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微公司”)正在沖刺科創板,作為半導體設備公司,在A股當中已經有北方華創(002371.SZ)這家行業領先企業,另外中微公司面對的海外競爭對手也很強大。
對中微公司而言,某些營運數據可能還不如北方華創,能否借助登陸科創板的機會,在業務上取得突破,對剛剛扭虧為盈的中微公司而言其實極為關鍵。跟北方華創一樣,政府補助對其收入和利潤占比都比較大。
客戶從臺積電到三安光電,部分產品僅有1.4%全球份額
中微公司是一家以中國為基地、面向全球的高端半導體微觀加工設備公司。公司主要從事半導體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通過向全球集成電路和LED芯片制造商提供極具競爭力的高端設備和高質量服務。
中微公司基于在半導體制造設備產業多年積累的專業技術,涉足半導體集成電路制造、先進封裝、LED生產、MEMS制造以及其他微觀工藝的高端設備領域。公司的等離子體刻蝕設備已被廣泛應用于國際一線客戶從65納米到14納米、7納米和5納米的集成電路加工制造及先進封裝。公司的MOCVD設備在行業領先客戶的生產線上大規模投入量產,公司已成為世界排名前列、國內占主導地位的氮化鎵基LED設備制造商。
報告期內,公司每年前五名客戶包括臺積電、中芯國際、海力士、華力微電子、聯華電子、長江存儲、三安光電(600703.SH)、華燦光電(300323.SZ)、乾照光電(300102.SZ)、璨揚光電等,以及前述客戶同一控制下的關聯企業。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公司向前五名客戶合計銷售額占當期銷售總額的比例分別為 85.74%、74.52%和 60.55%。
“公司在國內刻蝕設備市場中有突出市場競爭力,近期兩家國內知名存儲芯片制造企業采購的刻蝕設備臺數訂單份額分別為15%和17%”,不過招股書并未透露這兩家客戶名稱,也沒有披露整個市場的市場份額。
對此,西南證券電子行業分析師陳杭表示,這充分說明公司自主研發的刻蝕設備正逐步打破國際領先企業在國內市場的壟斷,已被海內外主流集成廠商接受。
然而在回復上交所問詢函當中,中微公司稱:”基于Gartner對全球電容性刻蝕設備是常規末的統計數據,公司的電容性刻蝕設備的全球市場份額約在1.4%左右。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不斷增長,公司刻蝕設備的全球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招股書中稱,“公司按照電容性等離子體刻蝕設備、電感性等離子體刻蝕設備、深硅刻蝕設備、MOCVD設備(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金屬有機化合物化學氣相沉積,MOCVD設備是LED芯片生產過程中的關鍵設備)等不同研發對象和項目產品,組成了分工明確的專業研發團隊?!?/p>
不過除了電容性刻蝕設備1.4%的全球份額以外,其他產品的市場份額,相關公開信息并未有更詳細的披露。
招股書稱,“從供給端分析,根據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18年國產半導體設備銷售額預計為109億元,自給率約為13%。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包括集成電路、LED、面板、光伏等設備,實際上國內集成電路設備的國內市場自給率僅有5%左右,在全球市場僅占1-2%,技術含量最高的集成電路前道設備市場自給率更低。”
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目前主要由國外廠商主導,行業呈現高度壟斷的競爭格局。根據VLSI Research統計,2018年全球半導體設備系統及服務銷售額為811億美元,其中前五大半導體設備制造廠商,由于起步較早,憑借資金、技術、客戶資源、品牌等方面的優勢,占據了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65%的市場份額。在上述的國際一流公司中,阿斯麥在***設備方面形成寡頭壟斷。應用材料、東京電子和泛林半導體是提供等離子體刻蝕和薄膜沉積等工藝設備的三強。科天半導體是檢測設備的龍頭企業。
“國外半導體設備企業的應收規模較大且處于成熟期,營收規模增長的速度主要隨著全球產業擴張周期的影響,而公司、與公司產品結構接近的A股可比上市公司北方華創等國內半導體設備企業目前規模相對較小且處于快速發展期,市場份額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痹诨貜蜕辖凰膯栐兒斨?,中微公司如是說。
對標北方華創,政府補助較高
市場份額依然有限,除了面臨強大的海外競爭對手以外,已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北方華創其實也是中微公司的重要對標企業,在回復上交所的問詢函的330頁文件當中,中微公司對自身營運狀況跟北方華創的財務數據也作出了比較。
北方華創成立于2001年,主要從事基礎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業務,主要產品包括刻蝕機、物理氣相沉積設備、化學氣相淀積設備、氧化爐、擴散爐、清洗機及鋰電極片裝備等半導體設備及零部件。營業收入方面,2018年中微公司為16.39億元,只有北方華創33.24億元的不到一半。
陳杭表示,“北方華創主營硅刻蝕設備,中微半導體專攻介質刻蝕設備。北方華創是國內硅刻蝕設備制造巨頭,其生產的NMC 612D 14nm FinFET刻蝕機多項關鍵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深硅刻蝕設備也已成功進入東南亞市場。而中微半導體穩坐中國介質刻蝕設備市場龍頭,已達到7nm工藝節點,成為臺積電7nm產線刻蝕設備5家供應商中唯一一家國產設備公司。”
問詢函當中,上交所要求中微公司:“披露北方華創等可比公司情況,包括但不限于毛利率、期間費用率以及應收賬款周轉率、收入構成、技術水平 、產品結構、客戶結構、研發投入資本化率等”。相關數據顯示,中微公司的毛利率35.5%,小于北方華創的38.38%,其他各項數據都沒有優勢;另一方面,兩者其實都有不少政府補助。
中微公司招股書顯示,“公司自成立以來先后承擔了多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報告期內,公司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1.16億元、1.17億元、1.70億元”,這個數據超過營業收入的10%。中微公司營業收入從2016年的6.10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16.39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64%,2018年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9083.68萬元。
北方華創2018年年報顯示,“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為1.77億元,由于政府補助對財務報表影響較大,為此我們將其作為關鍵審計事項。”2017年和2016年“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3.88億元和3.78億元。
2018年,北方華創實現營業收入33.24億元,同比增長49.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4億元,同比增長86.05%。電子工藝裝備實現營業收入25.21億元,同比增長75.68%。電子元器件實現營業收入7.88億元,同比增長3.23%。
可見,政府補助對兩者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都至關重要。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854瀏覽量
236748 -
北方華創
+關注
關注
0文章
57瀏覽量
10825
原文標題:中微半導體VS北方華創,誰才是國內半導體設備之王?
文章出處:【微信號:mantianIC,微信公眾號:滿天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