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國內晶圓代工大廠中芯國際發布2018年第四季度業績,宣布14nm工藝進入客戶驗證階段,且12nm工藝開發取得突破。
財報顯示,中芯國際2018年第四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88億美元,比第三季度略有下降,與2017年第四季度基本持平;實現毛利潤1.34億美元,同比下降9.7%;毛利率為17.0%,同比下降1.9%。
2018年全年,中芯國際實現營收33.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較2017年的31億美元同比增長8.3%,連續4年持續成長,其中中國客戶收入占總收入的59.1%,創歷史新高;實現利潤1.34億美元,毛利率為22.2%。
展望2019年第一季度,中芯國際預計季度收入下降16%至18%。毛利率介于20%至22%的范圍內。中芯國際聯席首席執行官趙海軍博士和梁孟松博士評論稱,2019年全年核心業務收入成長目標與晶圓代工行業成長率相當,基于目前的可見度,一季度收入預計為全年相對低點。
趙海軍還表示,面對 2019 年大環境許多的不確定,中芯國際努力尋求成長機遇,穩中帶進,積極開發客戶,拓展成熟和特色工藝的產品組合和應用范圍,發掘市場價值機會,為成長儲備力量。
對于業界最為關心的14nm工藝,梁孟松在公告中表示,中芯國際努力建立先進工藝全方位的解決方案,特別專注在FinFET技術的基礎打造、平臺的開展以及客戶關系的搭建。目前中芯國際第一代FinFET14nm技術進入客戶驗證階段,產品可靠度與良率已進一步提升。
數天前業界有消息稱,中芯國際將在今年上半年就開始大規模生產14nm芯片,比最初預期至少提前幾個季度實現了量產,并稱其14nm工藝的良率已達95%。中芯國際未對此消息作出回應,但如今其14nm工藝已進入客戶驗證階段,相信量產時間亦不會遙遠。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在公告中梁孟松還首次提到了12nm工藝,此前坊間傳聞中芯國際將越過12nm工藝直接研發10nm工藝,如今看來并非如此。梁孟松透露稱,中芯國際在14nm進入客戶認證階段的同時,12nm的工藝開發也取得突破。這對于在先進制程上長期落后的中國集成電路制造業而言無疑是個大好消息。
縱觀全球晶圓代工廠,龍頭企業臺積電已量產7nm、5nm即將登場,三星亦已量產7nm,有著在先進制程上與臺積電一拼到底之勢,中芯國際雖然與臺積電等仍落后兩代,但距離正在逐漸縮?。欢S著格芯宣布擱置7nm FinFET項目、聯電不再投資12nm以下制程,未來中芯國際或有希望在先進制程方面突圍。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1855瀏覽量
432647 -
中芯國際
+關注
關注
27文章
1430瀏覽量
6589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三星在4nm邏輯芯片上實現40%以上的測試良率
突破14nm工藝壁壘:天準科技發布TB2000晶圓缺陷檢測裝備
臺積電2nm制程良率已超60%
三星重啟1b nm DRAM設計,應對良率與性能挑戰
創飛芯90nm BCD工藝OTP IP模塊規模量產
消息稱臺積電3nm、5nm和CoWoS工藝漲價,即日起效!
2025年半導體行業競爭白熱化:2nm制程工藝成焦點
臺積電產能爆棚:3nm與5nm工藝供不應求
銳成芯微推出基于8nm工藝的PVT Sensor IP
臺積電3nm工藝穩坐釣魚臺,三星因良率問題遇冷
傳三星電子12nm級DRAM內存良率不足五成
聯電攜手英特爾開發12nm制程平臺,預計2026年完成,2027年量產
清溢光電:已實現180nm節點掩膜版量產 佛山基地2025年末遷入設備
存內計算——助力實現28nm等效7nm功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