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到,與營收高達85億元的鉛酸電池,駱駝股份的鋰電池業務并不見起色。
鉛酸電池龍頭駱駝股份(601311)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當年實現銷售收入92億元,同比增長2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6億元,同比增長15.8%。
報告顯示,駱駝股份鋰電池業務營收僅為1.01億元,同比下滑44.87%,毛利率為-36.91%;公司2018年鋰電池生產量101,579.25KWh,同比下滑25.01%,銷售量97300KWh,同比下滑10.81%。
可以看到,與營收高達85億元的鉛酸電池,駱駝股份的鋰電池業務并不見起色。不過駱駝股份似乎很淡定。據駱駝股份董秘余愛華對外表示,對于新能源電池業務,駱駝股份依然比較謹慎。“追熱點不是我們公司的風格。”
據高工鋰電了解,駱駝股份自2012年就涉足鋰電領域,并于2018年成立了駱駝集團武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實現新能源板塊的獨立運營。
“我們還是希望從主機配套開始,重點開發12V啟停、48V啟停、PHEV電池等項目,目前已經得到東風日產48V啟停電池項目等定點開發,預計2020年量產。”駱駝股份新能源電池板塊負責人夏詩忠公開介紹。此外,還在對三元電芯做不同能量密度的梯次開發。
值得一提的是,駱駝股份2018的研發投入約為7859萬元,公司表示主要為鋰電池研發增加,說明駱駝股份并沒有放棄其鋰電池業務。
隨著新的補貼政策的落地,補貼下降幅度不斷加大,成本壓力會繼續向下傳導,2019年對動力電池企業必然是充滿挑戰的一年。駱駝股份的選擇是打造一條新能源電池循環產業鏈。
一是通過與克羅地亞RIMAC公司合資設立司中克駱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布局新能源電機、電控及BMS領域。
二是積極介入鋰電池回收領域,投資50億元在湖北谷城建設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及再生產業園,開展動力電池回收業務,與現有業務形成“三電(電池、電機、電控)生產-租賃-鋰電回收”產業閉環。
此外,公司依托于與哈工大合作的回收中試線的技術驗證及改進推動公司布局建設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及再生產業園,以實現年回收處理30萬噸廢舊動力電池的能力及相應的正極材料生產能力。
除了鋰電池業務,說不喜歡追“熱點”的駱駝股份似乎也逃不過“真香”定律。據其2018年報顯示,公司在武漢研發中心建立了燃料電池開發部,在2017年與武漢理工大學簽訂了15KW增程式系統聯合開發協議,同時利用美國研發中心的優勢發展核心零配件,布局燃料電池上游產業,目前已獲得3項核心專利,另外三項正在申請中,駱駝股份希望在燃料電池系統及關鍵部件形成公司的核心優勢。
-
鉛酸電池
+關注
關注
8文章
275瀏覽量
25820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6文章
5606瀏覽量
107976 -
能量密度
+關注
關注
6文章
287瀏覽量
16577
原文標題:【中天鴻鋰?資本棱鏡】駱駝股份鋰電業務2018“仍在觀望”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