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手機供應鏈企業實現港股上市的不算多,這也使得成功登陸港交所的舜宇光學、瑞聲科技等廠商備受行業的關注。
相比眼下風頭正盛的舜宇光學、瑞聲科技來說,以觸控顯示為主業的信利國際近兩年頗為低調,直至今年年初,因其子公司汕尾信利光電IPO被否一事才再度引發了大家的熱議。如今,信利光電正在計劃重啟IPO。
IPO被否,新業務拓展步伐受阻
根據信利光電此前招股書顯示,公開發行股份擬募集資金除了發行費用外,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公司拓展新領域的業務發展。如生物識別系統、車載集成觸控模組、光電研發中心建設、用于移動終端的MEMS微機電器件、汽車駕駛智能輔助系統、2.5D強化保護玻璃、曲面觸控屏、3D強化保護玻璃等項目,總投資為304,918.00萬元。
然而,信利光電在排隊超過1000天后,終是迎來被否的結局。
回顧信利光電IPO被否一事,除了樂視造成的呆賬導致其凈利潤出現巨額虧損外,有消息指出,在信利國際幾項重要指標下滑的背后或許還存有因陷入專利訴訟所形成的阻礙。
2018年11月,匯頂科技公告披露,公司因侵害名為“屏下生物特征識別裝置和電子設備”的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將信利光電等三家公司訴至法院。針對與匯頂科技之間的專利訴訟,發審委也在發審會中要求其解釋這一訴訟是否會對公司業務經營、未來發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從而對持續盈利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長期以來,企業專利問題導致IPO失敗的例子不在少數。眼下信利國際為確保公司布局的這些新業務能夠募資成功,似乎不得不先將與匯頂科技之間的問題解決。
在信利國際今年年初召開的業績會上,公司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胡俊表示:“子公司信利汕尾A股IPO申請被否,主要原因是不符合信息披露相關法規。通過檢討,公司發現與要求差距不大,公司會根據要求做整改,收到被否通知書的6個月后重新申請IPO,相信再次申請獲得通過的可能性非常高。”
這樣意味著汕尾信利光電將于2019年中期再度進行IPO排隊,而在其排隊的過程當中很可能會先與這場專利糾紛的訴訟方匯頂科技進行和解。
而信利國際對于發展新業務的迫切需求,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幾項原有業務也開始出現了增長力不足的現象。
產品優勢不足 凈利潤增長受壓
在這一背景下,信利國際的業務發展承壓,這在其近期發布2018年年報中已經有所體現。
2018年信利光電實現收益約197.62億港元,同比減少4.7%,毛利約18.86億港元,同比減少7.6%;公司擁有人應占年度溢利7419萬港元,同比增長17.8%。
整個2018年中,消費電子行業絕大多數的模組供應商都出現了毛利率下滑的問題。如數據所示,信利國際同樣受此困擾。
細分來看,信利國際在業績會上指出,2019年中,因為公司的攝像頭模組產品結構調整,高端產品占比上升,預計今年該類產品均價會上漲5%-10%。
眾所周知,近年來國內的攝像頭模組市場競爭力度非常大,相對許多領域來說,價格戰的問題更加嚴重。加上目前所有終端客戶的成本壓力同步增加,導致整個行業毛利率提升都十分困難。
包括舜宇光學在內的一線模組廠,去年都面臨了模組產品毛利下滑的問題。不過,得益于3D人臉識別、三攝、潛望式攝像頭等產品的興起,才讓這些廠商的情況有所緩解。然而隨著市場需求量的增加,高端產品的利潤將會再次被削減。
這意味著,眼下國內大大小小的攝像頭模組廠商在確保出貨量的同時,是無法兼顧毛利率的。反之,要保障產品利潤就難以起量。
除了攝像模組外,信利國際在業績會上還大篇幅的提到了公司的觸控顯示業務及相關產品。為加強公司的優勢,信利國際此前在惠州搭建工廠及產線進行布局。
據信利國際表示,公司惠州工廠良品率在2017年確實比較低,但2018年已經快速上升;目前4.5代產品良品率至少在行業內排前幾位。對于公司惠州工廠,今年有實現全年盈虧平衡的目標。實際上現在的情況看,有可能一季度就能夠接近這個目標。
此外,信利國際稱,從2019年開始,紅草五代線給汽車業務比較大的支持,惠州工廠從4.5代升級到5代線后,也帶來了比較明顯的優勢。從今年Q1數據看,車載7-15寸產品之間的項目及出貨量提升。
不過據知情人向筆者透露:“信利國際的面板絕大部分都是自產自銷,相關的產品中對外銷售的仍是以模組為主。”
行業人士認為:“與所有的模組廠一樣,觸顯模組行業同樣面臨激烈的競爭,相比競爭中的多數廠商來說,信利國際在這方面就多了資源整合的成本優勢。如果要利用這一優勢來增加訂單量,則意味著產品利潤會出現一定的影響。”
-
ipo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22瀏覽量
32772 -
信利光電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1309
原文標題:新項目募資計劃受阻 信利光電將再度闖關IPO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eb0fee55925b,微信公眾號:半導體投資聯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