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師技術壽命把這個年齡界限改到50歲也許更精準一點,但這個數字不是問題的根本。
可以總結出幾點例如:
(1)中國絕大多數公司中的工程師技術開發人員,所做開發工作 是重復、抄式的工作,所以,不僅他們創造的價值在公司里很低,他們自身的成就感也就極低,更深層的問題是他們自己也就很快達到一個煩惱、不再享受工作的程度。試想總做抄襲重復的工作,你能堅持5年以上么?但是為什么不會去自學提升,不斷站在外界市場前沿,也就有機會在公司內部處于技術大拿的地位,并且可以 左右公司發展戰略呢?這樣的還是少。
(2)絕大部分公司不出創新或承載了核心技術的產品,那么銷售和公司運營的經理們就是主角了,因為公司要生存,要的就 是關系營銷了。而目前水平的絕大部分中國公司里的總體管理理念,是一個表面學了一點國外方式、部分承襲了國企“領導文化”的系統,也就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以 來的民怕官的文化的一個縮影。那么相對而言,爬上領導職位,不論做好作壞(由于企業內體制,多數也就無法監督領導們有什么失職,而只會怪罪下級),他們都能夠一直上升,對上匯報一些無用的東西,從此一生保障了。碰到上市,更能搖身一變為億萬富,你工程師有份么!所以,大家都想當官。
總之問題是,體制問題太大,當官有權無責,企業經營落后,卻去指揮工程師永遠只做重復抄襲的“開發”,然后市場上所有先進東西都只能是國外的原創+國內的 跟隨山寨,從而每家產品都沒有靠硬技術取勝的水平,就只好靠關系營銷和這些落后企業體制去運行了。是個惡性循環。現在開始逐漸多起來走另一條路的企業,那 個才是前景。
不過不要直接去和硅谷比啦,中間差距小些的日本歐洲美國普遍的企業,和我們的差距在哪里?里面人們思維的模式有什么不同。傳統和現代信息業都 一樣:跨越式的前進帶來的消化不良,引進制造業流水線直接享受工業革命的成果,就以為有工業精神了,那么現在必須面對回頭補課了。那樣走起來就正常了,個 人發展作為工程師受到的重視尊重自然多了,你個人一邊積累提升一邊給企業創造超出別人的價值,自己也就有價值了。
網友評論:
年過40,技術人員比不了管理人員,并且還比不了銷售人員。(樓主注:大齡銷售員比技術員更悲催點,銷售的淘汰率更殘酷,現實的生存法則都類似。
真正的研發也是有的,但是少,我是做技術支持的,感覺連著方面都沒有做深做細,談起研發,還是心中的一個夢。 我做了四年的售后服務,兩年在國內,兩年在國外,技術方面只懂皮毛,四年了,在公司里面也成油條了,但是談到自己的發展,還是想多做少,是很值得反省的事情,看了這個文章,還有后面的評論,本人感觸良多。
這和中國人的長期封建思想有密切的關系。 國人最大的本事是抄襲,山寨。 在封建思維指導下,看看近代的科學技術發明有沒有中國的地方。 計算機,手機,宇宙探索,生命科學,等等。 就拿航母,也是二手,看是有那么些人講起來,威力無比。
現在的中國人,人心太浮躁,老是想著地位和金錢,還怎么創造呢?沒有創造發明,當然價值就不高啊,做技術工作要有興趣才行,為什么要在乎自己在別人眼中的社會地位呢?平平淡淡過一生不好嗎?
國外有成熟的管理營銷模式和經營環境,頭的精力可以大部放在產品和技術上。國內你得把精力放在管理和營銷上。 為什么當年愛立信的機皇P802風光一時卻被蘋果后來居上? 為什么蘋果4的外形是如此簡潔,甚至一個初學制圖的都能簡單畫出外形,但當初登場的時候確實給人以非常簡單(外形)并感覺原來如此的 震憾?我覺得跟帶頭大哥對技術的全身心追求密不可分。
不能因為世界的不完美,就將自己的不努力歸結與外因。
是啊,可這些原因算是中國特色嗎?應該是,那還可以變嗎?
樓主說得很對,不能總做重復、抄式的工作,而要有真正的創新,這樣才能有成就感,從而延長技術壽命。 要有真正的創新,就不能只盯著數理化和做題目。如果把科學技術成果比作一顆樹,那么樹扎根的泥土是文學、文化、美學、詩歌、神話、宗教、音樂、民俗。只有這些東西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孕育出創造性的思想。 古人說過,要想寫出好詩,功夫在詩外。而要在科學技術上有所突破,功夫在科學技術外。
國內有很多偏見,一是技術人員永遠沒有管理人員的待遇好;二是當看到一個40多歲的技術人員時,很多不是尊敬而是瞧不起,三是技術人員在公司沒有什么話語權。鑒于此,很多技術人員壓根就沒有幾個真正用到研究技術上,更多是怎么考慮利益最大化,往所謂的管理方向發展,再加上山寨文化占據國內絕大多數企業,于是技術人員就沒有多少能耐可言,溢價能力有限,你做的工作剛畢業沒幾年的人都可以做,老板自然不會用一個工資比年輕人工資高很多的人,所以絕大多數大齡技術人員會很可憐又很可悲。為了保持自己的職業生涯更久另外后面還有一家人等著吃飯,有必要解放思想,提高自身素質。不要再搞那些沒用的。
鼓勵創新很重要,但保護創新更重要。如果ZF能更好的做到保護創新,那估計中國的艱苦創新的企業就有更好的發展環境。
我今年36歲了。 技術出生, 在中國卻找不到技術的工作。 悲哀, 難過中。 所以啊, 要盡早的換。
年紀50的老兵含淚走過。
哎, 這就是困難之處啊。.. 現在的社會觀念, 似乎將“大齡工程師”等同于“行業失敗者”的眼光, 讓我情何以堪啊。..
-
工程師
+關注
關注
59文章
1574瀏覽量
6870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FPGA算法工程師、邏輯工程師、原型驗證工程師有什么區別?




嵌入式軟件工程師和硬件工程師的區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