心業務的盈利能力與全球競爭力。其中,鈷鎳鎢板塊營業收入15.33億元,同比增長55.01%。
8.道氏技術
道氏技術(300409)發布2018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16.77億元,同比增長287.0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1億元,同比增長105.97%,主要是鋰電池材料子公司并表所致,對公司的業績貢獻巨大。其中鈷鹽實現營收4.32億元,毛利率達38.97%;三元前驅體實現營收4.71億元,毛利率達25.52%。
道氏技術子公司佳納能源主要從事鈷、銅及鎳鈷錳三元復合鋰離子正極材料前驅體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報告期內,佳納能源實現營業收入11.77億元,凈利潤2.112億元,接近去年全年利潤總額,對道氏技術的業績增長產生巨大貢獻。
9.金鑫新材
新三板掛牌企業金鑫新材(872244)發布2018半年報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1.88億元,同比增長107.42%;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29.06萬元,同比增長104.01%。其中氯化鈷產品實現銷售收入1.31億元,同比去年增加7109萬元,增幅119.49%。
公告顯示,金鑫新材上半年氯化鈷產品實現銷售收入1.31億元,同比去年增加7109萬元,增幅119.49%。主要原因一是本期銷售數量1091噸,較上期的706噸增加385噸,增幅54.53%;二是本期銷售均價119686.07元/噸,較上期的84270.48元/噸,增加35415.59元/噸,漲幅42.03%。
金鑫新材表示,隨著1450噸金屬鈷新生產線的即將投產,公司生產經營規模和市場競爭力將大幅提升。
10.金源新材
金源新材(證券代碼:871370)發布2018半年報稱,上半年實現營收9681.59萬元,同比增長60.04%;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97.88萬元,同比增長43.1%。
半年報顯示,金源新材產品毛利率高達32.58%,高于一般鈷產品同行企業。其中公司上半年銷售以硫酸鈷為主,硫酸鈷銷售收入8823.74萬元,占公司營業收入91.14%,主要客戶包括湖南雅城新材料有限公司、金馳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寧波容百鋰電貿易有限公司等。
-
三元材料
+關注
關注
10文章
121瀏覽量
15395
原文標題:【時代高科?高工情報】鈷產品產銷兩旺 2018上半年十鈷稱雄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內地上市公司顯示驅動IC收入排名出爐!營收普遍大漲,加快產品迭代

立訊精密獲上市公司權威獎項
晶科能源獲評2024年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最佳實踐案例
國科微入選2024年上市公司董事會優秀實踐案例
法拉電子Q3營收13.22億,凈利潤增幅達31.04%
上市公司頻發業績預增財報 賽力斯 瑞芯微 晶合集成 思特威等業績大增
達實智能出席第二屆中國上市公司產業發展論壇
森霸傳感獲2024年度未來制造產業之星上市公司稱號
Follow the Money:2023年最賺錢的十家國內芯片設計上市公司及其整體表現

歌爾股份Q1營收193.12億 凈利潤3.8億同比增長257.47%
2023年海康威視實現營收893.4億元,同比增長7.42%

海格通信榮獲“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最佳實踐”榮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