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TLC閃存剛剛出現的時候,眾人嗤之以鼻的態度,而如今3D TLC終歸還是成為了市場的絕對主流。而將目光看向眼前的未來,QLC閃存是否也會最終取代TLC成為新一代的主流閃存?
QLC即Quad-Level Cell,每單元存儲4位的數據,容量上是SLC的四倍。為了達到如此大的數據存儲量,其控制難度和精確度需求相當之高,因此其性能和耐久度與前代相比會有一定程度降低,但是每GB存儲空間的成本也隨著單顆粒的容量密度提高而降低,從而降低成本。
對于大家都關心的QLC的性能下降問題,到底是不是真的很嚴重呢?著名半導體公司美光給出了參考。圖上分別是使用美光TLC和QLC閃存顆粒的7680GB固態硬盤。兩者讀取性能相當,都頂到了SATA接口的極限,寫入性能上QLC只有360MB/s,IOPS下降接近一半。總體看來,性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除了性能,耐久度也是QLC顆粒被詬病的一點。相比于美光給出的1000P/E,另一閃存大牌在閃存峰會上表示96層的3D QLC可以達到1500P/E。實際使用測試中,即使超過1500P/E也沒有明顯劣化。所以壽命還是可以的。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上,QLC是否會取代TLC?以目前的發展趨勢,與其說取代TLC,QLC的任務更應該是取代機械硬盤。結合復雜、高負載情況下的寫入性能下降嚴重而讀取性能依然不錯的特點以及容量遠超其他固態硬盤的特性,QLC固態硬盤更適合用作寫入少,讀取多的倉庫盤而并非頻繁讀寫的系統盤,TLC固態硬盤則不會受影響,依然是系統盤中的消費級主流。
-
閃存
+關注
關注
16文章
1801瀏覽量
115114 -
TLC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6瀏覽量
51615 -
qlc
+關注
關注
0文章
65瀏覽量
12531
原文標題:步步逼近的QLC閃存顆粒真的可靠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59da4a650b34,微信公眾號:臺電存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SD NAND、SPI NAND 和 Raw NAND 的定義與比較
鎧俠量產四層單元QLC UFS 4.0閃存
NAND閃存是什么意思
美光第九代3D TLC NAND閃存技術的SSD產品開始出貨
企業級QLC SSD普及元年,這家國產公司用前瞻性技術布局引領市場
![企業級<b class='flag-5'>QLC</b> SSD普及元年,這家國產公司用前瞻性技術布局引領市場](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F/62/wKgaomaiJ4OAPJaUAAO5Etwv6i8344.jpg)
蘋果將在iPhone中運用QLC NAND閃存技術
單顆256GB,單一封裝達4TB容量,鎧俠第八代BiCS FLASH 2Tb QLC開始送樣
![單顆256GB,單<b class='flag-5'>一</b>封裝達4TB容量,鎧俠第八<b class='flag-5'>代</b>BiCS FLASH 2Tb <b class='flag-5'>QLC</b>開始送樣](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D/C0/wKgaomaWSNOANHt1AADvCUX6dEU261.png)
是否可以從SPI閃存啟動HSPI接口?
西部數據推出2TB QLC NAND閃存芯片,重塑數據存儲新紀元
3D NAND閃存來到290層,400層+不遠了
![3D NAND<b class='flag-5'>閃存</b>來到290層,400層+不遠了](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8/D1/wKgZomZQZEmAOAX4AAllfsyzNLM058.png)
SK海力士推出新一代移動端NAND閃存解決方案
SK海力士推出新一代移動端NAND閃存解決方案ZUFS 4.0
三星九代V-NAND閃存或月底量產,堆疊層數將達290層
長江存儲QLC閃存壽命實現重大突破
![長江存儲<b class='flag-5'>QLC</b><b class='flag-5'>閃存</b>壽命實現重大突破](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6/DD/wKgZomYM_96AAW-0AAAXdJpHqJM712.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