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期市值第一的科技企業變動迅速,蘋果曾一直高居市值第一名,不過近期微軟、亞馬遜則輪番坐上市值第一名,而后兩者受到投資者認可的正是它們快速增長的云服務。在中國市場,云計算也在迅速興起,阿里云獨占鰲頭,不過它的市場份額在下滑,而做設備的華為則喊出了要用三年時間趕超阿里云成為第一名。
中國的云計算市場尚未形成穩定格局
據分析指,2017年國內前五大云計算服務商分別是阿里云、騰訊云、天翼云、亞馬遜AWS、金山云,其中阿里云占有最多的市場份額,以43%的市場份額高居第一,位居第二名的騰訊云占有的市場份額只有11%,其后的云計算服務供應商的市場份額均在10%以下。
2017年前五大云計算企業合計占有的市場份額已高達7成,看起來它們的市場份額優勢明顯,后來者將難有機會,不過事實似乎并非如此,國內的云計算市場剛剛興起,對云計算服務的需求極大,也有各種不同的需求,這就為后來者以差異化服務提供了機會。
阿里云作為國內最大的云服務供應商,其實這幾年的市場份額一直都處于下降之中,早幾年它曾占有超過六成的市場份額,而如今雖然它依然是國內最大的云服務供應商,但是它的市場份額相較早期已有大幅度的下降。主要原因正是緊隨其后的騰訊、中國電信等紛紛以它們的獨有優勢以差異化搶奪了阿里的部分市場份額。
中國是全球最繁榮的互聯網市場,這里每年都會誕生眾多的互聯網企業,而傳統企業也在積極擁抱互聯網以提升企業效率,這都為新的云計算企業提供機會,而華為似乎正是看到這種機會而迅速介入,華為已將云服務作為它第四大業務部門,并喊出了要在三年內趕超阿里云的口號。
云計算企業各具特點
阿里云由于趕早進入云計算市場從而取得一哥的位置,它能趕早并非它有前瞻性,而與它對云計算的需求有關。阿里巴巴是中國最大的電商企業,它獨占中國電商市場的份額高達六成,2018年其成交額高達4.82萬億元人民幣,月活躍用戶數高達6.17億,規模與歐美主要發達國家的相當,甚至有人認為阿里巴巴已是全球最大的移動經濟實體。
除了龐大的成交量,而每年的雙十一更是將阿里巴巴的數據量沖上峰值,除此之外其淘寶、天貓等平臺還需要儲存圖片、價格等巨量的信息,也正因此它早早就開始建立擁有強大計算能力的數據中心,并由此逐漸擁有了強大的數據計算能力,2009年以此為基礎,阿里云成立,由此成為國內第一家提供云計算服務的企業。
第二名是騰訊云。騰訊是國內最大的社交服務企業,其QQ、微信的用戶數合計超過近14億,與中國的人口相當,騰訊也是國內最大的游戲服務商,這些龐大的數據處理需求幫助它打下了云計算的基礎,并由此誕生了它的云計算服務。
國內市場份額第三名是中國電信的天翼云。中國電信是國內最大的固網運營商,2016年的時候有數據分析指當時全國的IDC數據中心有超過六成搭建于運營商網絡,其中又有超過半數搭建于中國電信,由此中國電信也擁有了發展云計算業務的基礎,而中國電信也順勢發展出天翼云。
第五名是金山云。金山云是當下風頭正勁的小米創始人雷軍投資的企業,2014年小米融資11億美元,其大舉投資的標的之一就是金山云,小米以手機業務起家,不過它一直都自稱為互聯網企業,依靠小米手機業務積累的近2億用戶介入了互聯網行業,而云計算作為當下極受關注的行業自然也是它瞄準的行業之一,憑借著小米的支持金山云如今也已成為國內第五大云計算企業,算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
與上述這些企業有所不同的是,華為則是較為純粹的硬件企業,本來軟件服務不算它的強項,不過有分析認為國內的云計算企業采用的服務器、網卡、網絡設備等搭建起來它們的數據中心,從這方面來看華為在硬件方面確實有它的底氣,而眼見著小米也借助手機業務發展成為國內第五大云計算企業,華為作為國內最大的手機企業更有底氣發展自己的云計算服務。
據稱華為云爭取的客戶主要是政企客戶,這其實也是阿里云、天翼云的主要客戶,柏穎科技認為華為云或許現階段與阿里云爭鋒還缺乏足夠的底氣,但是與天翼云競爭應該還是有一定的實力的,畢竟在服務方面中國電信顯然難以與華為云相比,而近幾年來第三方IDC數據中心日漸興起也在分走中國電信的部分市場,這對于華為云是個機會。
柏穎科技認為華為云宣稱要在三年內趕超阿里云有點夸張,但是成為國內五朵云之一的機會還是有的,《互聯網周刊》近期統計的國內云計算企業綜合實力排名就顯示華為云位居國內第五位,排名比金山云還要靠前一些,凸顯出它對華為云綜合實力的認可,或許華為云真如它的通信設備和手機業務一樣迅速改變國內的云計算市場格局也未定。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65瀏覽量
138105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96瀏覽量
104122
原文標題:云計算日漸受重視,中國云計算市場誰稱雄
文章出處:【微信號:baiyingmantan,微信公眾號:柏穎漫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